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auto對比飛度/POLO 自由黨vs保守黨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在過去,經濟型的兩廂小車并不被看好,但老飛度和POLO的出現讓人們改觀了,那時候80后還沒真正成為社會的主力。時隔多年,這兩款車型依然在市場上活得精彩,飛度依然是個性時尚的代名詞,而POLO卻長著一張很大眾的臉,到底誰會是你的那杯茶呢?
如果你的預算不到15萬,想買個家用的兩廂車,那你肯定會考慮這兩款車。今天,我們把這兩款車型的湊到了一起,而且都是頂配版本。還是那句,雖然風格迥異,但兩者都有著讓你埋單的獨門秘籍,下面咱們一起探討探討。
縱觀多項車身數據,除了車身長度之外,飛度的參數都比POLO的大,現場肉眼觀察,確實飛度感覺要大一號。另外不難看出,飛度的車輪更加靠近車身的四個角落,這里埋下了一個伏筆,請繼續往下看。
● 外觀 :大眾臉,你看膩了嗎?
無論是歐洲的表親,還是美國的堂兄弟,大眾在售的車型都長著一張讓您難以辨別的臉,除了尚酷和甲殼蟲,POLO自然也不例外。這張大眾臉其實并不難看,相反挺耐看的,只是幾乎全系的車型前臉都差不多而已,真讓人懷疑設計師是否偷懶了。但飛度不會這樣子,這張獨特的臉即使百米開外也能被認出來,不建議通緝犯開這車。與老飛度相比,新款的線條更加銳利,有種向前沖的勢頭。玩笑歸玩笑,覺得哪個好看還是取決于個人風格,咸魚青菜各有所愛。
除了四輪四角這個常見的做法之外,飛度還通過壓縮發動機艙,D柱往后延伸的手段,為乘客爭取更大的乘坐空間。相反,POLO則是向轎車靠攏,保持較長的車頭,而且為了得到更加流暢的車身線條,D柱傾斜幅度較大,行李箱和后排頭部空間受到一定的影響。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與三廂車相比,兩廂車的尾部設計一般很少見到讓人過目難忘的設計,或許是受制條件比較多吧。如果創新的設計難以實現,那就盡量向實用性得方向靠攏吧,尾門大一點,開口低一點,使用LED光源的剎車燈,這些其實真的可以有。
● 內飾:全景天窗開創同級先河
往往品牌的風格就決定了車輛的風格。喜歡本田這個品牌的人都會被它的那份進取精神所感染。在過去,本田曾經造出不少平民級的運動車,旗下車型或多或少都會與運動性沾邊,無論是動力總成的調教,還是外觀,又或者是內飾。大部分的年輕人都會喜歡這樣的取向。相比之下,POLO的內飾則傳統許多,一切都按著祖宗的遺訓,不敢偏離毫厘。
好看又好用,這是消費者最愛看到的結果。雖然科技感不如思域那分層式的儀表臺設計,但飛度的內飾設計即使上市數年仍不落伍。三輻式方向盤增添了運動感,比較符合年輕人的喜好,如果能加上真皮包裹那就更上一層樓了。新款飛度的顯示屏從原來的黑色底色改成了橙色底色。
如果花俏的設計風格會讓您覺得不耐看的話,那大眾的簡美風格就最適合你了,各種功能及按鍵都通過最簡單直白的方式表達,保證您操作起來就像回到里打開電視拿起零食塞進嘴里那樣得心應手。
這是一個大大大亮點(注意,這并不是口吃),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最便宜的全景天窗車型。“這天窗有多爽?”“自己去試試,那種感覺很難形容,注意別中毒就好。”
