到底“混”得好不好?試駕魏牌拿鐵1.5T DHT混動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拿鐵,作為一款咖啡,它的味道兼顧了咖啡的甘醇和牛奶的香滑,口感偏中性,也成為不少人入坑咖啡的首選。長城咖啡系列的第三款車型也取名拿鐵,定位的是一款十分熱門的緊湊級SUV,相信它也想成為大部分人選購家用SUV的首選。
此前我們對它進行了充分的靜態體驗,豪華的內飾、實用的空間、豐富的智能化配置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首次搭載了1.5T DHT檸檬混動系統,到底相比兩田的混動技術有什么不一樣,實際的駕駛表現會有這樣的驚喜?這是今天的試駕重點體驗的部分。
近來長城新車型的命名放得很開,以咖啡命名的就有幾款車型,相比以前字母+數字的命名來說,分辨這幾款車的級別和定位更有難度了,先來給大家捋一捋。
拿鐵,是魏牌繼摩卡、瑪奇朵后推出的第三款車型,定位的是緊湊級SUV,定位在摩卡和瑪奇朵之間。它的軸距達到2745mm,軸距比長安CS75 PLUS等主流的緊湊級SUV還要長,屬于一個A+級的水準。新車預計今年底正式上市,據官方透露,新車的預售價在16萬元起。從預售價來看,主要競爭對手是一眾的合資緊湊級SUV(如豐田RAV4榮放、本田CR-V等等),主要是競爭中低配的車型。
拿鐵目前提供兩款動力,一款是2.0T+9DCT+48V輕混的汽油版本,2.0T渦輪增壓發動機+9速橫置濕式雙離合變速箱在摩卡上已經使用,在拿鐵上增加了48V輕混的技術。另一款是1.5T+DHT混動(HEV,不插電混動),據說后續還將推出PHEV的版本。這一次我們體驗的主要是1.5T混動版本。
1.5T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115kW,峰值扭矩為235N·m,其所配備的電機最大功率為130kW,峰值扭矩為300N·m,整套混動系統的綜合最大功率為181kW,綜合峰值扭矩為532N·m,賬面數據相當亮眼。官方的百公里加速能去到7.5秒,而百公里油耗僅為4.9L,對于一款緊湊級SUV來說,真正做到了兼顧油耗和動力性能。終歸是賬面數據,實際開起來怎樣?
先簡單介紹一下這套混動的大概原理與工作邏輯。混動系統主要由一臺混動專用發動機+一個兩擋減速器+兩臺電機+一套離合器組成+一套電機控制器+動力電池等組成。兩臺電機中,一個是主要用于發電的GM電機,另一個是主要用于驅動的TM電機。
工作模式包括了純電EV模式、串聯模式、并聯模式以及制動能量回收模式。EV模式主要用于電池電量充足以及低速行駛工況。串聯模式主要電量不足情況下,由發動機驅動發電機發電,有驅動電機驅動車輪,主要是市區工況。并聯模式下,發動機與驅動電機同時出力,在高速工況下發動機還可以直接驅動車輪,驅動電機則起到調速作用,讓發動機工作在高效區間。
實際體驗下來,這套混動系統的平順性很不錯,主觀感覺與豐田、本田的混動系統差不多,在純電驅動與發動機介入工作的各個速度,動力的銜接都足夠平順,不會出現明顯的頓挫感。當然發動機的介入還不能做到完全無感,不過對于發動機的聲音以及震動,個人認為已經做得不錯了。
整套混動系統的體驗感更傾向于本田的i-MMD,市區行駛基本有電機直接驅動,動力輸出比較爽快。由于采用了更高功率的1.5T發動機,其實在中高速后段的加速感其實也足夠有勁。當然,整套動力的輸出還達不到純電動車的那種迅猛,但循序漸進的動力輸出,很適合這臺車的定位風格。
底盤調校方面,拿鐵是明顯傾向于舒適性的,整個底盤對于路面的細碎震動過濾得比較徹底,加上輕巧的轉向,日常駕駛能給到一種很輕松的駕駛感。偏軟的懸架帶來負面的影響就是在連續的起伏路面,會有些懸浮感。如果對操控有需求的話,拿鐵還可以選裝電控主動懸架(2.0T與1.5T DHT均可選裝)。
在場地里還專門針對選裝了電控主動懸架的車型進行對比體驗,主觀差別還是挺明顯的,尤其是在繞樁環節中,懸架的支撐性明顯要好些,在通過減震帶路面是,整個底盤也更緊致,路感也更清晰了些。至于選裝價格,可以參考摩卡的價格。
在整車的NHV性能方面,個人覺得拿鐵做的也足夠到位。首先在硬件層面,前排車窗均采用了隔音性能更好的雙層玻璃,車內也配備了ANC主動降噪功能,在這個價位區間里是比較難得的。實際體驗下來,感覺無論在市區的中低速行駛,還是高速的巡航,感覺車廂對于路噪與風噪都抑制得不錯。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