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自研的零跑C11 配置拉滿就一定強?
【太平洋汽車 評測頻道】零跑汽車的名氣可能比不過蔚來、小鵬、理想這些品牌,但在智能化層面,零跑汽車實現智能駕駛感知硬件、智能駕駛算法、智能駕駛執行機構自研自制的全面覆蓋。全域自研的確讓零跑汽車的旗下車型充滿了亮點,但全域自研就能代表實力強嗎?這次我們就把它零跑C11(詢底價|查參配)帶到智能網聯測試中心,看看零跑C11在智能化方面的實力到底如何?
場地提供:深圳市未來智能網聯交通系統產業創新中心
極智+ICT-300智能汽車排行榜出爐,榜單涵蓋了69款熱門汽車、40個熱門品牌,究竟誰才是最強的智能汽車?詳情請點擊下方圖片鏈接:
ICT-300測試項目以及評分標準大家可以在《太平洋汽車&皆電 [智能汽車] ICT-300評測標準》里查看。
先直接看最終的得分表現,零跑C11獲得173分的成績,排在極智+智能汽車排行榜的第35位,從排名來看中等位居榜單的中游,但零跑C11就2020年底就正式上市,也算是推出時間較早的一款造車新勢力產品。
零跑C11在極智+測試中,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性能測試三大子版塊獲得的分數為75/75/23,在這三個版塊中,零跑C11憑借著中控臺3塊屏幕以及驍龍8155芯片的加持,在智能座艙測試環節有著不俗的表現,智能駕駛以及性能測試方面得分并不高。
零跑C11在智能駕駛這部分取得了75分,位列智能駕駛部分第39位。即便通過多次OTA將升級能力拉滿拿到了全部20分,但依舊沒能扭轉智能駕駛得分一般的局面。
智能駕駛硬件方面,零跑C11擁有11顆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以及12個超聲波雷達。智能駕駛芯片用的是零跑汽車自主研發的菱芯01芯片,芯片算力為8.4 TOPS。
在OTA升級方面,零跑C11已經進行整車方面的OTA推送,在改環節評分中拿到滿分20分的好成績。
測試條件:測試車以80km/h開啟自適應巡航功能,并且將跟車距離設為第二格。然后行駛過程中在前方會遭遇到靶車非緊急加塞,然后靶車再慢慢停車,停車后10秒后再次起步
測試條件:測試車以80km/h開啟自適應巡航以及車道保持功能,然后車輛會通過一段彎道,以此來考驗車輛在高速時的車道保持能力。
測試條件:測試車以30km/h的速度開啟所有駕駛輔助功能通過,考察車輛遇到樁桶群時會不會有警示或避讓動作。
上面三項是對車輛駕駛輔助功能的測試,而作為一輛智能汽車,除了能幫駕駛員“開車”外,還得能幫駕駛員規避可能發生的交通意外。所以接下來我們會對零跑C11障礙避讓測試,也就是會找一些假人和假車出來,看看問零跑C11能不能及時制動避讓。
測試條件:將一個小孩假人固定放置在斑馬線中部,測試車以50km/h的速度開啟自適應巡航及所有的駕駛輔助功能通過,看看測試車能否在假人前及時停下。
測試條件:一個成人假人會以5km/h的時速通過斑馬線,然后測試車以40km/h的速度開啟自適應巡航及所有的駕駛輔助功能通過,看看測試車能否在假人前及時停下。
測試條件:小孩假人以5km/h的速度橫穿斑馬線,測試車輛以40km/h開啟巡航及所有駕駛輔助功能通過。與移動假人橫穿測試不同的是,鬼探頭會在斑馬線前一側加入固定的障礙車,這樣會在測試車靠近斑馬線時形成“鬼探頭”的緊急情況。
測試條件:在模擬隧道內放有一個固定靶車模型,測試車輛以50knm/h的速度開啟巡航及所有駕駛輔助功能接近,看看最終測試車能否避讓靶車。隧道固定靶車這個項目,其實是模擬在日常行駛中,進入隧道時,隧道內突然有停下來車輛的情況。這種情形下,駕駛員因為隧道內外有大的光線反差,很大概率不會及時發現隧道內停下來的車,最終導致追尾事故發生。如果車輛的駕駛輔助系統可以規避到這一類障礙車,那就會給乘員多一道保障。
測試條件:靶車會以20km/h的速度進行比較緊急的加塞動作,而測試車則會以50km/h的速度巡航行駛。
零跑C11目前還沒有推送更高階的輔助駕駛功能,只有傳統的L2級駕駛輔助功能,所以在開放道路上的功能體驗主要還是以自適應巡航以及車道保持為主。在高速直路時,零跑C11這套輔助駕駛系統的車道居中性很強,但在高速的長彎道,LCC系統會不斷的左右輕微調整方向,比較容易造成車內乘客暈車的情況。
跟車行駛表現一般。零跑C11不能很好的跟隨前車調整車速,跟上前車后會有比較明顯的制動,與前車拉開距離后,又追上前車,會出現頻繁的加減速現象。
測試途中遇到爬坡較慢的油罐車,主動安全系統沒有提前識別預警,知道比較接近油罐車的時候才突然重剎,剎車過程能明顯感受到ABS防抱死控制系統在工作,場面相當驚險。
遇到社會車輛的正常加塞會有識別并減速,但加塞車輛駛遠或,系統又突然來一腳比較重的剎車,容易造成后車追尾危險。總體來說,零跑C11在跟車、加塞或者遇到慢車時的剎車邏輯有待加強。
