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外表 不同性格 試駕榮威D7 EV/DMH
【太平洋汽車 評測頻道】最近幾年,上汽集團拿出了很多“7”,比如智己L7,飛凡F7,而現在上汽集團的“7系”又將再添一員,它就是榮威D7,不過榮威D7(詢底價|查參配)并不是具體一款車,二十兩款車型,他們分別是純電版和混動版車型。
剛拿到這兩臺車的時候我以為,這兩臺車的只是在外觀方面有所不同,但沒想到兩臺車在駕駛感受方面也有不同,動力方面,EV車型上,采用了電驅系統最大功率155KW,最大扭矩 310N·m,搭載兩款不同電池電量的全新魔方電池,CLTC續航里程分為510km和610km。零百加速最快僅需6.5秒。
而在混動車型上,D7 DMH搭載1.5L混動專用發動機,熱效率達43%,混動系統方面則是采用了雙電機以及單速變速箱的形式,并且電池容量達到21.4kWh,CLTC純電續航里程達到125km。
動力輸出都比較線性,純電版車型的輸出也比較接近燃油車的體感,這一點比較好,混動車型在有點切換之間也是相當的平順,如果不是看儀表盤上能量流的話,你幾乎不會注意到發動機的介入。
EV版車型采用的是后驅布局,底盤結構為前麥弗遜后五連桿,DMH車型采用的則是前驅布局,底盤結構為前麥弗遜,后多連桿懸架,他們同樣的特點就是能夠體會到用的襯套是比較軟的,能夠提高地底盤質感。
另外,整體的底盤調教舒適偏舒適性,對于純電車型來說,隔絕車內振動的能力還有進步空間。不過在混動版車型上面,這一短板被補齊了,在經過一些溝溝坎坎的時候,混動版車型的底盤處理明顯更干脆利落一些,另外在懸架的支撐性也是混動版車型更好一些,如此下來,整個底盤也會顯得更有質感一些,甚至有點老牌合資車企對于底盤的感覺,我想可能是因為車身比純電版車型更輕的原因吧。總的來說,混動版車型的駕駛質感是要優于純電版車型的,這一點是我萬萬沒想到的。如果你非常在意底盤感受的話,那我建議你去買混動版車型。
在隔音降噪方面,這臺D7也有著不錯的表現,在時速120公里每小時的時候也不會覺得車內環境很嘈雜,溝通交流也無須提高音量。
榮威D7還配備了L2級別的駕駛輔助功能,能夠實現配備ACC全速域自適應巡航系統、AEB自動緊急剎車系統等功能,
榮威D7 定位中大型轎車,有純電和插混兩種動力可以選擇,這兩臺車的外觀設計僅在前臉部分有細小的差別。
先來說說EV純電版車型的前臉設計,采用了時下非常流行的封閉式格柵以及分體式大燈設計,整個頭燈造型相當犀利,也讓整個車的前臉看上去相當科幻。
DMH混動版車型的前臉設計則有所不同,它并沒有采用分體式大燈設計,而是將燈組融合在一起,并且在前杠下方還保留了通風孔。
側面的線條設計非常流暢,并且后半部分采用了溜背式的設計,我覺得整車設計最精彩的地方就是這個溜背,相當優雅。
榮威D7軸距長2810mm,EV車型車身尺寸為4890*1872*1510mm,DMH車型車身尺寸為4890*1890*1510mm。
即便是混動車型,榮威D7也配備了快充和慢充兩個充電口,這一點必須給個好評。
另外,側面設計比較吸引人眼球的還有這個車輪的設計,相當動感,與之匹配的輪胎尺寸為225/50 R18
前備箱設計,由于純電車型不需要大塊空間來放置發動機和變速箱,于是前備箱的空間相當可觀。
尾部的設計延續了前臉的特點,并且整個溜背的線條相當自然,會給你一種溜背轎跑的感覺。
整體的內飾設計風格依然主打一個簡約風,不過整體的做工材質以及功能區設計還是相當合理的。另外兩款車的內飾沒有太大區別,如果非要找不同的話,就是混動版車型上的儀表盤上多了個油表,僅此而已。
車機方面采用了斑馬智行的車機系統,這套系統也應用到了許多的榮威車型上,不僅能支持大量的APP和小程序,還支持語音指令識別,完全能夠滿足日常娛樂的需要。
空調下方還有實體按鍵設計,大大提高了盲操作的便利性。另外內飾部分采用了大量的翻毛皮材質,做工相當精致。
座椅不僅在坐墊部分有所加長,并且還采用了大量的軟泡棉以提高整體的柔軟性,不過并沒有丟失以往的支撐性。
另外前排座椅的配置非常高,實拍車型還支持主駕的通風和加熱,以及副駕的加熱功能。
只要在高的地圖上登錄相同的賬號,便可實現車機內的高德地圖可以實現與手機端的無縫流轉。
這個級別的車型上還配備了老板鍵,的確很讓我很意外。
現在這個市場就是一個字,卷,你價格低,我比你價格還低,如果實在是不能低了,那我就在同等價位的情況下,空間比你多,配置比你豐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車企之間們打架,消費者受益,于是我們就看到了像榮威D7這種誠意滿滿的作品,整個產品的競爭力是有的,目前就看價格了!(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康洪瑞)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