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辦“老炮兒”別克威朗GS對比高爾夫7
【太平洋汽車網 對比評測頻道】前段時間,馮小剛主演的電影《老炮兒》風靡了整個北京城,其中有一部分人肯定是沖著小剛導演人來的,而還有一大部分的觀眾是沖著這部影片所闡述的年代遺留情懷而來的。北京人或者是在北京呆的時間較長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老炮兒”的意思(不知道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從我上學那會兒這個詞兒就已經非常流行,并且每個人也都會刻意的模仿“老炮兒”的裝扮,皮摟兒西褲皮鞋再配個手包,不管是什么年齡段的人,都喜歡用這種外在裝扮突顯自己。“老炮兒”不單單只是一個名詞這么簡單,更多的則是代表了一種莊嚴、威風且經歷過風雨的剛毅精神。
![]() | 體驗讀圖模式 |
《老炮兒》講述的是一個墨守規矩、憑經驗存活的老一輩與新潮、狂傲、不管不顧的小一輩之間發生的故事,就好像我們今天的這兩位主角一樣。40多年的征戰經驗,以及歷代車型積攢出來的無數好口碑,高爾夫7絕對稱得上是兩廂車中的“老炮兒”;而威朗GS那狂放不羈的外形以及略帶火爆、毫不收斂的脾氣,則像極了電影中的新生代們。把這兩款新老車型放在一塊兒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下面就讓我們一探究竟。
本次我們挑選的是兩車分別都為車系中的頂配版,威朗GS 20T縱情運動版的售價20.59萬元,高爾夫7 1.4TSI自動旗艦版(以下簡稱高爾夫7)售價為18.29萬元,排量和配置都占優勢的GS價格自然會比高爾夫7要高。
外觀對比:威朗GS彰顯運動 高爾夫7規矩、中庸
威朗的外觀造型原本就屬于活波、時尚那一類的,明顯有著更為年輕化的風格。而GS則如其名一樣,比威朗轎跑普通版要動感許多,一看就可以認出它不一樣的身份,更加有個性、更加招眼。直瀑式的進氣格柵被涂裝成了黑色,左下角加裝GS標識以及造型略有更改的前保險杠,這些細節上的改進都讓GS看起來更激進,更加富有侵略性。
威朗GS頂配版的LED矩陣式Matrix前大燈是一大亮點,在同級車中絕對處于領先水平。前大燈由29組LED光源組成,用光的方式不同,那么光源亮起的數量也會有所不同。同時根據行駛路況的不同,前大燈還會提供城市、高速、市郊、彎道、泊車以及節能6種的照明模式,科技含量很高。
相比之下,高爾夫7的外觀就顯得普通了許多,缺了威朗GS上的那股運動勁兒,整體風格更中規中矩,我覺得這也是高爾夫為什么這么暢銷的原因之一,外觀設計符合大眾的口味,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跨度非常大,雖不出彩但也不絕不難看。高爾夫7的頂配版在外觀上也沒有明顯的辨認特征,很難一眼看出它的身份,整體風格就是兩字兒-低調。
進入到車內,兩款車的內飾也展現出來了不同的風格。威朗GS的內裝完全就是為了更富有激情的人士設計,全黑的內飾(包括車頂)很容易就能挑起人們的駕駛欲望,裝飾板也換成了仿碳纖維材質,并且手感也很不錯,紅色的裝飾條還增添了內飾的戰斗氣息。高爾夫7的內飾在對比之下則顯得有些平淡、無趣,雖然也是黑色內飾,但是不如威朗GS黑得徹底,效果顯然也是差了點兒意思。高亮的裝飾板是現在家用車普遍采用的配飾,視覺效果雖不錯,但就是有點兒看多了。
配置方面,觸摸娛樂系統,無鑰匙啟動以及發動機啟停這些配置兩車均有裝備,而威朗GS主要比高爾夫7在輔助安全方面做得更全面一些,像車道偏離系統,并線輔助和主動剎車都是高爾夫7上沒有的。另外,GS還標配了更為便利的自動泊車功能,想必這項功能更容易博得新手的喜愛。
威朗GS和高爾夫7都采用了真皮加Alcantara翻毛皮的座椅,視覺感沒有太大的不同,紅色的GS標識讓威朗微微多了一絲運動。但是坐上去就會感受到不一樣的設計,GS靠背和坐墊的輔邊更厚實,所以感覺也更緊繃,包裹度要好于高爾夫7。
雖然威朗GS比高爾夫7有著更大車身尺寸,但是由于造型的原因,下溜的車尾限制了車內的縱向空間,所以兩車后排頭部與車頂均有一拳的距離。威朗GS的軸距比高爾夫7長出了25mm,所以GS的后排腿部空間略比高爾夫7寬敞一點兒。其實兩車在空間上的差異很小,都達到了緊湊級車該有的水平。
威朗GS搭載了一臺型號為LFV的1.5T渦輪增壓發動機,該款發動機在上市更早的別克昂科威上也先期應用,在5600rpm時可以爆發出124kW的最大功率,最大扭矩則為250N·m/1700-4400rpm。
高爾夫7上則是高功率版的EA211 1.4T渦輪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10kW/5000-6000rpm,最大扭矩為250 N·m/1750-3000rpm。變速箱方面,兩款車則全部采用了7速雙離合變速箱。
