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無數據
緊湊型車關注度
迷情幻彩對比測試 馬自達3兩廂與新翼豹
新一代翼豹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熱點,不過它的誕生卻伴隨著褒貶不一的評價,有人說它已經失去了昔日的鋒芒,那么面對前來挑戰的馬自達3兩廂,不知它還能否保住前輩創下的公路霸主地位?
新一代翼豹的誕生,是豐田入主斯巴魯之后的事情。當人們看到官方發布的新車照片時,紛紛猜測這個歷來不向市場低頭的個性化品牌似乎受到了豐田思想的影響,以至于新車摘掉了令對手不寒而栗的武士面具,展現出一副平庸的家庭轎車形象。但我心中仍然存有疑慮,不愿相信那個昔日讓人們談“豹”色變的街頭英雄,會變得溫順而缺乏個性。好在今天終于等到了親自試駕的機會,又恰逢進口馬自達3兩廂登陸中國,于是我們把這兩款同樣以駕駛樂趣著稱的車型放到一起,讓它們在測試場上分個高下,也可解開我心中的疑團。
談到馬自達3,當初我們對國產三廂版進行測試的時候就證明這款車的運動細胞非常發達,其性能足可謂是國內同級別競爭對手中的翹楚,比本是同根而生的福克斯還要略勝一籌。而此時我們見到的是由馬自達歷史悠久的日本防府工廠出品的兩廂款,其在選材和工藝上的提高自是一目了然,更重要的還在于它比國產車型少了一個“尾巴”,也就是說它在激烈的駕駛中也會減少一份多于重量帶來的托累,這就激起了我們想要了解它是否會有更出色性能的表現。
在一個天氣好的不能再好的日子里,我們駕著兩輛車去往北京遠郊一條僻靜的山路,剛一離開城市里擁擠的車陣,這兩個精靈就立刻蘇醒過來。翼豹的拉力蘭,馬自達3的楓情紅,反射著陽光中最熱情的兩種成份,它們前后交錯,霎那間在早春還沒有復蘇的枯黃大地上燃起了兩團火焰,順著漆黑的柏油馬路向前流淌,烤得人雙眼發燙。
眼前這絢彩交融的景象恐怕比舞池里變幻的霓彩更令人無法控制自己手腳的舞動,而我竟然也一時為之情迷,于是在不知不覺中,踏著油門的右腳越踩越深。
翼豹的4缸水平對置發動機隨即在我耳畔奏起了令人亢奮的搖滾樂,可能是由于短行程發動機氣缸直徑大的原因,這臺排量只有2.0升的發動機卻擁有大排量發動機那樣渾厚的聲線。相比之下,馬自達3的歌聲甜美了許多,無論轉速高低,每一段發音都純美清澈,令聽眾都感到心情舒暢。
其實兩者的歌聲雖屬不同流派,但都可以從聽覺上愉悅身心,而且它們也都能敏捷地響應駕駛者發出的指令,讓節奏隨心而動。不過馬自達3將這種順暢的感覺延續到了變速箱上,雖然它和翼豹同樣都只有4個擋位,但是各擋齒比分布合理,在自動模式下換擋過程沒有什么沖擊,如果你想加速超車,它總會積極降擋,從不吝惜讓發動機工作在4500轉/分鐘以上。而放置在最考驗功夫的手動模式,它的響應速度也是同級別車中少見的快,以至于在后來多彎的山路上駕駛,我們都對使用手動模式樂此不疲。
翼豹在這方面的較量中輸在2、3擋之間的差距明顯,雖然其響應速度與馬自達3不相上下,但在頻繁加減速過程中,總感覺2擋齒比太大而3擋又太小,所以還不如放在自動模式,讓電腦去操心選擇擋位的事。
這倒是可以讓我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控制方向上,應付接下來的彎道考驗。進入山區之后,我們決心要試探一下它們的底盤功夫,氣氛頓時緊張起來。馬自達3在前面領路,翼豹緊隨其后,起初它們還能保持步調一致,但過了幾個急彎之后,馬自達3就在我們的視野中越來越遠了。如果再加緊催促翼豹前進,首先出來抗議的是四條Yokohama Aspec A349輪胎,它們不住地在彎中用響胎發出警報,同時我已經能夠感到明顯的側滑。而前面的馬自達3此時并沒有感到緊張,雖然固特異NCT-5輪胎也同樣是偏重經濟性的日常駕駛輪胎,但它與馬自達3的配合十分默契,此刻比Aspec A349更喜歡和路面黏在一起。
輪胎固然是使翼豹在彎道上落后的重要原因,但我們還是發現,其操控性確實也與馬自達3存在差距。相比而言它的方向盤路感比較模糊,準確性欠佳,直接影響了高速變線測試的成績,再加上輪胎抓地力不足,在突然變向時的轉向不足也很難通過油門來修正,這時四驅系統并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使翼豹的表現更像一輛前驅車。不過,VDC車輛動態穩定系統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在安全性上比沒有裝備同類電子系統的馬自達3略勝一籌。另外,翼豹的前麥弗遜、后雙叉臂懸掛雖然在軋過減速帶時表現出不錯的韌性,但在進行需要連續左右轉向的繞樁測試中,卻不能很好地支撐車身,即便是我們開的2.0R SPORT版還特別加裝了后橋防傾桿,但還不能有效抑制側傾的發生。
