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自動泊車 ICT-300智能測試-特斯拉Model Y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我們ICT-300第一次測試特斯拉Model Y(詢底價|查參配)是今年年初,彈指一揮間,到了年尾,也該看看這一年特斯拉到底升級了些什么。碰巧的是在我們測試前夕,特斯拉就對Model Y進行了一次OTA,新的軟件最大的亮點是解鎖了自動泊車功能。
此前沒有自動泊車功能的Model Y已經刷到榜單的第六位,這次功能更全面了,能夠沖擊我們的榜首嗎?
場地提供:深圳市未來智能網聯交通系統產業創新中心
極智+ICT-300智能汽車排行榜出爐,榜單涵蓋了48款熱門汽車、30個熱門品牌,究竟誰才是最強的智能汽車?詳情請點擊下方圖片鏈接:
ICT-300測試項目以及評分標準大家可以在《太平洋汽車&皆電 [智能汽車] ICT-300評測標準》里查看。
二刷的特斯拉Model Y這次在智能駕駛部分取得了139分,刷新了我們智能駕駛部分的得分記錄。封閉場地測試中,Model Y取得了滿分80分,也就是所有的測試項目都通過了測試,沒有失敗,這也是我們ICT-300測試開始至今首款在封閉場地取得滿分的車型。
這次測試的Model Y與2月份測試的是同一臺車,但軟件版本更新到最新的2021.36。所以在硬件方面是完全一樣的,也就是車外共有8個攝像頭,車內有1個,毫米波雷達在前方有1個。駕駛輔助芯片用的是特斯拉自研的兩塊FSD芯片,算力共144TOPS。測試車選配了6.4萬的完全自動駕駛能力軟件,在駕駛輔助方面能開啟的功能都激活了。
由于特斯拉采用的是中央計算+域控制器的電子電氣架構,所以整車功能是支持OTA升級的。自年初推出到現在,Model Y對駕駛輔助、空調、泊車、車機等方面都進行過升級,所以在這一塊毫無疑問是取得了滿分。
測試條件:測試車以80km/h開啟自適應巡航功能,并且將跟車距離設為第二格。然后行駛過程中在前方會遭遇到靶車非緊急加塞,然后靶車再慢慢停車,停車后10秒后再次起步。
測試條件:測試車以80km/h開啟自適應巡航以及車道保持功能,然后車輛會通過一段彎道,以此來考驗車輛在高速時的車道保持能力。
測試條件:測試車以30km/h的速度開啟所有駕駛輔助功能通過,考察車輛遇到樁桶群時會不會有警示或避讓動作。
在樁筒避讓這一環節,其實是有一定爭議的,特斯拉只要開啟了AP就擁有樁筒避讓,但一些駕駛輔助線系統必須在使用高速導航輔助駕駛功能才支持樁筒避讓,所以場地中測試目前也僅有特斯拉能夠避讓樁筒。
上面三項是對車輛駕駛輔助功能的測試,而作為一輛智能汽車,除了能幫駕駛員“開車”外,還得能幫駕駛員規避可能發生的交通意外。所以接下來我們會對Model Y進行障礙避讓測試,也就是會找一些假人和假車出來,看看Model Y能不能及時制動避讓。
測試條件:將一個小孩假人固定放置在斑馬線中部,測試車以50km/h的速度開啟自適應巡航及所有的駕駛輔助功能通過,看看測試車能否在假人前及時停下。
測試條件:一個成人假人會以5km/h的時速通過斑馬線,然后測試車以40km/h的速度開啟自適應巡航及所有的駕駛輔助功能通過,看看測試車能否在假人前及時停下。
測試條件:小孩假人以5km/h的速度橫穿斑馬線,測試車輛以40km/h開啟巡航及所有駕駛輔助功能通過。與移動假人橫穿測試不同的是,鬼探頭會在斑馬線前一側加入固定的障礙車,這樣會在測試車靠近斑馬線時形成“鬼探頭”的緊急情況。
