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GT之名 試駕高爾夫GTE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試駕頻道】說起高爾夫GTE你是否會覺得這名字好生熟悉,與GTI相同的“GT”頭銜代表著它也兼顧了高性能,官方7.6秒的0-100km/h加速成績同樣能夠躋身小鋼炮行列,但更重要的還是字母“E”,因為這代表了未來。
![]() | 體驗讀圖模式 |
快速了解大眾高爾夫GTE
●高爾夫GTE有何特別之處?
高爾夫GTE與GTI,GTD作為高爾夫系列運動性能車重要成員,自然要有專屬的外觀與內飾加以區分。
●GTE混合動力技術解讀
高爾夫GTE在搭載了1.4T發動機的同時還擁有一臺最大功率達到80kw的電動機,發動機+電動機+DSG的組合在奧迪A3 e-tron上也同樣存在,官方給出的百公里油耗數據僅為1.6升,百公里加速時間7.6秒。
四種不同的駕駛模式能讓駕駛員更合理地管理能量消耗:
E-MODE:僅由電能驅動,當請求的功率無法僅由電機提供時會自動啟動發動機。
混合動力:以最佳方式組合使用電動機和內燃機。
GTE模式:在電量充足的條件下電動機與內燃機同時工作,運動性能最大化。
●GTE有哪些競爭對手?
說起高爾夫GTE的競爭對手們實力可真不弱,雷克薩斯CT200h,奧迪A3 e-tron以及豐田普銳斯等。
●動力與試駕
在駕駛GTE以前我已經試過奧迪A3 e-tron,相同的動力系統與車身結構似乎少了些新鮮感,而實際真實如此嗎?
按下啟動按鍵,耳邊少了熟悉的點火聲,倒是漂亮的儀表盤轉動一圈自檢完畢后出現的“ready”燈提醒我它已經準備好了。
無論在“純電”還是“混動”模式下,起步時都不會啟動發動機,由電力驅動的GTE安靜而順滑,但也別以為這狀態下的GTE人畜無害,電動機隨時都能爆發的最大扭矩會把突然給一腳地板油的你嚇一跳,安靜而迅猛的提速讓人猝不及防。
單以“純電”模式行駛,可以讓GTE無聲無息地達到130km/h的最高時速,而在這區間內的駕駛感受實在是舒心,動力響應也是隨叫隨到。滿電狀態下50km的續航里程我想也應該能滿足多數人一天的使用吧。
駕駛方面最大的特點當屬特有的”GTE“模式,它有些類似于普通車型上的運動模式,按下”GTE“按鍵后汽油機與電動機會同時工作,由于電機的快速響應,綜合350Nm的最大扭矩幾乎能在深踩油門的瞬間爆發出來,突如其來的推背感絲毫不亞于同門小鋼炮GTI,同時車內的音效發生器會模擬出大排量引擎的轟鳴聲,進一步激發你的腎上腺素。不過高爾夫GTE的轉向力度與底盤并不可調,相比起標配DCC地盤控制的GTI來說還是少了些樂趣。
與奧迪A3 e-tron另一個不同之處在于GTE有個增強能量回收的“B擋”,在上次試駕奧迪時,我發現A3 e-tron的滑行能力太強了,以至于許多本可以回收的能量被浪費掉,在行駛過程中電池一旦電量不足油耗則會大大增加。而GTE上的B擋則要顯得精明許多,掛入B擋后,松開油門踏板時會有比較明顯的拖拽感,這與雷克薩斯的B擋有些類似,在能量表上能看到回收的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若是習慣該模式的話,在日常行駛中還能減少剎車次數。值得一提的是,B擋并不是在所有速度范圍內有明顯的制動效果,例如高速時,松開油門也不會有明顯的拖拽感,低速蠕動時也不會有影響。
電動助力轉向讓方向盤轉動起來非常輕盈并且力度均勻,同時也少了幾分對路面的感知,優點便是開起來輕松毫不費勁,可對于熱愛駕駛的人來說這可不算優點。
高爾夫GTE的底盤可是純正的歐洲進口,由于整備較重,就連調教也與國產高爾夫不同,倒是與GTI上的運動模式有些類似,多了一些運動感,卻少了幾分舒適性。
●外觀:
●內飾:
●座椅: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高磊)
高爾夫(進口) 編輯點評評測編輯:高磊 | |
---|---|
整體評價:高爾夫GTE的動態表現給了我不小的驚喜,加速表現安靜而迅猛,作為一臺新能源車,它的空間實用性也并未打折扣,比起A3 e-tron多的B擋是非常明知的,掌握之后能夠回收更多的能量而不至于在路上白白浪費電力。最后問題來了,28.88萬元的售價能打動你嗎?我覺得只要GTE有政府補助,能上新能源牌照,別的都不是事兒。 | |
|
|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