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150萬新臺幣,到底該買進口車還是國產車?選了前者等于晉升到另一個階層,后者則有“俗擱大碗”的吸引力。今天我們圈出了國產天籟 3.5 VQ和進口9-3 Arc 2.0T當兩方代表,進行一場真槍實彈的土洋PK賽,出發點雖是C/P值,但也考驗著車輛本質是否真如普遍認為的進口較好?
為什么我們是用150萬當標準?答案很簡單,進口車沒到這個價格帶根本上不了臺面,這是為找出比較立基點所作的設定。不爭的事實則是此價位能買到的進口產品為中型房車,國產部分卻能直接入主中大型旗艦車款,光是車身尺碼與氣勢上就占有不小優勢。
至于何以要選擇天籟 3.5 VQ為本土這一方出賽,理由是它為第一部3.5升排氣量的國產豪華房車,之后New Camry才跟進推出3.5式樣,甚至下一代雅閣旗艦版據說也要用上Legend的3.5 V6引擎,所以有先驅者的意義。
何況從其前身風度開始即強調的高級感,在天籟 3.5頂級的VQ車型上更是發揮到淋漓盡致,且這輛性能、配備均達到上乘水準的裕隆日產代表作,車價只報出142.5萬元而已,怎么看都讓我們留下了好印象。
進口車因為關稅、匯率等林林總總的成本負擔,車價居高不下是必然的現象,就拿此次參與對決的9-3 Arc 2.0T來說,其158萬元的身價僅屬于總代理導入的最入門車型,能提供給顧客的享受自然十分有限,即便薩博向來強調的高性能,在這部車上也沒有有太多的著墨。
座椅與視聽設計讓天籟 3.5 VQ媲美雙B旗艦,車艙寧靜度與安全防護更是原廠用心的實踐。
年初才經過小改款的天籟,主要變更點是內外觀向日規化看齊,使整體呈現更大器的視覺感,3.5車型則再換裝Xtronic CVT六速手自排,加速因此更為順暢且有進一步的低油耗表現。
推出多年的9-3先前只有內裝小幅更動,車頭仿效Aero-X概念的小改款車型據聞要等到年底才會導入,大致了解兩部車的現況之后,可以想見天籟 3.5還多了「新」這項優勢,但其實這次的改變僅動力反應上有較鮮明的感受,其余并無太大的實質差異。
將兩部車放在一起,很明顯的天籟車身尺碼大了一號,比對規格之后發現兩者的車寬、車高幾乎相仿,但天籟的車長多了21公分,大家可比比看21公分不過是兩根食指的長度,可是就在這21公分的差距內,天籟成就了大器的外型,這便是設計上其展現出更高深的功力。
另外,天籟和近期的日產新車一樣,都以最短車身創造出最大空間,因此軸距達到2775mm之多,比9-3的2675mm要長了100mm,我們實際丈量和乘坐后,只能說這100mm的影響極深,因為除了前座無啥差異外,天籟的后座與行李廂要比9-3大得多,舒適性與實用性孰好也就毋須贅述了。
在內裝的鋪陳上,天籟的控臺確實顯現次世代風格,9-3則依然為傳統的架構,在此兩者雖然都用上木質飾板,但給人的感受卻完全不同,天籟的環艙梨花紋烘托出了豪華感,9-3 Arc的胡桃木紋則和該車系訴求的Sport Sedan形象完全不搭調。
雖然Arc系列想要表現的是古典優雅美學,可是除了車格不符之外,最起碼的塑料材質都略顯粗糙,這樣還不如搭配鋁合金飾板展露性能感為優,相信這也是薩博支持者所樂于見到的。
配備部分,天籟 3.5 VQ可說是有媲美雙B旗艦的水準,當以I-Key開啟車門進入座艙之后,迎接車主的是駕駛座自動后退再歸位,接著扭轉啟動旋鈕后即可開始體驗這美好的尊榮感。
以座椅而言,其兩張前座也暗藏了玄機,正駕的一方有著氣動按摩裝置消除疲憊,助手席更是附加電動升降腳靠的Ottoman頭等艙型式,除此之外后座乘客亦備受禮遇,除了左右的按摩功能外,中央扶手還可控制影音系統。