高爾夫得益于深厚且悠久的歷史背景,從4代到現在的7代,早已在國人心中埋下了一顆“可靠”的種子,高爾夫7在家用方面口碑絕對是緊湊級中的佼佼者。可能也正是被這些固有好印象所束縛而不敢去嘗鮮,所以高爾夫7不會顯得太過個性和有太多的改變,一切都是那樣熟悉,整體風格保持著一貫的中立態度,不出彩兒但也絕對挑不出毛病。但是如果談到運動的話,那么普通版的高爾夫7還真算不上,它頂多算是可以讓你的駕駛過程顯得不那么無聊,整體還是偏向實用居多。
雖然在背景上威朗GS比不上高爾夫7深厚,也沒有高爾夫7那么根深蒂固的可靠度,但這并不代表威朗GS它就沒有與之抗衡的資格及實力。威朗GS就像其名字的后綴一樣明顯動力調校更偏運動,整體也是更有個性。雖然在小鋼炮領域算是一位新近的選手,但是它并不懼怕前輩車型因問世更早而早已闖出的名譽,其更有一種類似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在新老對接的情況下,小輩兒往往都會憑借這股愣頭青似的沖勁兒斗勝老資格們。
兩車在低速時表現出來的差異并不是很明顯,從靜到動這個過程轉變得比較生硬,沒有那種循序漸進、由慢變快的節奏感。早在威朗GS還沒有推出之前試駕高爾夫7 1.4T+7DSG的時候,就可以明顯感覺到低速行駛如果油門給的不夠,車身在1擋換2擋時會有明顯的抖動。而此次在試駕威朗GS的時候,這種低速不穩定的現象也同樣避免不了的存在著。
而當車速慢慢地漸入佳境之后,兩款車在換擋時的闖動則顯得小了許多,這也可能也是因為車速的加快而使得內部機械上的變化不那么容易被察覺到。雙離合變速器的優點就在于換擋用時更少,但是高爾夫7上的那臺DQ200明顯要更成熟、老練一些,威朗GS的變速箱相比之下則會顯得有些許稚嫩,在換擋時還是能感覺到會有少許的等待時間,不過比傳統的自動變速箱還是快了很多的。
威朗GS的動力反應要比高爾夫7靈敏一些,發動機與傳動系統之間的相互配合也更協調、更連貫。只要油門稍有變化,那么動力就會很快地有所變化,并且在S擋下這種靈敏會被放大化,說的簡單點兒就是踩油就會馬上提速,收油速度就會立刻下來。雖然只是多了14kW的最大功率,但還是可以明顯感覺到威朗GS在加速上的表現比高爾夫7有著更強的沖勁兒,更多的動力儲備讓威朗GS在中高速時的提速更有保證,也更能令人滿意。而高爾夫7的后勁兒則顯得有些不足,在同樣高速的情況下超車并線,高爾夫7的油門需要踩得更深或者是加速時機要更早。
而說到操控方面,威朗GS的風格要比高爾夫7更有運動特性,韌勁兒十足的懸掛調教在舒適和硬朗之間找到了最佳的平衡點。這么說吧,在低速過坎的時候,威朗GS的避震桶很少出現那種生硬的感覺,非常柔和地化解道路上的不平;而在轉向或者高速過彎時,懸掛又可以把車身的側傾被控制得更小。而高爾夫7更向舒適一邊倒,過于軟化的底盤另操控感就沒有那么緊致,但是德系車扎實的調校功底還是另高爾夫7有著非常不錯的駕駛表現。
0-100km/h加速測試
受到變速箱保護的限制,威朗GS起步時的轉速被控制得很低,高爾夫7同樣也是這種情況。所以在起步瞬間,威朗GS會有一個由靜到動的緩沖過程,待轉速上來后,一改初始顯得有些“遲鈍”的狀態,速度提升得非常快,并且推背感也很強烈,只是換擋時還是會感覺到有些許的闖動。
同樣,很低的轉速讓高爾夫7和威朗GS的驅動輪不會出現任何的打滑,如果可以小3000轉起步的話,那么這二位都有的250 N·m最大扭矩絕對會讓前輪瞬間失去抓地力。高爾夫7在整個加速中顯得也很輕盈,速度同樣攀升得不慢,成熟的變速箱另過程變得更為舒適,爆發力略次于比威朗GS。
100km/h-0制動測試
在全力剎車階段,威朗GS表現出了強而有力的制動效果,全程剎車系統都在奮力地工作著。初段就有著非常明顯的制動效果,并且越往后也不會感覺到有任何減弱,整體表現穩定。
高爾夫7的剎車表現有著德系車一貫的做派,點點兒就有,并且不會感覺到很突兀。剎車踏板行程比威朗GS的要長,所以要踩到底需要用的勁兒更大。整個制動過程平穩、線性,從始至終都保持著強勁的制動力度。
總結:
在這場新老對接的比拼中,威朗GS和高爾夫7都彰顯出了各自不同的風格。威朗GS顯然要具備更多的個性元素,惹眼的外觀,更加激進化的動力調校,一切設計都是更偏向年輕化,駕駛也更有樂趣一些;而高爾夫7則顯得沉穩、成熟了許多,雖然從外到內看起來都不及GS抓眼球,但是它要的并不是新穎,能給人一種可靠、踏實的感覺就足夠了。有人說威朗GS要更貴一些,但是其排量和配置還要優于高爾夫7,所以兩款車各有各的優點,很難比出個誰好誰次,只是針對的不同性格的人群罷了。(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王岳1)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