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戲在后頭 PCauto首試東本思鉑睿
試車地點 | 青島 | 試車時間 | 2009-8 |
天氣 | 晴/雨 | 路面工況 | 城市/高速 |
車輛提供 | 東風本田 | 試車人員 | 曾從智 |
車型 | 思鉑睿 | 市場報價 | ——萬元 |
編輯短評 | √:外形奪目,引擎動力高轉持續,整體操控感優異 | ||
×:動力初段表現并無太大驚喜 |
編者按:試駕前筆者特意仔細閱讀過廠家在思鉑睿新車發布會上的媒體訪問稿,發覺“高端”這一個字眼很受關注,甚至有點蓋過“運動”的風頭,我們都想知道這一個“高端”體現在哪些方面、到底有多高。但經過短暫的體驗后,我最想說的反而是不需要太在意于這一個修飾詞,也不要因為它而對思鉑睿產生距離感,因為思鉑睿仍然是一臺讓人興奮的本田。
外觀:真車要比圖片更加上鏡
雖然思鉑睿早在8月初便正式發布,但第一眼看到現車時還是不禁驚艷了一下。修長的車頭、上揚的腰線、短小的尾箱,從車身比例來看是一副典型的運動員體格。再看一眼,車身每一個局部細節都搭配得相當和諧,各處銳利的線條似乎都在一致向著我的眼球延伸過來。不單止是我,酒店大堂里面每一個經過的人都被思鉑睿吸引住了,就連專業的門童也忍不住偷偷瞄幾眼。
由此看來這一整套引用自謳歌TSX的外觀設定相當成功。以尖銳邊角為主調的前臉并沒有帶來讓人抗拒的威怯感,尖盾型的中網配合細長頭燈,反而滲透出從容而進取的氣度。
大燈與中網交匯處的曲折屬點睛之筆,畢竟現在車燈采用類似形狀的本田車型越來越多了,甚至某些汽車品牌也樂于參考這一風格,所以思鉑睿獨特的處理手法能夠明顯地跟其他車型區分開來。
中高級行政轎車“越做越大”的趨勢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很多以操控性能見長的車型也趁著更新換代之機大幅加碼。相比起來思鉑睿的整體尺寸依然在原地踏步,尤其是跟同門兄弟第八代雅閣相比起來,思鉑睿的軸距足足短了95mm,車身長度和高度也分別要少215mm和30mm,因此其動態表現值得期待。
17英寸鋁合金輪轂相信在不久將來會成為B級車的入門裝備,思鉑睿在今天就先行一步在全系列車型里面標配225/50R17輪胎。值得一提的是思鉑睿VTi-S車型跟TYPE-S系列車型配備了不同的運動型輪轂,輪胎方面則同樣采用普利司通TURANZA(泰然者)的ER370型號。這款輪胎的特點在于內外側采用了不對稱的花紋設計,擁有更均衡的舒適性和操控性。
除了TYPE-S版特有的運動型包圍套裝外,本田零部件還提供了一款更加搶眼的選裝款包圍?吹綀D片之后您想起在上海車展上尚未正式發布的思鉑睿了嗎?這款包圍吸取了部分謳歌新TL的設計元素,而且功能性上面也有更佳的設定,兩側霧燈框架設有導流進氣口,把更多的冷卻空氣引入發動機艙。
首次進入思鉑睿的駕駛艙便能明顯感受到緊湊的運動氛圍,來自身體和視覺的感官體驗輕易觸發駕駛的欲望。當然,氛圍的達成是通過所有細節的共同融合,除了在造型上達到謳歌的樣式外,還要在用料和造工方面達到謳歌的標準。
三幅運動型方向盤除了造型極為討好之外,最深刻的印象還是來自于充實的手感和細膩的質地,遺憾的是握手處并沒有設立防滑的小孔。
VTI-S車型的儀表盤背光燈為冰藍色,而TYPE-S車型的則為紅色。
中控臺上密集的按鈕,第一印象并不討好,但親身使用過后便馬上改觀。設計師把使用頻率最高的功能都單獨設立一個功能鍵。例如音響系統一共有5種音源輸入(HDD硬盤、FM、AM、CD、AUX),每一種輸入源都設有獨立的按鈕,操作更為簡便快捷。
后排座椅放倒需要先開啟尾箱,然后拉動左右兩側獨立的開關。奇怪了,怎么拉了開關后椅背還沒有自己倒下去呢?原來還需要回來駕駛艙動手把椅背拉出。像其他車型那樣把開關設在椅背上不是更簡單嗎?
