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兒展翅 雨燕1.5升山路狂飆
試車地點 | 北京 | 試車時間 | 2008-3 |
天氣 | 晴 | 路面工況 | 公路 |
車輛提供 | 長安鈴木 | 試車人員 | 圖/文:林琦 石城 協助:蘇欣 |
車型 | 雨燕 1.5炫銳型 DX AT | 市場報價 | 9.18萬元 |
編輯短評 | √: M15A發動機所帶來的變化是脫胎換骨的,其動力操控在同級別中已達到上游水平。 | ||
×: 后排空間的劣勢在1.5排量的雨燕上表現的依舊明顯。 |
[前言]也許那些對于發動機的質疑該就此打住了,也許你以后在盤山公路上再遇到這臺小車的時候該“放尊重”點了,隨著M15A“回歸”雨燕,也許這一切都將因此而改變……。可能是為了避免同門廝殺,長安鈴木并沒有給新推出的這款雨燕裝備M16A發動機,而是將1.5升的M15A引入進來,長安鈴木也由此開始進一步挖掘這款車的潛在價值。經過市場分析,這款時尚小車將明確的定位在漸成社會主流的“80后”身上。這次編輯部的山路之行讓人不由得想起了幾個月前MINI與裝備AWD的謳歌RL之間的“狹路相逢”,雨燕是否能在市場上獲得它的第二春,當然是以年輕人為主體的消費者說了算,而在山路上,很多時候還就是小車說了算。
這些年,我們的生活和我們周圍的人和事在以“日新月異”的速度變化著,而現在的年輕人對汽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買車的時候不光要看車輛的品牌和做工,性能是否在同級車中“出眾”?也是絕大多數年輕消費者所非常注重的,有時候這甚至成為了最重要因素。那么,我們所說的性能究竟都涵蓋哪些內容呢?是否就是我們平日閑聊中樂此不疲的發動機“匹數”呢?當然沒有這么簡單,比如車架的強度是否夠大、懸掛的設定是否能使車輛反映靈敏等等都決定了一臺車的綜合性能。對于剛剛步入社會的80后來說,經濟實力相對有限,需要交納大排量稅的大馬力性能車并不適合這個群體中的所有人,所以像雨燕這樣的小車軍團就被受這些人的關注。那么,接下來我們就詳細分析一下雨燕1.5在動力、操控方面的表現。
M15A發動機的動力輸出相當流暢,只是在低轉時扭力有些不夠用,等發動機轉速過了3000轉才開始真正發力,這股力量可以一直延續到6000轉,而VVT系統的最大貢獻就在于5000轉之后動力的持續性,它會讓你覺得暢快淋漓。
記得前不久看過一檔國外的試車節目,在眾多明星小車面前,裝載著M16A的雨燕在賽道中壓倒性的優勢讓編輯部里雨燕粉絲大呼過癮。雖然M16A在國內依舊只為天語和利亞納所專用,但雨燕上M15A同樣可以讓你有“爽”的感覺。
經過調教,這臺M15A發動機在動力上還是要略遜色于天語的1.6升發動機(M16A),以在檔次上有所區分。M15A是一臺1.5L排量直列四缸、16氣閥可變正時氣門的高性能全鋁發動機。它采用了雙頂置凸輪軸的設計、凸輪軸與曲軸之間依靠正時鏈條驅動,可對進氣正時進行連續調整。發動機的最高功率76kW,最大扭矩138Nm。單從這些數據來看,M15A這臺發動機在小車王國中應該屬于中上游的水平。
在實際駕駛過程中,我們更明顯的感覺到M15A的動力輸出相當流暢,但在低轉速時發動機扭力稍有些不足,要等發動機轉速過了3000轉后才開始真正發力,這股力量可以一直延續到6000轉。這當中的功勞首先要歸于VVT系統,如果沒有它,這臺發動機最多也就將動力的峰值維持到5000轉左右,在多出來的這1000轉中全靠VVT系統為發動機保證更多的進氣量,才可以繼續發力。也許你覺得這1000轉的動力輸出無所謂,可對于一些年輕人來說這里面的意義卻非同一般。他們會在出彎時用盡最后一匹馬力,這才與他們的性格相符。同時提示,在多彎的山路或者賽車場上,車主們還需要注意機油的品質,更好的機油才能讓M15A有更靈敏的反映,也可以幫助VVT發揮更高的效率。
