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至上 東風本田Civic
優點:超酷的內飾、人性化的裝備設計、強大的實用性、值得細細品味的發動機。
缺點:能不能讓A柱變成透明的?
扁扁的車頭、扁扁的車燈,反光鏡出現的Civic讓人打了個冷戰。
Civic可以開得很快,不過它的轉向還不是非常銳利!
Civic很容易誘惑你,也很容易迷惑你。當Civic不聲不響地停在那里的時候,你會被其流暢的車身線條、低矮動感的車身造型所吸引,被其炫目而充滿創意的內飾設計所深深打動。對普通消費者來說,這已經足夠成為購買Civic的“充分必要”條件了。如果你還是位本田品牌的愛好者,對本田的發動機、車型等等如數家珍的話,那你就會情不自禁地對停在那的Civic懷有一絲幻想,幻想它是搭載著K20A發動機,配置17英寸跑車輪胎、尾廂外部貼著Type-R的標識,在彎道上極為放肆地飛馳的小鋼炮。于是,當你調整好坐姿,雙手握住頗為另類、手感也非常不錯的方向盤時,突然會產生一種頗為奇怪的感覺:向前拉伸的A柱陡然增大了駕駛者與車頭之間的距離,自己好像在“很遠”的地方操控著車頭;雖然坐姿沒有那么高,但是就有像開雪鐵龍“畢加索”的感覺。本田這樣設計,毫無疑問是為了增加Civic的內部空間。其2700毫米的軸距是5款車中最長的,加上向前傾斜的A柱,無論是駕駛者的頭部還是腿部,Civic都有令人相當滿意的空間。但是,成也A柱,敗也A柱。A柱如此傾斜的角度,會令駕駛者在轉彎時,有視線被遮擋的感覺,較其他4款車明顯。這也似乎成為Civic“唯一”的一個缺點。
兩輻方向盤也相當另類,中控臺設計簡潔、干凈,上手容易。
相對于其他4款,或是搭載2.0升發動機,或是有渦輪幫忙的車,Civic的1.8升NA發動機似乎并不讓人看好。但是,因此而低估Civic的實力,那就大錯特錯了。Civic的一檔加速和馬自達3幾乎不相上下,雖然Civic的發動機轉速也能拉進紅線區域,但到了接近7000轉/分時,就必須換檔了。全油門輸出,前輪能很輕松地打滑,甚至有些輕微的扭矩轉向的現象。這5款車都采用了電子油門,但Civic的電子油門反應,在這5款車中是屬于反應靈敏的;不看轉速表,你幾乎感覺不出它采用的是電子油門。雖然這款1.8升發動機在103千瓦的功率輸出上接近、甚至超過競爭對手的2.0升發動機水平,但是174牛•米的扭矩輸出,相比競爭對手要略微遜色;不過這情有可原,畢竟排量要比競爭對手小,光靠自然吸氣就能達到這樣的輸出水平,還是值得驕傲的。在低轉速的時候,特別是起步的時候,有的車可以不給油,靠“擰離合器”便能讓車輕松前行,但是Civic相對較為困難,給點油,情況就好很多。然而VTEC發動機在3000轉/分以上、甚至更高轉速下,能提供充沛的動力。Civic的5檔手動變速箱,檔位清晰,而且行程較短,換檔手感頗佳。Civic的整車重量相對較輕,若是比中途加速或者比起步,可以說Civic絲毫不怵對手。所以,我們非常期待Civic也能像馬自達3那樣有著非常直接的操控。但很可惜,本田并不希望這款超炫內飾的房車走得過于激進,盡管它的外表,例如扁扁的車頭,扁扁的車燈讓人看起來很有攻擊性。上面已經提到坐在Civic駕駛座上是種什么感覺,駕駛者和車頭的距離很遠,而且轉向比例的設定估計也大于馬自達3的14.6:1。因此,Civic在山路上疾馳時,并未給人轉向非常“Sharp”的感覺,車頭的反應有點慢。偏軟的懸架設定使得Civic在繞樁中,車體的晃動較為明顯。不過座椅的包覆性不錯,較低的車身重心使得坐在里面的駕駛者并不會因此而失去對車的控制。
1.8升的排量居然可以輸出103千瓦的動力,這讓Civic有了挑戰2.0升車型的資本!
相對于Civic并不是特別突出的運動性,其頗為強大的實用性令人印象深刻。后排座椅可以4/6分離,操作過程是5款車中最簡單輕松的:其翻倒裝置在后備廂口上,很容易進行操作。后備廂容積和開口都非常大,攝影師相同的設備,馬自達3后備廂塞不進去,但是Civic可以輕松搞定。此外手感極佳的手剎裝置、隨手可及的多個儲物格、簡單明了的中控臺功能按鈕設置等等,使得Civic在一般日常使用中顯得非常貼心周到。
2700毫米的軸距使得Civic的后座乘坐空間令人相當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