零跑C11在智能駕駛方面搭載的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車規級芯片——凌芯01,但在座艙方面則搭載了高通最新的8155芯片。車內中控布置了三塊屏幕,并支持FACE ID人臉識別,內置科大訊飛3.5智能語音交互系統。座艙整體硬件實力不錯。
在智能座艙評測環節,我們將對車機系統、儀表信息豐富度、語音交互等座艙軟硬件指標進行逐項評測打分,讓車輛座艙的智能程度得到量化。
經過評測,零跑C11在座艙方面總得分為75分,在智能座艙分榜上,和吉利星越L、比亞迪宋PLUS并列排名第15位。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零跑C11座艙的具體表現和得分情況。
零跑C11車內布置了三個屏幕,從左到右分別是10.25英寸的全液晶儀表、12.8英寸的中控大屏、10.25英寸的副駕駛娛樂屏,分辨率分別為1920×720、1920×1080、1920×720。這幾個屏幕的顯示效果都不錯,屏幕表面材質觸感也很好,不論是觸控手感還是防刮性都得到保證。
零跑C11的屏幕界面有黑底和白底兩種選擇,滿足用戶的不同喜好。不過屏幕在光線強烈的環境當中會有輕微的反光現象,遺憾未能獲得滿分。另外,個人覺得副駕娛樂屏10.25英寸的尺寸偏小了一點。
在車機性能這一環節當中,我們將針對系統的流暢度、UI設計、車機功能豐富度、儀表功能豐富度、擴展性這幾個方面來進行量化評分。
流暢度、易用性和UI設計
零跑C11搭載的是高通8155芯片,屬于目前行業內的頂級芯片,但在流暢度方面,其觸控反應并非絕對迅速,操作起來非常有輕微慢半拍的感覺,在地圖縮放,或者某個頁面內快速滑動時,靈敏度程度還有提升空間。不過總的來說車機反應還是屬于比較快的,只是沒有達到我們對8155芯片加持之后的預期表現。
除了反應快慢之外,一個車機是否好用,UI也至關重要。零跑C11把空調、導航、音樂、設置、泊車影像等常用功能都放置在了0層級,并且都把固定圖標放置在了靠近駕駛員一側,做到觸手可及。
值得一提的是,主副駕屏幕都可以通過“三指滑動”來快捷控制空調溫度或媒體音量,三指上下滑動式空調溫度,左右滑動是調節媒體音量,有利于駕車過程中快速盲操,非常人性化。不過操作時反饋不明顯,不像魏牌或者理想那樣給出聲音或者震動提示,交互體驗還是有優化空間。
車機功能豐富度
零跑C11的中控系統當中提供了喜馬拉雅、網易云音樂、愛奇藝視頻、雷石KTV等在線資源。滿足全車人員出行途中的影音娛樂需求。另外它還打通了很多第三方小程序,包括36氪、微博、寶寶巴士、老黃歷等,后續可能還會通過OTA新增更多功能。
副駕娛樂屏主要為乘客提供在線影音資源,并且支持手機投屏。在停車的狀態下,中控三個屏幕可以同時播放視頻。
此外,副駕屏支持地圖功能,副駕駛乘客可以設置好導航路線之后推送給主駕屏,還可以對燈光、門窗、座椅、音效等進行設置更改。
儀表功能豐富度
在功能性比較給力且配備了副駕娛樂屏之后,儀表就不用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了,提供必要的駕駛相關信息,并簡潔明了地呈現給駕駛員即可。
零跑C11這個10.25英寸的全液晶儀表屏幕大小適中,提供地圖、里程信息、駕駛輔助提示信息等,但沒有提供多媒體方面的信息以及車輛設置的更改。盡管功能上有所丟分,但這個儀表的體驗是值得認可的。
車載系統的擴展性
前面說到了零跑C11在應用商店方面的擴展性不錯,提供了眾多第三方APP和小程序,大大豐富車機的功能性。不過并不支持在線搜索,應用數量是固定的,不排除后續會通過OTA增加。
另外它不支持蘋果CarPlay和百度CarLife等系統的手機互聯映射。好在車機本身功能比較完備,可以有效降低用戶對手機的依賴程度。
零跑C11搭載了科大訊飛3.5智能語音交互系統,在交互能力上,支持聲源定位、免喚醒、連續對話、可見即可說、自定義喚醒詞等功能,它能夠讓駕駛員在駕車過程中,盡量避免伸手操控屏幕。
下面我們來看看零跑C11對于我們的統一測試語令,會有怎么的執行效果。
零跑C11的語音交互系統支持導航、空調、音樂、車窗這四大常規功能的控制,并支持最長15秒的連續對話,交互起來比較自然,整體表現不錯。
零跑C11的語音系統反應速度很快,識別快執行也快。在偏差發音的糾錯能力上表現也不錯,能夠識別“打開車窗”和“導航到外灘”這兩句粵式發音的語令。
零跑C11在語義聯想方面表現一般,對于地圖功能內部的雙重語令,無法執行“幫我找最近的小楊生煎”這句大部分車型都成功實現的雙重指令。而對于“降溫+開窗”這樣的跨功能雙重語令,則與大部分車型一致,兩句均無法完整理解并執行。
在智能化進階方面,我們把對座艙的需求進一步延伸,我們關心它交互起來是否具有情感溫度?有沒有趣味性?或者能不能實現遠程控制?以及是否可以通過不斷地在線升級,讓車輛功能跟得上時代?
