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塊頭有大智慧 悍馬H2野外挑戰悍馬H3
雖然國產新一代軍用吉普有不少品牌,但它們模仿的卻都是來自美國的悍馬。作為一輛越野車,悍馬這個品牌在軍迷和車迷的心中都有著獨特的地位。正因如此,悍馬也便拿出了兩款民用車型H2和H3來擴大產品鏈,拓展民用市場。那么,這兩款頂著悍馬頭銜的大塊頭是否也像H1一樣有大智慧呢?
悍馬這個名字可不是誰都可以叫的,自從1984年推出以來,悍馬作為美國陸軍的重要裝備,頻頻出現在美國參加的所有戰爭中,基本上只要從新聞聯播上看到悍馬H1的身姿,就知道美國又出兵了。那么,它強大的越野性究竟是如何獲得的呢?強度極高的非承載式車身能夠保證在最糟糕的路面擠壓下,車體不發生形變,用鉚釘固定的車身重量輕,強度高,再加上強大的獨立雙A臂懸掛系統,使這款車即使從50米的高處空投下來也照開無誤。
通用的財政危機使得這次越野測試成為了這兩款民用悍馬最后的盛宴
它的四驅系統不僅可以通過對打滑車輪施加制動力,而且還可以通過差速鎖來鎖止,再加上中央輪胎充氣系統,足以保證在雪地,沙地和泥濘中的極限通行能力。再加上最大扭矩為583牛米的6.5升柴油發動機,雖然加速能力很差,但爬坡能力真的很強。因此,它達到了30的最大爬坡度和接近1米的涉水深度,從而使它真正成為了美軍作戰使用中的急先鋒,并成為極限越野車的重要代表。
雖然外觀上是個施瓦辛格式的壯漢,但在功能和設計上卻表現得很細膩
不過,為了在民用市場上也能討得一碗粥喝,通用在2003年也推出了名為悍馬的越野車:悍馬H2。從它高達2米,體寬2米,車長近五米和3噸的體重來看,它的確非常符合世俗世界中對于悍馬這個名詞的認知,似乎也能夠代表H1所體現的風度,不過根據Top Gear名嘴Jeremy的評價,它和它的兄弟H3都是一對軟蛋,根本與悍馬H1所展現出的能力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那么原因又是什么呢?
之所以說這款H2有李鬼之嫌主要是因為在它“壯麗”的外殼下面,行駛的只是一輛雪佛蘭的Tahoe。不過李鬼還是李逵只是相比而言,實際上,如果不看它大哥的極限能力,它的表現卻并不算軟,鑄鐵的6升發動機能夠輸出325馬力動力和490牛米的最大扭矩,雖然看似強大,但對于這款接近3噸的大家伙來說,絕對算不上大。不過非承載式車身再配合上牽引控制系統(TCS)以及CTIS輪胎胎壓控制系統使它擁有了進行中低強度越野的資本。
與縱橫馳騁的H1相比,民用版的悍馬雖然越野能力不濟,但更加舒適實用
為了進一步擴大悍馬的市場,在2006年,通用用拿出了另一款名叫悍馬但體積要比它的大哥和二哥更小同時也更便宜的越野車:悍馬H3。雖然在動力上,它不到三百的最大功率和438牛米的最大扭矩并不算高,但由于尺寸更小,因此整備質量只有兩噸多一點,再加上它還算強大的四驅和較高的離地間隙以及接近角,離去角,因此,雖然更小,但它的越野能力并未因此而比H2縮水。不過空洞的概念和抽象的用詞還是無法判斷這兩個頂著悍馬車標的民用兄弟到底多“野”,為了讓大家更好的了解它們的能力,我們把它們一起開到了野地里,看看它們究竟是李逵還是李鬼。
本文為轉載文章,僅供參考,并不代表本站立場。
通用的日子現在真的很難過,三年來一共損失了510億美元,因此即便是這個昔日汽車界的龍頭老大今天也面臨著割肉賣兒的尷尬境地,而最先列上賣兒清單的品牌就是悍馬,因此,從某種角度上來看,這甚至有可能是這兩款車最后的一次盛宴了。
從內飾的做工和用料上來看,民用的悍馬的確對得起它高高在上的價格
雖然從它們的外觀上就能辨認出它們是美國車,但無論是內飾的用料還是做工,無論是動力的輸出功率還是變速箱的使用,在技術上它們顯然摒棄了不少美國車的過失。我首先登上的是一輛悍馬H2,如果說SUV帶給你是高人一頭的獨特感覺,那么坐在這個龐然大物的身上則是高人兩頭的優越感。雖然它的設計給人以粗大的感覺,但在內飾設計上,無論是觸感還是做工都顯得非常細膩,六檔自動變速箱的握感很好,轉向盤的尺寸也并不夸張。
雖然這張照片看似很猛,但如果仔細看的話,左側的迎賓踏板已經拖地
當然,雖然是一輛悍馬,但對H2的能力我并沒有太大的信心,因為它畢竟太高,太重,車體的剛性也不如H1的穩健,但當我將它開上第一個大坡的時候,我才領略了它的能力。雖然這個土坡并不算陡,但四驅系統能夠有效的控制住打滑的車輪,將動力傳輸給尚有抓地力的輪子。只是在通過大坑或者大石頭的時候,車子會顯得比較吃力。不過對這么一款又寬,又大,又重,又高的家伙來說,能夠沖出這片森林已經相當難能可貴了。
雖然越野能力與它的價格并不成正比,但悍馬的智慧來自于它的精神層面
雖然在尺寸和動力上都要更小,但H3的攀爬能力卻并不差。五擋手動變速箱配上旅行套件和4:1的越野低速檔,為H3提供了強大的通過性能。新加的大尺寸越野胎,后差速鎖和底部護板保證了它能夠走完與H2相同的越野旅程。當然,從越野能力的角度來看,即便不考慮H1的強大,在它的價格區間上,如果你想越野的話,還有太多太多的選擇可以考慮,比如陸巡LC200,還有路虎覽勝等等,但它們所要闡述的是一種態度,一種在越野世界中的霸氣。
● 總結:
雖然同樣頂著悍馬的標志,但并不意味著沒有H1的越野極限就是偽悍馬。雖然迫于目前的形式,悍馬行將易主,但這并不意味著悍馬品牌的消亡。因為悍馬這個品牌所體現的智慧不僅僅體現在沙場上,而且也體現在它與生俱來的與眾不同上,看來美國人的大塊頭還真是有著獨特的大智慧。(來源:騰訊汽車)
-
1
問界M7 24.98-32.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2
探岳 19.89-25.9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3
漢蘭達 24.98-32.5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4
本田CR-V 18.59-26.3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5
昂科威 19.69-25.9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6
宋PLUS新能源 13.58-18.0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7
沃爾沃XC60 39.69-45.8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8
哈弗H6 9.89-14.3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9
唐新能源 17.98-26.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10
奧迪Q5L 34.98-48.8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