最后還是要提醒一句,M15A依舊只是臺“小”發動機,在160Km/h前它會給你一些驚喜,并建議不要讓他超過6500轉。
雨燕的制動系統很讓人滿意,扎實而漸進,一路之上表現非常穩定,只是采用了前盤后鼓的形式讓人有些失望。如果你無法容忍后面黑黑的鼓剎,可以去改裝店把它換掉。
制動方面,雨燕在小車王國中可以說是名列前茅,制動踏板的腳感相當扎實,沒有一點虛位,而且制動力的漸進性很強,并且相當穩定,雨燕在緊急制動的測試中也讓我們非常滿意,100Km/h時大力制動,由于車輪位于車身的四個角,所以車輛重心前移并不大,整個制動過程中車輛也沒有多余的擺動,185的輪胎提供了更大的抓地力,也可以讓ABS啟動的稍微晚一些。
我們還在多彎的山路上嘗試連續的大力制動,雖然是原廠剎車,但在10公里左右的山路中表現的也比較穩定,剎車的熱衰退來得相當晚。在對手紛紛裝備前后盤式剎車的大環境下,雨燕依舊保留著前盤后鼓的設計,而這也一直是消費者詬病的焦點。盡管我們在實地的使用中感覺它完全可以對這部裝備1.5升發動機小車的安全負責,但想必后面的鼓剎還是會讓一些雨燕的購買者不爽。如果是這樣,你可以去改裝店把它換掉,現在這方面的改裝用品很多,基本為套裝件,并且技術相對比較成熟,只是從法律法規的角度出發我們并不建議這么干。
雨燕在山路中的表現足以被加冕為小車中的“彎王”,你可以說麥弗遜+扭力梁懸掛沒有什么技術亮點,但其出色的表現卻足以讓任何形勢的紙上談兵變得空洞無力。
說道操控,雨燕完全可以在國產小車王國中排在首位,當然能達到這個效果也要依靠多方面的優秀設計。操控性能的測試我們也選在了多彎的山路上,這是北京郊區一段基本無車的山路,所以我們可以大膽的采取激進的駕駛方式,下面我們就分別將幾種不同彎道中雨燕的操控性展現給大家。
發卡彎——我們以3檔100公里左右的速度沖向彎道,在距彎心30米左右時開始剎車,以中度的制動力一直將剎車延續到彎心前10米左右,松開制動踏板從外線開始向彎心轉方向,整個過程中車身側傾比較明顯,前后車輪的行使軌跡與方向的穩定性也相當好,對于車輛在低速彎的操控性還是比較滿意的,輪胎的抓地力也完全可以滿足要求。
90度彎——這種彎道對于車輛的極限是個挑戰,我們以3檔120公里左右的速度沖向彎道,在彎前30米左右開始進行大力制動,一直將制動延續到彎心,整個過程中制動力是逐漸減弱的,這樣車身重心一直保持在前輪上,以獲得最佳的轉向力度,這個看似并不難的動作就已經可以讓雨燕的后輪開始出現滑動了,但這種滑動是完全在控制中的,從開始制動到后輪出現滑動,整個過程中車輛重心一直保持在一側,而且可以感覺到雨燕懸掛的行程并不長,但還能讓四個輪胎獲得最佳的抓地力,在這個過程中,全新的M15A發動機也讓雨燕出彎更加有力。
高速彎——我們同樣以3檔120公里左右的速度沖向彎道,首先這種高速彎完全可以把他看做一條直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假彎,在雨燕通過這種彎道的時候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四輪四角的設計優勢。在車輛切向彎心再放到出彎道的外線整個過程中,顯現出車輛的整體性很高,方向的響應也比較靈敏,只是185/60 R15的輪胎相對較厚,在彎道中可以感覺到輪胎會產生多于的跳動,對車輛在彎道中的穩定性產生一些影響。
總的來說,雨燕提供給我們的操控感覺是真實且易適應的,盡管它可以讓副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屏氣直至他幾乎窒息,但在這個過程中駕駛者卻將一切都掌控在自己手里不會出現一點偏差。
