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右派中級之戰 思域/卡羅拉對比試駕
社會結構的改變反應在各個社會角落,就連許多群落也出現兩極化的現象,本次試駕的兩款中型房車,正是此級別里的右派代表。
和整體社會的變化相同,現今國產中型房車級別也有M型化趨勢,能力強大者銷售量大于其他同級車銷售總和,由于路上能見度提高,處于觀望態勢的消費者便起了“跟著買,準沒錯”的想法,因此,強者更強、弱者恒弱的現象越趨明顯。
在引擎同樣為1.8升、自然進氣的情況下,兩家車廠皆有不同的做法,Honda以全新引擎加上檔位更多的五速自排系統,提供更高的動力數據;Toyota則以原先的引擎及變速箱作細微的調整,動力不升反減,但兩者最終強調的竟不約而同都是“省油”,除此之外,思域及卡羅拉仍各自具有該車廠以往的特色,同理,操控也是如此,兩者皆出現和以往大不同的作法。
以科技面追求一切
Honda Civic 1.8 EX-S
Honda各車系一直給人運動風格強烈的印象,這是Civic之所以揚名全球之處,但在車廠逐漸轉型之時,卻也讓這款熱銷車種于七代推出后飽受荼毒,原因是追求性能的車迷,找不到以往被吸引的要素,而廣大的中間階層又因本地保守的思想所致,無法放下心來接受Honda的新思維,不過七代Civic本身確實表現的過于平庸,幸好在八代Civic推出后扭轉了一切。
即使是使用強調低速扭力表現的單凸輪軸,Honda仍倚靠自家動力部門在技術上的成就,將最大馬力140hp于6300rpm時送出,17.7kgm的扭力也在4300rpm方能發揮。在過去,我們會直覺的認為這是部追求高轉速表現的性能車,但Civic上的五前速自排系統卻反轉一切。由于多出一個檔位的齒比更密,讓Civic低速扭力的表現十分夠勁,換檔反應也更平順,而高速行駛更享有轉速低、震動少的優勢,這些的確是靠科技所堆疊出來的,也是八代Civic吸引人之處。
Civic動感且帶有舒適的底盤調校,證明此車出自向來以操控見長的Honda之手。
Honda一再強調現今Civic是部舒適房車,輸出上的出色及操控僅是附加價值,2700mm的軸距及注重乘坐舒適性的前麥花臣懸吊,便可闡述追求舒適的一切說詞。從當初上市至今,Civic一直給我們“舒適有余且帶有良好操控”的印象,雖然帶有些許的跳動,但表現已經相當接近同級歐系中型房車的水準,Civic懸吊的調校確實有把刷子。
外觀的大幅改變是顯而易見
Civic不可取代之處
先不論引擎輸出為何,光看Honda為追求低油耗的定速稀薄燃燒設定,就令我們不得不大力推薦一番,特別是20.7km/L高速油耗,即使是較具公平性的平均油耗,Civic仍創下高達17.0km/L的成績。
運動性不甘示弱
舊款卡羅拉是當時此級別中最炙手可熱的車款,銷售成績就如同高原式輸出的引擎般,從上市熱賣到產品下線,卡羅拉不費吹灰之力的迎戰其它同級車,而卡羅拉過去最大的賣點便是“完全的家庭房車化”,但這次Toyota卻選擇棄守過去強烈家庭房車印象,胸有成足的打出“強調操控樂趣”口號,如此的作法恰好與Civic完全相反。
雖然延用舊制引擎并無大礙,而且也并非代表車廠不具誠意,但動力不升反降就值得被拿出來探討。這具代號1ZZ-FE的引擎輸出分別下滑4hp及0.1kgm,雖然看似微乎其微,但若加上新車型所增加的近100kg車重,帳面數據確實較Civic難看,只是,卡羅拉實際表現卻讓Civic占不到太多便宜,兩者之間可說是平起平坐,卡羅拉起步的沖勁較好,后續扭力表現則漸趨平緩,和舊款車型的表現差距不大,足見這具1ZZ-FE引擎確實還不到被淘汱的地步。
只要車廠多加用心,拖曳臂懸吊仍可調校出舒適有余、且尚帶有運動風格的懸吊設定。
新款卡羅拉的操控確實隨著改款而提升,至少舊車型上搖晃的車尾動態不再,或許是因車重增加100kg所致,將懸掛壓的更扎實,確實能提供舊款卡羅拉所缺乏較為沈穩的操控,加上電子循跡系統敏銳的作動著,更能確保操駕安全性,不過在過彎速度加快時,懸吊阻尼設定偏軟的現象便開始浮現。
不再晃動的車尾讓Altis駕馭感更佳,操控表現確實也有提升,尚且保留過往的舒適性。
簡單來說,兩車都得到滿分的成績,不同的是,Honda Civic以新引擎及五速自排變速箱,配合特別的前懸作動幾何角度輔以后雙A臂,得到六分的體育成績,并額外獲得四分的舒適性成績,而Toyota則以舊制規格予以對抗,提供較多的舒適性,但加入更明顯的運動性,用以吸引舊款車型觸手未及之區塊,兩者可說是竭盡所能的追求運動性及舒適性兩者平衡,算是多少為保留品牌死忠派車迷的支持,做了些許堅持。
卡羅拉難以忘懷的改變
后懸的表現確實大幅提升,駕著卡羅拉雖然未能達到見彎殺彎的快感,但要踏著穩健的步伐出入彎道也非難事,加上電子防滑系統的保護,讓卡羅拉成為一部人人皆可上手的家庭房車。
既然Civic及卡羅拉都身為該車系的頂級車型,當然避免不掉購買族群對于內裝的比較,而這點剛好也是最擅長的部份。內裝的比較除了包含基本車內空間外,其它諸如座椅、按鍵的人體工學設計、配備豐富度及組裝、隔音等,都將一并列入比較范圍內。
著重人體工學的科技內裝
舍棄部份配備換取機能性
