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的晃蕩 長途試駕奧迪Q7
動力總成我在之前已經談到過,所以在動力上你需要放120個心,完全不存在動力不夠用的情況。車身部分需要說明的是比上一代車型足足減重了300多公斤。這些都是帶來良好駕駛特性的必要條件。
當然提到Q7也不得不提一下Q7的四驅系統,奧迪把這套四驅系統叫做Quattro。其核心是一套機械結構的中央差速器,能分比例的向前后軸分配動力。也就是說Q7的4個車輪都是有動力輸出的,這也是我們通常所談的全時四驅系統。
由于上一代Q7我并沒有駕駛過,所以我不能對上一代車型的駕駛特性做出主觀的判斷。在開全新Q7的3天里我也在琢磨300公斤的減重到底能對操控產生多大的影響。
就實際的感受來說,我不能用靈巧來形容Q7因為這畢竟也是個2噸多重的大家伙。但相比于同類型的產品Q7絲毫沒有那種笨重的感覺。也就是說體積和體重并沒有影響到這個大家伙的駕駛質感。
說個很簡單的例子吧,在多彎的山路中駕駛。在駕駛一些大型SUV的時候你會覺得車頭已經入彎了但車尾似乎還沒有跟上,這一方面是因為車身重心的分布,更多還是因為總質量過高而引起的。
車本身的硬件水平決定了開起來的感受和效果,但除此之外駕駛技術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點。特別是在那些濕滑且落差較大的山路上。需要的更多的是控制好入彎速度,而不是一味地加速。
而我更習慣用擋位(發動機制動)來控制一下車速,入彎前先減速減擋。這樣的操作會使整個車身更加的順滑,雖然也在減速但重心并沒有大范圍的轉移。車身的高極限加上合理的駕車技巧,讓Q7在高速路上的綜合變形不亞于某些高級轎車。
結語:
我不想用一個車所有高科技配置的堆疊去評價一輛車整體的駕駛感。就像我之前說過的那樣,高科技配置有沒有是一碼事情,用不用是另一件事情。對Q7來說科技是為駕駛者服務的,即使你的駕駛即使很一般,你也有能力把Q7開到任何城市任何地方,因為那只看不見的科技之手會幫你。(圖/文/攝:奧迪、 陳可源)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