零跑C11的座艙頗具情感化溫度,當你上車時,人臉識別模塊會“認出”你,并把座椅、方向盤、后視鏡等調節到你預設好的位置。
通過車內的攝像頭,乘員可以自拍并分享出去。此外,你還可以通過手機遠程遙控你的車輛,并且通過手機遙控泊車。另外它還可以在車上KTV,玩小游戲等等,趣味性方面的體驗也有照顧到。
前面我們已經看到在ICT-300智能汽車評測中,零跑C11的表現了,相信大家也明白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不知道您對“價格屠夫”零跑C01,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方面的表現滿意與否。接下來,我們將針對車子本身駕控,進行加速、制動、麋鹿、繞樁以及噪音測試,來看看其性能表現又如何?
本次測試的零跑C11并非高性能版本,所以性能測試方面的分數并不算高。零跑C11豪華版和尊享版都是后置后驅,后電動機最大功率達到了200kW,最大扭矩為360N·m,前者電池電量為76.6kWh,可以續航510km,后者電池電量稍大一些為90kWh,續航里程達到了全系最長的610km。同時還有一款性能版,采用了前后雙電機的布局,總功率為400kW,最大扭矩達到了720N·m,百公里加速僅為4.8秒。如果是用4.8s版本的車型,預計分數會更加靠前。
在2019年,零跑就在上海發布了一款名為C-more的概念車,而C11就是概念車的量產版本,新車基于零跑C平臺打造,C平臺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用了較短的前后懸架架構,這使得底盤的零部件布局更加靈活。C11采用了前雙叉臂+后五連桿式懸架,在這個價位可以說是超豪華配置。
打開運動模式,關閉ESP車身穩定系統,在起步瞬間,得益于優秀的懸掛,新車雖然是后驅車型沒打比賽起步時輪胎打滑控制良好,車身姿態抑制良好,抬頭現象并不明顯。初段整車輕盈感不錯,中后段動力儲備逐步減弱表現一般,最終成績為7.46秒。
在制動測試中,全力制動時,車輛能夠保持良好的姿態,對于縱向負荷轉移的控制較為合理,全段制動力的釋放都非常線性。最終測得制動距離38.42m,由于車身質量、軸距都比較大,所以制動距離更長,在同級別車型中處在中下水平。
麋鹿測試的目的是測試車輛的避險能力,考驗著車輛懸架和動態調校功底。而我們的麋鹿測試當中,采用打開默認電子系統狀態(不手動關閉ESP等),盡可能還原日常用車情況。
在車內噪聲測試環節,我們主要考驗的是車輛隔音能力。除了測試傳統的怠速、60km/h巡航、90km/h巡航和120km/h巡航四種狀態下車內噪聲值外,還會記錄車外的噪聲,并與怠速狀態下的車內噪聲值對比。零跑C11由于價格更低更注重性價比,受限于成本的問題,在隔音材料方面有所缺失,所以動態NVH表現并不好。
了解過零跑C11的配置以及價格的朋友,相信都會覺得它是一款性價比極高的車型,它雖然有著全域自研的實力,但實際測試下來它只能排在智能汽車排行榜的中游位置,成績只比別克GL8高一些,實際上零跑C11的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比方說在行人識別與規避測試當中,它能識別到假人的存在,卻沒有及時制動。在智能化道路上,零跑汽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也期待后續OTA之后的零跑C11會有更好的表現。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何展鵬)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