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運動Coupe的這個陣營里,德國選手可謂是春風得意,長時間以來各路好手也都不得不學會忍受著德國選手的陰影,不過新捷豹XK的出現最終還是引起了這個圈子里的又一次劍拔弩張。雖然與對手相比新捷豹XK的發動機功率是最小的,但是它卻依然滿懷自信。今天的對比測試將帶你進入捷豹與寶馬、奔馳和保時捷的直接對話!
新捷豹XK的設計在外觀、豪華與動感之間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平衡點,在它的身上我們又重新看到了它前輩的影子。不過擺在它面前的這個任務卻并不輕松,細數捷豹XK所要面對的對手個個大名鼎鼎:寶馬650i,奔馳SL500,保時捷911卡雷拉。可以說這三部德國名車都是專門給對手制造心理陰影的能手。
『保時捷911的外觀』
從車內空間上來看,寶馬完全領先它的對手,并且正是憑借這一點,650i順利地拿下了第一章節的比賽。寶馬650i的車身尺寸最大——而且設計師們也成功地把外部尺寸的優勢轉化成了內部空間上的優勢:650i的前排空間和后排空間都是最大的(奔馳SL500只有一排)。不過盡管我們說650i的后排空間最大,但是也只是相對而言,坐滿人駕駛寶馬650i長途旅行肯定是行不通的,不過短途旅行時在后排搭載兩名乘客肯定沒有問題。兩門的設計給寶馬的后排乘客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坐進后排去也馬上會感覺到頭部空間和腿部空間嚴重地影響了乘坐者的自由。
『寶馬650i的外觀』
捷豹的空間比寶馬略小,但是要明顯強于另兩個對手,單看它的前排空間甚至可以舒舒服服地坐下巨型身材的人——這明顯不符合捷豹給我們留下的典型特征印象,不過它的后排空間卻只與身材短小的保時捷的后排差不多,坐在這樣的后座上也真的只能忍受短途折磨了。
『捷豹XK的外觀』
坐進奔馳SL500還是很寬敞的,因為在4.53米的車長情況下奔馳的設計師明智地完全放棄了后座,把全部的空間都留給了前排。駕駛奔馳的時候我們總會感覺到一種輕松的感覺,這種輕松來源于設計上的以人為本:它的操作功能設計非常簡單,所有的功能設置都做到了一目了然,按鍵、旋鈕的位置設計非常理想,絲毫不會讓你感受到高科技壓力。要是拋開中控臺按鍵開關過小這個缺點不看的話,保時捷的身上沒有什么讓人過分抱怨的。
『奔馳SL500的外觀』
捷豹XK的內飾設計在視覺上非常成功,不過它的手觸屏設計卻讓我們產生了一些疑義,手觸屏中隱藏了加熱和其它的一些功能,操作這些功能的時候要分散駕駛者很大一部分注意力,無形之中會給駕駛帶來一些危險因素。而與捷豹XK相比寶馬650i的iDrive系統也有一點類似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