● 乘坐空間:飛度空間堪比廂式車
全景天窗版飛度的地位相當于老款的運動版,黑色的運動版座椅自然也成為了該版本的專屬裝備。憑借更為突出的側翼,以及摩擦力更高的抓絨面料,運動版的座椅一直讓其他版本的飛度車主羨慕不已,哦對了,還有駕駛位的那個私家手枕。
雖然碩大的全景天窗無法打開,但透光性無可挑剔,徹底根治壓迫感。模特身高1.8米,足以代表大多數消費,坐在前排仍有一拳多的空間,貼身的座椅提供足夠的支撐力,加上類似于MPV車型的坐姿,大大減輕駕駛疲勞程度。
看完前文,如果你已經覺得前排很不錯了,那現在告訴你,好戲還在后頭,飛度后排座椅的多樣性變化才是真正的精髓所在。飛度后排座椅的靠背角度具有兩級可調,傾斜點可以坐得更舒服,直一點則可把空間讓給后面的行李箱。
轉戰后排,雖然車頂并沒因為外形需要而提前往下降,但模特的頭頂已經沒多少剩余空間了,幸好還不至于觸頂。縱使頭部空間成績一般,但腿部空間則是交足功課,達到2拳的,勉強翹個二郎腿也并非不可。很負責任地說,同級車型中能有這能耐的并非多數。
為了最大化地利用空間,從第二代飛度開始把油箱挪到了前排座椅底下,給后排讓出了寶貴的空間,這是飛度的專利設計。常態下,飛度后排座椅下方還有不少閑余空間可以放置行李物件,絕不浪費每一寸土地,同時也實現了放倒后排后地板平整的效果,實用性非常高。
承接上文,繼續發揮油箱前移設計的優勢,飛度的后排坐墊可以直接拉起并固定至上圖狀態,然后一個垂直高度達到1240mm的儲物空間就出現了,想放啥?能放啥?總之主動權在您手上。小圖所示儲物格位于椅子底下,相對來說比較隱蔽,適合存放一些不常用的物品。
說實話,雖然飛度的抓絨質地的座椅質感很好,但相信POLO的真皮座椅更符合國人的喜好。柔軟的皮質,切到好處的軟硬度,大眾的出品大家相信都很熟悉了,而且應該挺也放心的。雖然賽場上的POLO很厲害,但眼前的POLO只適合家用,韓寒的座椅日常坐著估計也不好受。
模特試坐POLO,前排頭部空間接近1拳,此時座椅已經調至最低,相信大部分的消費者都不至于觸頂,但畢竟天窗面積也不大,壓迫感多少都會有一些。或許也會有人覺得,一點點的壓迫感反而更有安全感。
其實座椅做得好不好,對舒適性的影響很大, 第一印象直接就被扣分了。何謂軟硬適中?就是過彎時能夠提供足夠的支撐力,遇到顛簸路段時能過濾細碎的震動,總的來說,POLO的座椅做得不錯。
如果客廳只有十來平米大小,卻放了一張很大很舒服的沙發會怎樣?請看上圖,但假如有美女同行的話相信沒人會嫌空間小。
有別于飛度一鍵式放倒的座椅,要想放倒POLO的后排座椅有三個步驟,請看圖。其實對于大部分緊湊型車來說,由于油箱位于后排座椅的下方,所以后排座椅即使放倒了也無法跟行李箱組成一個平整的載物空間,這是個普遍的現象。
● 儲物空間:2比1,飛度勝!
鑒于儲物空間的大小和形狀都各有不同,為了讓對比相對公平,我們準備了2箱600ml的礦泉水,每箱12瓶,看哪輛車裝得更多。
先從飛度開始。中控臺兩側出風口杯架各1瓶,上下兩級手套箱又處理了6瓶,排擋桿前后各兩瓶,一箱沒了。兩扇前門的儲物格各5瓶,后門杯架各1瓶,正好又一箱。最后結算,不多不少,正好2箱放完,一瓶不剩。我們都很滿意,你呢?