此屬于第二代的HMI七吋人性智慧平臺顯示介面,整合了DVD影音播放、通訊、倒車顯影、衛星導航、Tobe行車資訊與空調設定等項目,科技感與便利性的結合也大大提升了整體價值。
攸關舒適性的配備上,9-3 Arc 2.0T只能用一般來形容,大約是國產1.8房車的水準,其中它的方向盤換檔壓鈕與增壓表兩項設計,倒是展現了薩博的性能風格,其他則毫無可夸耀之處。
接下來我們要探討的是,進口車本質真的有比國產車好嗎?記得當年Cefiro的電視廣告主打靜肅性媲美勞斯萊斯而轟動一時,天籟更將標準提升有高層次的悅音工程;機械架構方面,其3.5車型的V6引擎結合CVT變速箱,運轉噪音已然被有效抑制,平整化的底盤加上高剛性懸吊亦能大幅降低風切與震動,如此也落實了寧靜的基礎。
在車身的組裝作業中,天籟從每個鈑件之間的發泡充填,到座椅的小彈簧、地毯材質、氣流風向等都異常講究,甚至輪弧還噴涂1500μ的高厚度隔音漆,以及所有孔位均施以鋁箔密封處理;而ECCS電控液壓引擎腳和進氣共鳴箱的設計,也隔絕了加速共震與吸氣音,可說任何細節都不放過。
這部國產旗艦開起來確實有高級感,極度的平穩和寧靜讓乘客非常舒適,且高速行駛時依然安靜,大家可對照一下車內實測噪音值,9-3 Arc 2.0T在100km/h的車速下被徹底拉大差距,車輛制作所下的功夫已然分出高下。
至于薩博車系在性能之外的第二項訴求─安全,也是進口車向來的強項,這次在遇到Teana 3.5 VQ之后已沒有任何優勢可言,甚至還不及這輛國產代表作。
兩者的被動安全配備相同,均具備前正/側四氣囊、全尺寸氣簾和主動支撐頭枕,但主動安全則是天籟 3.5 VQ全面勝出,因為它多了HID頭燈與AFS轉向側燈輔助,同時防滑系統亦屬高等級的VDC動態循跡裝置,不似9-3 Arc 2.0T僅配用一般的TCS,且這還會影響到操控穩定性,所以即便是彎道表現9-3不見得就能占上風。
由以上的比較觀之,為“臺灣之光”的天籟 3.5 VQ以事實打破了進口車本質較好的說法。
VQ35DE+Xtronic CVT動力綿密充沛,鋁合金懸吊+VDC系統完全以高規格制作。
回到車輛的操駕面向,兩部車的駕駛姿勢都無法調整到最合宜的運動型態,天籟訴求豪華因此不用太過計較,身為Sport Sedan的9-3就讓人不解,莫非戰機都要這樣憋手礙腳的操作?其次是它的座椅毫無包覆與支撐性可言,高速過彎身體幾乎快要騰空,這又使我們再度質疑其Sport Sedan的定位,就算入門款也不該是這樣的表現。反觀天籟的座椅除了有最適合人體的21度傾角,以及椅背與座墊7:3的黃金比例而具極佳舒適性外,開快車時有如被貝殼包住的安心感,亦證明原廠很在乎乘員感受,確實每個環節都達到最佳的設定。
在動力的表現上,天籟3.5搭載的VQ35DE引擎乃是獲獎無數的名機,于NICS可變進氣歧管、CVTCS可變氣門正時、鍍鉬活塞等技術的注入下,最大出力達到245hp/32.4kgm的水準,搭配Xtronic CVT之后加速是既靈敏又順暢。實測0~100km/h:7.36秒的成績明白表示其不凡實力,起步油門踩深一點甚至會讓輪胎尖叫引來VDC介入,就像是開著V8的VIP般充滿氣勢。
配置2.0輕增壓Turbo引擎的9-3 Arc,最高出力為175hp/27.0kgm,其在1900轉時介入Boost并于2800轉增至最大壓力,而Sentronic的五速手自排在手動時雖可拉至斷油,但如果所處檔位稍微乏力就會積極退檔,想升檔亦必須達到較高轉速,因此手排的意義不大無法符合駕駛人意志。這部9-3 Arc 2.0T測試的數據倒是令人相當意外,0~100km/h:8.34秒的成績比原廠公布9.7秒快了近1秒半,我們不得不懷疑此試乘車是否經過電腦程式修改,不過這也是渦輪引擎的優勢之一,就是后續提升潛力大。