馬自達3則給我們帶來驚喜。方向盤讓人覺得對車頭指向的操控直截了當,安裝有底部橫向支撐桿的車身也是格外輕盈靈活。懸掛系統在繞樁時為車身提供了足夠的支撐力度,這時減震器的行程好像突然變短,顯示出減震阻尼力對重量瞬間變化的反應設置更加合理。側傾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沒有多余晃動的干擾,我們在樁桶之間利索地穿行。它的底盤調校帶有硬朗精純的歐洲風格,雖然這會使日常使用中的舒適性遜于對手,但對于喜歡享受駕駛樂趣的買家,它比翼豹更會討駕駛者的歡心。
總體而言,翼豹和馬自達3完全相同的150馬力功率所帶來的動力性都能夠令人滿意,超車時如果油門到底,它們還會連降兩擋發揮發動機在6000轉/分時的威力,但是我們所試駕的翼豹2.0R SPORT比對手重了103公斤,而且全時四驅系統也會在暗地里拖加速能力的后腿,所以其最大扭矩點比對手來得更早的優勢也就蕩然無存。每次從靜止開始加速,翼豹都要遲疑一下才肯發力,而且剛才還吵鬧的輪胎此時也變得默默無聞,不如兩驅的馬自達3那樣直接。最終它只能看著馬自達3用輪胎奏出慶功曲,接受0~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比對方慢兩秒多的事實。不過,翼豹的制動測試成績要略好于馬自達3,但是要注意在正常駕駛中它的制動力在踏板初段行程時的反應不如馬自達3那樣足,這有點像豐田產品的風格,而馬自達3顯然是針對歐洲人口味設置的。
進口馬自達3兩廂的歐洲化風格在各個方面都有體現,內飾的鋪陳設計則更直觀地反映出這一點。工藝精細的全黑色內飾絕不會令人沉迷于安逸駕駛,儀表盤和中控臺上鮮紅的背景燈光很容易點燃駕駛者的激情。而豪華型上提供的真皮座椅各向支撐都很到位,尤其是采用貼合設計的椅墊對腿部的承托力恰到好處,能在你享受劈彎樂趣時,在幕后默默地提供幫助。當然,翼豹在提供運動駕駛界面方面也是駕輕就熟,織物材料座椅雖然看起來不如馬自達3那樣高檔,但好在“筒形”設計能夠緊緊抱住身體,而且坐姿更趨向于運動化,兩腿能夠盡量向前平伸,讓人感覺與飛逝的地面離得更近。不過,中控臺上的材料質感和造型缺乏亮點,有些過于平庸和樸實了。
空間方面,得益于坐姿低和沒有天窗,翼豹的前排頭部空間比馬自達3兩廂更闊綽一些,而諸如左右橫向空間和前后排腿部空間方面,兩者都非常接近,同樣具有緊湊型家用轎車中規中矩的表現。
在整個測試過程中,馬自達3出乎意料地戰勝了昔日的公路霸主,這并不是因為馬自達公司突然參透了什么運動轎車秘籍,而是斯巴魯開始下定決心走平民化路線。顯然斯巴魯已經不滿足于那種捧場人多、掏錢人少的日子,所以干脆把發揚傳統運動精神的工作忍痛交給了STi,而自己則專心于開拓市場。于是,我們看到的新翼豹駕駛起來更舒適了,性格也溫順了許多,目前,我們還不好下定論說它是退步還是進步,這要看消費者是否能接受改變了的斯巴魯。我相信品牌效應會籠絡住一些斯巴魯的Fans,不過現實些考慮,新翼豹的售價為19.98萬~22.98萬元,比進口馬自達3兩廂的13.98~16.98萬元高出不少,恐怕這個售價有些缺乏競爭力。
(轉自搜狐汽車)
-
1
速騰 12.79-17.2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2
秦PLUS 7.98-17.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3
朗逸 7.999-15.1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4
卡羅拉 11.68-15.5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5
軒逸 10.86-17.4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6
寶來 11.29-14.3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7
高爾夫 12.99-16.5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8
思域 12.99-18.7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9
奧迪A3 16.59-25.13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10
逸動PLUS 7.29-9.6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