駕控:更多的樂趣在后頭
同樣的發動機系列、同樣的排量、同一間工廠出產,很容易就會把思鉑睿的K24Z5 i-VTEC發動機跟K24Z2等同起來。但通過上面的曲線圖對比可見,兩者在動力輸出的調教方面還是有著一定差異。思鉑睿的K24Z5引擎在5200rpm到6000rpm之間仍然存在一個接近水平的小扭矩平臺,動力的下跌趨勢得到一定減緩。而K24Z2的扭矩曲線在相應區域則呈現下降走勢,由此可以推斷出思鉑睿的加速持續性將有更好表現,而且在高轉速區間的再加速能力更強。
實際的駕駛感受也充分驗證了這一點。4500rpm左右的區間i-VTEC發動機切換到高角度凸輪,隨著轉速指針的突然加速發動機輸出也同步邁向最高峰,這是典型的“VTEC特性”。但高峰到達后再加深油門,思鉑睿并沒有通過降擋來應付了事,而是更加樂意于把轉速指針推向6000rpm甚至更高的區域。題目所說的好戲在后頭,便是指這種凌厲的后繼加速力。
隨著速度的一路提升,車體的穩定性讓我們刮目相看,而且緊湊的車身在懸掛系統的掌控下,拐彎、變線等動作干凈利落,沒有寬車體所帶來的累贅感。同平臺的思鉑睿與新雅閣都采用了前雙叉臂后多連桿的懸掛主題,不同之處在于思鉑睿還增添上前、后橫向穩定桿,而且在國產本田車型中首次引入了雙油路減震器(雙模減震系統)。雙油路減震器可以簡單理解為在減震器的油路加上一個電腦控制的“水龍頭”,根據路況和行駛狀況的不同調節避震油的流動快慢,從而改變減震特性。
能夠根據行駛狀態而自適應變化的除了雙模減震系統,還有速度感應式同軸無刷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剛發動車輛正常起步時,方向盤輕盈的手感甚至讓我一度懷疑思鉑睿的運動性能,直到高速路上逐漸變得沉實,而且車頭指向性相當精準,才把之前的疑慮消退。不過需要抱怨的是雖然能夠隨速調節,但畢竟是電動機作為助力源,所以那種拉橡皮條般的韌性回饋一律欠奉。
思鉑睿身上另一大亮點是全系列標配撥片換擋。本田的撥片效果筆者在新飛度和鋒范上面早有領教,思鉑睿的表現同樣稱職。即使在D擋模式下也能夠直接操作撥片進行變檔,換擋動作幾乎就在你按動撥片的瞬間同時進行,速度之快一試難忘。更聰明之處在于換擋后變速箱會根據行駛狀況自動選擇合適的擋位并切換到D擋,有了這么忠誠的幫手,S擋幾乎可以荒廢了。
結語:硬件配置的價值是很大程度上是可知、可比的,但駕馭樂趣給我們所帶來的喜悅和滿足是沒有辦法量化的。目前思鉑睿的最終售價還沒有定案,哪怕到了9月初定價發布后,筆者依然建議各位車友到特約店去親身體驗,到底值還是不值,試駕之后自有分曉。
類型 | 評分 | 東風本田思鉑睿 |
外觀 | ★★★★☆ | 進取的設計眼前一亮,車身比例得到很好的維持 |
內飾 | ★★★★☆ | 配置、用料、造工、細節等都對得起高端的定位 |
動力 | ★★★★☆ | 初段動力無太大驚喜,高轉發力的持續性強 |
操控 | ★★★★☆ | 底盤、懸掛等搭配相宜,但轉向韌性有提升空間 |
制動 | ★★★★☆ | 制動力線性漸進,剎車距離容易把握 |
工藝 | ★★★★☆ | 車外鈑金、車內組裝等精細度達到同級前列 |
平穩 | ★★★★☆ | 高速平穩性優異 |
售后 | ★★★★☆ | 服務網點已經相當健全 |
- 1