就加速性而言,9-3 Arc 2.0T輸給天籟 3.5乃意料中事,畢竟兩者的排氣量差距不小,實際試駕的感覺是VQ35非常線性,全轉速域都有充沛的推力,配上CVT更是順暢且巡航工作轉速極低,開起來只能以輕松來形容。而9-3的2.0T引擎則著重中低轉的爆發力,變速箱換檔也不甚聰明,離薩博宣揚的高性能似乎有一大段落差。
第
加速拼不贏天籟 3.5,彎道總該是9-3 Arc 2.0T的天下了,但大家別以為天籟是弱者,其前后懸吊可是用上鋁合金懸臂減少作動負荷,因此車頭輕的2.3車型殺起彎來毫不含糊。只不過3.5的車頭確實重了些,外加動力太強又是前驅的身分,過彎時若速度較快很容易推頭,好在VDC總會適時介入以煞車差速的方式拉回車身。由于有著這層的防線,故只要油門控制好并提前切打方向盤,還是能盡情地開快,僅需要適應轉向特性的時間久一點罷了,我們則建議車主可換上235的跑胎,這樣應能獲得不少改善。
9-3 Arc 2.0T的過彎表現還算俐落,畢竟其后懸具備ReAxs被動轉向設計,因此靈活度不差,但輕手的方向盤路感回饋模糊,輪胎的抓地力也不是很好,相對封印了它的極限,尤其在缺乏ESP的輔助之下,殺彎時會讓人信心不足,試車時我們從未感受到TCS作用,似乎離薩博強調的性能、安全有段距離。此外,即便天籟3.5的彎中速度不如9-3 Arc 2.0T,可是大馬力車可用彎道減速、直線拉大差距的開法彌補,因此在山路上的最后贏家還是天籟 3.5。
記得9-3 Arc 2.0T剛推出時,試駕過的人都對它贊不絕口,幾年后的再接觸竟然讓我們不覺得它能“Fun to drive”,仔細思考了原因,答案是現在每部新車都有大幅度的進步,但這部車的設計仍在原地踏步而跟不上時代。換個角度想,它的確到了該進行改款的時候,期望新車能帶來真正的驚喜。
天籟 3.5 VQ的用心有實質感受,帶領國產車邁入新里程碑。
這場以價位為立基點的進口、國產房車評比,天籟 3.5 VQ最后以壓倒性的勝利打敗9-3 Arc 2.0T,由于成本的因素,前者在配備、空間、動力、車格等外在項目勝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這也是國產車的先天優勢。但回歸到車輛的本質面,其竟然破除了進口車一定比較好的印象,在設計、用料、組裝和安全防護上投入的大量心力都獲得了回報,亦帶領國產車進入到一個全新領域。
在此我們要為天籟 3.5 VQ的表現大聲喝采,或許國內企業主都該像日本的商社社長一樣,車庫中要備有一輛豐田Century的頂級房車表示對本國工業的支持。相信天籟 3.5 VQ也絕對不會讓你失望,因為只要坐上了它就會感到一切都是那么地美好!
我們的觀點
天籟3.5 VQ:300萬的進口車層級
9-3 Arc 2.0T:本質與性能已經被超越
相信很多人的購車預算在超過百萬之后,就會陷入究竟是該買部國產旗艦,還是入主進口車的兩難局面,尤其是當車種只限定于房車的前提下。經過了這次評比,我們的觀點是國產旗艦當然為優選,特別是現在的國產旗艦愈做愈好,進口車要到300萬的層級才有相同水準,C/P值確實是相當高。不過,大家別忘了一件事,就是買車是選擇自己喜歡的車,有些人終其一身的目標是雙B,哪怕是最入門的也沒關系,這時品牌價值便是最大的吸引力。
薩博車系一向只被少數性能族群所支持,品牌并無法于此有加分效果,假使總代理不能提升它的形象,永遠只能打性能和安全牌而找不出其他優點的話,吸引力很快即會消失。畢竟這兩項特點已是現代車輛的必備品,花到這般的價位其他進口車的表現甚至更好,看著一樣來自瑞典的沃爾沃新車佳評不斷,也許薩博真的要好好改革才不致讓北歐光榮就此被隱埋。造飛機和造車應該很多概念是不同的,此迷思就看原廠怎么打破了。
更多評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