到現在為止,我們仍然不太相信,如此的內裝設計會出現在身為中型房車的Civic上,你可以回頭想想五、六甚至七代Civic單色且如同拼圖般的內裝,八代Civic就像是來自另一個時空的輕型戰機;上深下淺的內裝主要配色,是為配合消費習慣所生,其它尚有造型及質感不俗的真皮座椅、整合式音響主機及恒溫空調,幾乎想得到的配備一應俱全,唯獨缺少理應出現的座椅電動調整功能。
科技感十足的內裝,仍透過適量的類金屬飾板及中控臺配置所構成,2700mm的超長軸距也提供寬敞空間,其中縱向寬度肯定受益最多,而此次試駕的Civic為當初上市至今的媒體試乘車,在各家媒體試車員兇狠的駕駛模式下,行駛里程數已近四萬公里,但車內并未出現過多噪音,可見組裝具有一定品質;造型看來不俗的座椅也確實能坐的舒服,一切設計都呈現優異的人體工學。
縱、橫兩部份的空間表現優異,座椅機能性也強,倒是頭部空間較卡羅拉多了份壓迫感。
不過稍加思考便會發現,對于一部家庭房車而言,駕駛座應該都是男主人的“勞動服務區”,而未成家立業的年輕族群將車輛視為個人用品,更不會輕易將愛車借出,座椅電調功能的存在必要性因而可議。
猶如機艙的中控臺確實令人側目,而其中隱藏的人體工學更讓嘗到個中滋味的人贊不絕口。
Civic領先同級車之處
拜Honda的技術及努力所賜,終于出現首具五速自排變速箱,且不論換檔精致度或以手動模式操作,均能柔順且快速的完成進、退檔動作,加上位置得宜的排檔桿,給駕駛者多于同級車的人車一體感。
順應國人以量計價習慣
從尚未改款前,卡羅拉就持續以超值的配備讓多數人主動購入,大改款后的卡羅拉確實也繼續這個有力的條件,因為頂級車該有的卡羅拉一應俱全,而其它同級頂級車所缺乏的,卡羅拉仍不忘一次給足,由于銷售量足夠投入配備成本,自然讓卡羅拉越來越強勢。
卡羅拉不僅具有配備的優勢,原先舊款車型上設計平淡的內裝也獲得改善。雖然新車型上仍看得出舊款卡羅拉的影子,但透過較多的點綴、材質運用及造型立體化,對于質感的提升十分顯著,其中最大功臣便是新設計的空調控制面板。在車寬增加55mm的情況下,對于提升卡羅拉的橫向寬度有了成效,主、副駕駛座不再有比鄰而坐的不自在感,后座透過中央縱向車梁的取消,得到利于乘客移動的好處,且空間不會被新車型所減少的15mm車高所影響,前后座皆有較好的頭部空間。
Toyota為迎合市場的需求,已大量使用質感更佳、更安全的軟質中控臺,而雙氣囊也已列入標準配備內。
就人體工學的設計而言,卡羅拉對于這部份的詮釋偏弱,雖然甫一坐入車內因柔軟的泡棉感到極高舒適性,且駕駛座附有電動調整功能,都讓Civic在此一項目落敗,但一經久坐便逐漸感到支撐性略微不足,平板的椅背也是以舒適為考量,可見Toyota仍以打造舒適空間,做為生產卡羅拉的第一考量。
大為不同的陳設與Civic作了明顯的市場區隔,卡羅拉無疑是熱愛高級房車消費者的最佳選擇。
Honda將打造Civic的成本置于人體工學設計上,對于消費者而言,非得親身并且長時間的相處才能感受到,而Toyota則是將成本鮮明化,光用肉眼便能感受到卡羅拉配備眾多的優勢。
轉自:車訊網
相關鏈接:
-
1
速騰 12.79-17.2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2
軒逸 10.86-17.4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3
寶來 11.29-14.3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4
思域 12.99-18.7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5
榮威D6 9.98-13.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6
高爾夫 12.99-16.5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7
雷凌 11.38-14.8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8
馬自達3 昂克賽拉 8.99-18.9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9
星瑞 9.97-14.57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10
標致408 10.97-12.57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經銷商報價:
- 11.68-15.58萬
- 官方指導價:
- 11.68-15.58萬
- 分 期 購 車:
- 暢享超低利息>>
- 獲取底價 試駕 置換 貸款購車
涓扮敯鏂拌濺錛?/span> 閾傛櫤3X 閾傛櫤4X 涓扮敯bZ3
涓扮敯鐑棬杞﹀瀷錛?/span> 鍗$綏鎷?2021嬈?1.2T S-CVT 鍏堥攱鐗?/a> 鍗$綏鎷?2023嬈?1.2T 綺捐嫳鐗?/a> 鍗$綏鎷?2023嬈?1.8L 鏅鴻兘鐢墊販鍙屾搸 綺捐嫳鐗?/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