測試條件:在模擬隧道內放有一個固定靶車模型,測試車輛以50knm/h的速度開啟巡航及所有駕駛輔助功能接近,看看最終測試車能否避讓靶車。隧道固定靶車這個項目,其實是模擬在日常行駛中,進入隧道時,隧道內突然有停下來車輛的情況。這種情形下,駕駛員因為隧道內外有大的光線反差,很大概率不會及時發現隧道內停下來的車,最終導致追尾事故發生。如果車輛的駕駛輔助系統可以規避到這一類障礙車,那就會給乘員多一道保障。
測試條件:靶車會以20km/h的速度進行比較緊急的加塞動作,而測試車則會以50km/h的速度巡航行駛。
自動泊車這個環節是本次測試的重點,因為這是Model Y最新解鎖的功能,也是上次測試中沒進行挑戰。而Model Y在通過了所有的自動泊車挑戰項目,這樣的表現比此前同樣場景下的Model 3(軟件版本2021.26)要好上不少。
在高速測試中,我們開啟了NOA自動導航輔助駕駛。Model Y在自動超車、變道方面表現較好,在車輛量適中的情況下能保持較好的通行效率。當然,如果是遇上車流量大的情況,那NOA著實是沒有人開那么高效,因為車流量大變道的機會不多。
匝道在車流量不大的情況下,Model Y也能成功進出,不過進入到匝道中車速會控制在40km/h,如果匝道只有一個車道、后面又跟著車的話,可能駕駛員就會有壓力。如果遇上車流量較大甚至堵車的情況,那就不能保證能成功出匝道了。在這次測試時就出現了前方右側道路在擁堵排隊,在出匝道前Model Y一直在打燈找機會變道進最右車道,但無奈沒有機會,然后在距離出口還有500米時在中間車道停了下來,等待右側車道有空位變道進去。這個情況是較為危險的,所以如果遇上車流量較大的情況,就不要再挑戰車輛的極限了。
另外Model Y在車速調整方面依舊沒有改變,匝道匯入主道后,車速會保持在40km/h,走一段時間后才會自動變為主道限速,這樣后方的來車很容易導致追尾,十分不安全。
各位對特斯拉的座艙也不陌生,尤其是Model 3和Model Y車型,那一塊中控屏兼儀表盤有點兩極化,響應和體驗都十分優異,但系統的開放性和本土化卻又沒什么進展。那經過了解決一年時間,車機系統有沒有什么功能性的改變或升級呢?
先來說得分,這次Model Y座艙得了61分,比上次還低了2分,原因是語音交互對語令的識別比上次測試時還要差。而其他方面系統都沒有明顯的改變,所以得分也是一致的。看來特斯拉要等到V11版車機才會有大的改變。
環顧Model Y整個車內環境,有且僅有一塊尺寸為15英寸的懸浮式中控屏,車內絕大部分的功能控制都要通過屏幕來完成。屏幕顯示效果清晰,顯示內容模塊分區合理,素雅的顯示風格與內飾簡約的風格相搭。此外,這塊大屏還支持白天和黑夜模式,不容易受外界光線變化影響,可以做到白天不反光,晚上不瞎眼。
車機的功能性是衡量座艙智能化程度的主要指標,一套功能足夠豐富且交互足夠人性化的車機,可以在保證行車安全的前提下讓駕駛員實現功能控制,并且增加旅途的樂趣,有的甚至還能實現車與家無縫連接。在車機這個領域,顯然自主品牌或者是國內新勢力會更加有優勢,他們更懂我們的需求和玩法。而特斯拉的車機,從以前來看是具備突破性的,因為它革命性地用上了大屏、并且將絕大多數功能放在了屏幕內交互。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近兩年來不少品牌在這方面也趕了上來,甚至不少都要比特斯拉更具人性化。
在車機性能這一環節當中,我們將針對系統的流暢度、UI設計、車機功能豐富度、儀表功能豐富度、擴展性這幾個方面來進行量化評分。
流暢度、易用性和UI設計
車內中控屏操作是否流暢跟手,直接影響到車機的操作體驗,進一步又關系到行車安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標,因此我們將其單獨作為一個評分項。另外車機的界面UI是否人性化,功能頁和功能項的分布夠不夠易用,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評判標準。
