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動感,更激進!評測奧迪SQ5 3.0 TFSI
● SQ5與Q5底盤詳細對比:結構與Q5無異,運動調教更激進
其實有干貨的變化前面已經介紹到了就是那臺3.0L V6 TFSI發動機,那這兩車的底盤方面是否存在差異呢?我們做了一個簡單的底盤對比。
SQ5相比于Q5加強了哪些地方?
本以為SQ5會比Q5在裝配更高級的后差速器——運動型差速器,發現SQ5并不是運動型差速器。作為S的性能車型沒有裝備運動型后差速器多少有點詫異。其實SQ5采用的是與Q5功能一樣的開放式后差速器,只不過承受的扭矩要大。在外殼上比Q5后差速器多了散熱鰭片。另外,在奧迪官網獲悉SQ5可以選裝帶標準后軸差速鎖的后差速器。
兩車前剎車有比較大的差異。雖然兩車都采用了通風盤剎,但是奧迪SQ5采用了剎車效能更大的雙向四活塞剎車卡鉗,同時剎車盤的直徑也更加大。兩車后剎車剎車盤有所不同(SQ5為通風盤,Q5為實心盤),剎車卡鉗結構和形式幾乎一樣,再則就是SQ5的剎車盤直徑要稍大點兒,再把剎車卡鉗噴成黑色而已。
由于SQ5采用的發動機(V型6缸)與Q5發動機(直列4缸)不同,排氣管也有所差異。值得一提的是,SQ5排氣管尾鼓左右兩邊各有一個蝴蝶閥。在發動機轉速較低的時候是關閉的,在發動機達到較高轉速的時候才會打開,排氣聲浪有所不同。
在兩車的前輪拱罩處也有所不同,SQ5采用了吸音降噪功能更好的纖維材質輪拱罩,而Q5則是采用了硬質塑料。同時為了使SQ5的剎車性能更好地發揮,還在輪拱處前方開有導流孔冷卻剎車盤。
SQ5與Q5底盤的重點機構是否一致?
兩車均采用了前五連桿+后梯形連桿的懸掛組合形式。其實五連桿前懸掛可以認為是傳統的雙叉臂式懸掛,將上下擺臂分別變化為兩根控制臂,這樣的設計可以使懸掛的布置更加靈活。前后懸掛的結構、用料和布局均沒有太大差異。
我們使用電子游標卡尺量得SQ5前防傾桿直徑為30.00mm,Q5前防傾桿直徑為30.14mm,SQ5后防傾桿直徑為22.91mm,Q5后防傾桿直徑為22.72mm。不考慮測量誤差,我認為兩臺車的前后防傾桿直徑是一樣的。
拆開兩車的發動機下護板之后,可以清楚看到前副車架也是一模一樣。副車架為框式形狀外加兩根斜對角布置的鋼片加強,使副車架整體結構進一步加強。副車架為鋼材質。從這個角度可以清晰看到,兩車下后控制臂都做了很大的彎角處理,防止方向往左右兩個方向打死時與車輪摩擦干涉,增大轉角。
底盤小結:
總的來說奧迪SQ5與奧迪Q5整個底盤結構布局上都沒有太大差異。護板覆蓋的比較完整,底盤中間部位還有類似玻纖氈表面的樹脂護板覆蓋,用料比較充足。雖然結構基本一致,但經過奧迪的運動化調教,SQ5底盤比Q5降低了30mm,懸掛更硬,過彎的支撐力更好。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