帕薩特 詢底價>> 18.38 - 32.28萬 報價 | 參數配置 | 圖片 | 論壇
- 2 天籟 17.78 - 37.18萬 詢底價>>
- 3 奧迪A4L 27.28 - 57.81萬 詢底價>>
- 4 蒙迪歐-致勝 16.98 - 25.68萬 詢底價>>
- 5 邁騰 19.98 - 33.48萬 詢底價>>
- 6 邁銳寶 16.29 - 23.29萬 詢底價>>
- 7 起亞K5 15.98 - 24.98萬 詢底價>>
- 8 凱美瑞 17.98 - 32.98萬 詢底價>>
- 9 索納塔 16.69 - 24.99萬 詢底價>>
- 10 君威 18.59 - 28.39萬 詢底價>>
-
PCauto思鉑睿玩轉1000°挑戰項目 4822
-
5月22日 東風本田思鉑睿網友試駕會 6100
-
第三枚重磅炸彈 PCauto試駕東風本田思鉑睿 135327
8.8 總評分 |
加速(0-100公里/小時) | 剎車(100-0公里/小時) | 噪音(分貝/100km) | |
11.1秒 | 39.29米 | 暫無 | ||
曾從智 | 8.8分 | 只有親身坐到駕駛室里面,認真觀察它的造工用料,研究一下它的配置,開上路轉兩圈,才會明白思鉑睿其實是一臺極具誠意的車型。不夸張地說思鉑睿的工藝水準要比我們以往印象中的日系B級車都高得多,甚至已經接近謳歌或者英菲尼迪這種級別。如果考慮市場終端優惠的話,思鉑睿的性價比其實非常高,而且它的后排空間其實也夠用了。 | ||
黃榮嘉 | 9.0分 | 如果您在對比雅閣和思鉑睿的時候僅著眼于車身尺寸或者空間大小,那你一定無法了解思鉑睿的內涵。雖然思鉑睿號稱是歐版雅閣,但其實廣本的雅閣有著莫大的不同,內飾設計與造工都有著謳歌八成以上的功力,同級中少有對手。由于伯樂不常有,所以思鉑睿有著較大的市場優惠,高性價比成了其最大賣點。 | ||
李俊鋒 | 8.5分 | 如果你想尋找屬于本田那份獨特的個性,那么思鉑睿這是本田最后沒有妥協的底線。在同檔次車里面,它的內飾做工水平稱得上數一數二,充分代表了日系車做工細膩。本田的運動風格在思鉑睿上面得到凌厲精致發揮,實際駕駛中你更能體會到本田那種獨樹一幟的運動感與駕駛樂趣,稍有遺憾的是2.4升的發動機動力實在不夠運動。 | ||
評測文章:1Kw的差別 PCauto測試東風本田思鉑睿2.4L |
微軟surface 華碩TAICHI 21 佳能60D 佳能550D 佳能6D 小米1S青春版 三星i9300 iPhone 5 小米手機2 Galaxy Note II HTC Butterfly win8 駕校一點通模擬考試2013 三星I9300 魅族MX2 OPPO Find5 三星I9220 華為U9508 HTC One X LG Optimus G Pro 索尼L36h 尼康D7000 富士X-E1 富士X-Pro1 富士X100s 奧林巴斯E-M5 聯想Yoga13 聯想Y480N ThinkPad X230 三星530U 蘋果Pro 富士通UH572 三星GALAXY Note 華為MediaPad 10 FHD mwc2013 idf2013 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