車機功能豐富度
儀表功能豐富度
車載系統的擴展性
語音交互是座艙智能化程度的一大重要體現,也是如今很多智能汽車的一大宣傳點,至于語音系統的識別能力、識別速度、所涉及控制的功能多不多,目前市場上不同車型之間有著很大的差異。
在這一部分的測試中,我們將分為常規功能實現、識別速度、糾錯能力、語義聯想能力等幾個方面進行評價,看看特斯拉Model Y表現如何。
Model Y車機能夠識別導航、音樂、空調等語音指令,但識別速度較慢,并且不支持語音控制車窗。另外,Model Y語音在識別成功后沒有反饋,整個識別執行過程都是靜默完成的。
在語音糾錯環節,將系統語言設置為簡體中文的話,三句指令都識別失敗。將系統語言設置為粵語時,能夠勉強識別“導航到外灘”,而意外的是,“打開車窗”識別了以后,系統竟然打開了手套箱,這個操作是比較謎的。
語義聯想環節,Model Y的識別速度相比之前有所提升,但對語令的速度有比較高的要求,說太慢的話會識別失敗。6句指令中,關于導航的兩句都能識別并執行,關于空調以及跨功能指令都是識別了以后無法執行的。
看過車機的表面質感和內在功能之后,我們對智能座艙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涉及到一些更加深入用車生活的功能,比如車輛的遠程控制、個性化記憶、在線更新以及趣味性小功能等等。
來到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我們要看的是特斯拉Model Y的性能測試。我們會將針對車子本身駕控,進行加速、制動、麋鹿、繞樁以及噪音測試,看看基礎機械素質上,Model Y表現如何。
光從駕駛的角度來看Model Y,它加速足夠快、制動距離也優異,同時懸架靈活、支撐性較好,喜歡開“快車”的朋友是會喜歡的。如果是尋求舒適的朋友可能就覺得有點性能過剩了。不過在我們榜單中,對性能的上限追求是無限的,因為電動車加速一個比一個快,Model Y的性能在性能榜單中排第五,前面還有幾位純電大哥表現更強。
我們測試的Model Y是雙電機長續航版,往下有更便宜的單電機版(在寫文章的時候這個版本漲價同時加速也變慢了),往上則是更猛的雙電機性能版,豐儉由人任君選擇。
麋鹿測試的目的是測試車輛的避險能力,考驗著車輛懸架和動態調校功底。而我們的麋鹿測試當中,采用打開默認電子系統狀態(不手動關閉ESP等),盡可能還原日常用車情況。
來到車內噪聲測試,考驗的是車輛的隔音能力。除了測試傳統的怠速、60km/h巡航、90km/h巡航和120km/h巡航四種狀態下車內噪聲值外,還會記錄車外的噪聲,并與怠速狀態下的車內噪聲值對比。
雖然Model Y是純電車,并且還用上了雙層玻璃,但在車內噪聲方面并沒有太多建樹,尤其是走起來的時候,車速越高越感覺隔音是薄弱的一環。當然,特斯拉也沒說過Model Y在隔音方面有什么優勢,他們的都把注意力放在智能化和性能上,其余的方面達到正常水平即可。
特斯拉Model Y的“二刷”,可以說是十分成功的,以總分232從原來的第六名躍升至第二名。大幅提升原因也并不復雜,因為自動泊車測試項目都通過了,其他項目表現又跟此前差異不大。但對特斯拉而言,優勢有多大、短板就有多長。由于智能座艙方面拖了后腿,導致Model Y充不了榜首,或許得要等到V11軟件到來才能再次提示座艙的表現及得分。不過無論如何,特斯拉Model Y依舊是當下智能化最前端的車型。(圖/文:杜慶煒 攝:太平洋汽車極智+團隊)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