雨燕1.5炫銳型在外觀和內飾上較以前做了一些升級,比如與車身同色的車門把手、進氣格柵、無鑰匙進入/啟動系統等等,但在我們之前的試駕文章已有了詳細地介紹,因此在這里便不再贅述。現在距離2005年5月雨燕在中國的這個上市日期已經過去了3年的時間,看著近一段時間雨燕市場的低迷,1.5升車型的推出就不僅僅是填補空缺這么簡單,長安鈴木自然希望借助這款.5升發動機的強勁動力推動其走出先前的“不景氣”。不管怎么說,雨燕1.5的市場定位依舊是年輕的,它沒有SX4那樣強調家庭,自由自在的單身一族們也許是雨燕市場定位的首選,而前不久推出的“粉紅版”就更將這一定位進一步的細分化。
類型 | 評分 | 長安鈴木雨燕1.5炫銳型 DX AT |
外觀 | ★★★★ | 雨燕1.5車型的外觀較過去變化不大,但短期內它依舊是一款時尚的小車。 |
內飾 | ★★★☆ | 內飾方面雨燕1.5增加了一些配置,使其變得更為精致。 |
動力 | ★★★★ | M15A發動機的動力和潛力都可排在小車發動機排行榜的前幾位。 |
操控 | ★★★★☆ | 相對于動力,雨燕在操控上的表現更加出位,絕可力壓大部分對手。 |
制動 | ★★★ | 雨燕的制動基本上令人滿意,制動效果良好,但前盤后鼓定會引起一部分消費者的不滿。 |
工藝 | ★★★ | 工藝上雨燕依舊有提升的空間。 |
平穩 | ★★★☆ | 對于這樣一款小車來說,高速時有些飄忽很自然,而雨燕的整體表現還是很不錯的。 |
售后 | ★★★ | 售后方面長安鈴木的覆蓋面積很大,不過商家的服務水平需要進一步完善統一。 |
實心五星每個代表1分,空心五星每個代表0.5分,每項最高為5分
- 1
歐力威 詢底價>> 4.79-5.59萬 報價 | 參數配置 | 圖片 | 論壇
- 2 起亞K2 7.29-10.99萬 詢底價>>
- 3 大眾Polo 8.59-15.89萬 詢底價>>
- 4 瑞納 7.39-10.69萬 詢底價>>
- 5 賽歐 5.68-7.93萬 詢底價>>
- 6 嘉年華 7.99-11.69萬 詢底價>>
- 7 飛度 7.98-11.98萬 詢底價>>
- 8 驪威 8.58-11.72萬 詢底價>>
- 9 鋒范 9.68-15.98萬 詢底價>>
- 10 同悅RS 4.88-6.08萬 詢底價>>
-
2010北京車展雨燕FANS的福音--欣賞重度改裝雨燕R 54128
-
2010北京車展視頻探館 :雨燕混合動力版 28588
-
外媒試駕鈴木雨燕 Sport review 3209
8.3 總評分 |
加速(0-100公里/小時) | 剎車(100-0公里/小時) | 噪音(分貝/100km) | |
暫無 | 暫無 | 暫無 | ||
李佳 | 8.3分 | 雨燕在05年就已經和我們見面了,它的出現讓車友們對小型掀背車有了更徹底的了解。雖然如今已迎來“7年之癢”,但一直不斷的改款使它完全不落潮流。主打小型車市場的雨燕,即照顧了年輕人對時尚的追求,又兼顧了駕馭的一些快感,它并沒有像普通家轎那般沉悶。同時,省油也是這個級別車型的消費者看重的。 | ||
李俊鋒 | 8.1分 | 經過測試,新雨燕在本質上保持了老款的優勢,同時在細節上做了改進,提升其運動特質。在日常城市駕駛中,1.3L的動力只能說勉勉強強,但1.5L的動力足夠使用,更重要的是,雨燕在省油方面有不錯的口碑,在高油價時代如果既要拉風又要實惠,那么價位在10萬元以內的它絕對是年輕人的不錯選擇。 | ||
劉明輝 | 8.4分 | 雨燕上市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它經受了多年的市場考驗,如今還能夠屹立在小型車市場中,充分說明這款車還是有自身特點的。比如扎實的底盤與硬朗的懸掛,都保證了這款車的出色的操控性。不過它的問題也同樣存在,比如狹小的內部空間是無法通過車型改款來改善的。所以,未來只有通過換代,才有可能徹底解決空間不足的尷尬。綜合整體來看,雨燕這款車空間雖小,但還是可以滿足兩口之家的需求的,小巧的車身會討得一部分女性消費者的歡心。 | ||
評測文章:細節改進 測試2011款雨燕1.5AT運動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