看完上一位同學的表演,POLO表示無法淡定,但該來的還是要來的。中控臺手套箱容積不錯,啃下5瓶。排擋桿前方2瓶,后面1瓶,前排乘客估計夠用,但后排三個就只能共用1個杯架了,因為后門上沒有杯架。前門杯架其實原本只能放1瓶,放第2瓶的話不太穩,也算上吧。最后結算,正好1箱礦泉水放完。宣布賽果,飛度以2比1獲勝。
● 行李箱空間: 地板平整很關鍵
常態下要比行李箱容積,兩廂車一般都比不過三廂車,尤其是緊湊型的兩廂車。在不放倒第二排的情況下,飛度的行李箱容積為380升,算是比較優秀的,基本上能滿足日常需求。行李箱開口的海拔高度也不高,方便搬放大件行李。
放倒后排,飛度的載物空間一下子從380升攀升至1323升。在飛度論壇上,有網友說必要時小飛可以臨時充當小貨車,有的加了個氣墊床,長途旅行時可以當作休息區,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空間就擺在這里。
在不放倒后排的情況下,POLO的行李箱容積明顯受到車身線條限制,容積僅有250升,即使拆除隔板也不太適合放置較高的物件。
擴容模式下POLO的載物空間為952升,無論橫向,縱向,還是高度都比飛度要小,座椅設計的局限性也使得地板無法平整,兩個平面的落差約為50mm。
● 動力總成:1.5L最強動力,120PS
本田這個品牌骨子里一直都藏著運動的基因,多少紅頭神器讓人頂禮膜拜。即使是民用級的L15A發動機至今依然保持著1.5L NA發動機的120PS最高功率,除了能滿足日常使用之外,改裝潛力同樣被看好。
從第二代飛度開始,CVT變速器改為五速自動變速器,可靠性更高。在不少大品牌依然使用4AT的時候,飛度的5AT顯得更加厚道。從換擋性能和匹配程度來看,飛度的這款5AT表現讓人很滿意。
眼前這款代號EA111的16氣門發動機正是大眾1.6L發動機的當家機型,除了捷達之外的1.6L車型都裝備這款發動機,調教方面傾向于低速大扭矩,相反77kw的最大功率則顯得比較平淡。
如果說飛度的5AT已經算是厚道了,那POLO的6AT就更氣派了,而且具有手自一體功能。總體來說,一個擋位的差異并沒造成太大的影響, 兩車的變速器工作表現都值得肯定,舒適性和動力性不相上下。
● 試駕感受
坐上飛度的駕駛席,你會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然后不禁驚呼一句”前擋玻璃好大啊!“。是的,這也是我開過的小車里面,視野最好的一款,那種感覺就像站在高層住宅的陽臺。大大的前擋連著大大的全景天窗,斑駁的樹影從前方進入視線,然后從頭頂掠過,那種愜意真的會讓人中毒。
對于飛度來說,動力方面可以說是逼出來的,想要奔放一下必須把油門踩深一點,因為最大功率高達88kw的發動機要邁過4千轉這道坎才把氣門行程全部打開,然后如夢初醒一樣奮力向前沖。高轉時的峰值馬力保證讓你一試上癮。
飛度和POLO不約而同地用上了電子助力轉向系統,所以兩車的轉向都很輕盈,但POLO的路感要比飛度要清晰一些。歐洲車的風格依然能在POLO上體現出來,扎實的底盤毫不含糊,但懸掛則明顯向舒適性妥協,通過減速帶的感覺就像壓過一團泥巴,但過彎速度較快的時候側傾比較明顯。
總的來說,POLO的行駛感覺要比飛度好一些,即使是日常在市區游走也有更豐富的駕駛樂趣,6個擋位的變速器工作也很積極,悠著開的時候積極升檔降低油耗,由于檔位較多,發動機轉速被有效壓制,需要提速時降檔動作也很果斷,能夠緊跟駕駛員的思想步伐。另外,185的輪胎也要比飛度寬一些,抓地力也更充足。
● 百公里加速測試
從曲線上看,前三秒兩車的幾乎是叮當馬頭不相上下。但從第四秒開始,飛度的轉速上去了,高功率的優勢漸露頭角,加速度大于POLO,最終以0.42秒的微弱優勢搶先沖過終點。從起步姿態來看,兩車的懸掛調教都偏軟,抬頭現象比較明顯。
● 百公里剎車測試
從圖上數據看來,POLO的剎車力度要比飛度大,很快就達到了輪胎的極限,ABS開始介入,最終成績41.07米,屬于中上水平。飛度由于剎車力不足,花了不少時間才達到輪胎的極限,最終44.05米,也在正常范圍之內。
● 油耗測試
總結:
曾經聽過一個說法,買本田車的人都喜歡新的東西,不太愛遵循傳統,而大眾則剛好相反。見車如見人這說法不假,看一個人選擇的車,就大概能知道他的性格。飛度和POLO的設計理念真的各有各精彩,如果能夠集兩家所長,那必然是神車再現,然而現實并不可行。這樣的情況下,只能二選一,你會怎么選?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