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體驗比亞迪宋燃油版 有顏值有實力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試駕】2014年4月,比亞迪發布了“542戰略”,即“百公里加速‘5’秒以內、采用全面極速電‘四’驅、百公里油耗‘2’升以內”。此后,繼首款中型SUV唐推出后,另一款車型宋也在日前發布。新車推出燃油版和混動版兩款,混動版的百公里加速為4.9秒內,而燃油版則是搭載2.0TID渦輪增壓發動機,也非弱者。
![]() | 體驗讀圖模式 |
●試駕體驗
這次進行的是一次簡單的試駕體驗,那我就以自身感受去向大家說說我對這個車的一些現場接觸過之后的看法。
這臺車的賣點,除了配置方面給足料之外,接著就是型號為BYD487ZQA的2.0T渦輪增壓發動機了。這臺機器在比亞迪S7上也有所搭載,采用鋁合金缸體和缸蓋設計,另外凸輪軸采用鏈條驅動,同時擁有進排氣雙VVT技術,結構上增加平衡軸以及通過氣門充鈉來達到冷卻進氣門的效果,上述技術更多地幫助發動機可靠和耐用,而在輸出動力方面,該發動機輸出功率為151kW(205PS)/5500rpm,發動機最大扭矩為320Nm/1750-4500rpm,這個數值甚至比大眾途觀的EA888 2.0T發動機都要高,后者最大輸出功率為147kW(200PS)/5100-6000,最大扭矩為280Nm/1700-5000rpm,難怪比亞迪宋會冠以神車之名。
和發動機相匹配的是型號為BYD6DT35的6速多片濕式雙離合變速器,當然也有手動擋車型,但不在此次試駕的名單上。該雙離合變速器換擋速度迅速,多片式離合器能承受大扭矩的輸出,而且比自動變速器成本要低,不過低速行駛時能感受到有頓挫。
我們試駕的路線是順義區朗豪酒店到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然后回程,整個試駕過程更多地是繞酒店進行,雖然簡短,不過對比亞迪宋已經有基礎的認識。我首先是在普通模式下進行試駕,新車所搭載的6速雙離合變速器還具備運動模式,至于表現如何等會再說。
整個試駕過程基本以市區路況為主,并沒有太多的急加速以及大轉彎項目,這樣也好,因為車主一般都是在市區使用較多。進入座艙內,手握方向盤,此刻的比亞迪我感覺有點陌生,沒錯,新車在內飾方面大范圍采用搪塑軟材質,使座艙的檔次感更高,以往比亞迪在內飾用料上很想擺脫“自主品牌”的感覺,這次終于有點理想的效果。
踩上剎車,掛上D擋,電子駐車系統自動解開,這一個細節顯得比較人性化,淺踩油門,發動機開始傳出可以接受的轟鳴,變速箱為6速濕式雙離合變速器,在低扭矩方面動力略顯柔弱,一般在2000rpm轉左右開始給予換擋反應,一二擋的換擋能夠輕微感受到頓挫,而到了第三擋開始動力上的表現就開始變得明顯,初步感覺這套動力總成的搭配還是比較合適,變速箱有充足的能力發揮到2.0T發動機的力量。
市區總少不了上坡路段,基本上這套動力總成還是能夠應對得迎刃有余,進入坡道初期也是能夠輕微感受到低扭矩動力輸出的遲緩,不過隨著轉速的上市,渦輪介入后動力就如睡醒的獅子般精神,可以讓人滿意。
在車流較少的路段我嘗試了“運動模式”的駕駛,把擋把往左并入運動模式后,儀表盤會從白色變成紅色,變速箱會抑制換擋的速度,讓轉速升高,一般變速箱會在3000轉的時候才給予換擋反應,而且此時已經到達時速80km/h的速度,感覺動力輸出呈直線爬升之勢,普通模式下的低扭矩輸出遲緩頓時消失。
而轉向方面,新車采用前麥佛遜后后多連桿獨立懸架的底盤結構,開起來并不笨重,而且轉彎虛角合理,沉穩的方向盤讓人印象深刻。
底盤慮震表現方面,在普通鋪裝路面比亞迪宋有較好的底盤過濾,一般小震動避震都能相應吸收,但通過減速帶能明顯感受到懸掛偏硬,舒適性會受到輕微的影響。
最后我想說說對其噪音的印象,和同級別車型來說新車的靜音做得算不錯,據介紹新車擁有NVH靜音科技,在市區路況的風躁路躁基本都只有很少一部分傳入車內,而發動機聲是人車交流的橋梁之一,分貝也不會讓人生厭。
● 外觀體驗
● 內飾體驗
● 空間體驗
●總結
此次接觸比亞迪宋,我感覺比亞迪的設計和對用戶體驗的把握比以往更有心得了,而且動力上2.0T發動機作為主推引擎也已經過市場的考驗,積累得可靠的口碑,配置方面也一如既往地加重料來滿足消費者,不過燃油版僅是迎合市場的產物,混動雙模版才是體現比亞迪在新能源技術方面的功夫所在。對其關注的朋友請留意日后我們對比亞迪宋雙模版的深入試駕吧。(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張捷操)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