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山路撒歡!PCauto試駕長豐獵豹CS6
試車地點 | 長沙 | 試車時間 | 2009-3 |
天氣 | 陰 有雨 | 路面工況 | 綜合路況 |
車輛提供 | 獵豹汽車 | 試車人員 | 圖/文:向朝輝 |
車型 | CS6 柴油版 | 市場報價 | 19.98-22.68萬元 |
編輯短評 | √: 外形粗獷,動力充沛,越野能力出眾。 | ||
×: 車身及細部做工有待進一步提高。 |
了解長豐汽車的人都知道,在國內的硬派SUV占有很大市場。可以說,在國內各個路況不是很好的鄉鎮或者山區,都能看到長豐獵豹的影子,總結原因,無非就是來自三菱帕杰羅技術使其具有強大的通過性能與不錯的性價比。但作為一個名族品牌,不論從哪一個方面來看,長豐獵豹都需要有自主設計的產品,由此長豐CS6汽油版早期在國內上市,開啟長豐汽車新的一頁。
對于讀者來說,CS6可能并不陌生,因為之前的汽油版做過試駕,給許多的用戶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天,長豐汽車再接再厲,根據市場導向生產出柴油版車型,而我們此次試駕就是長沙出發經過高速公路,進入鳳凰古城,通過各種路面的體驗,感受柴油版的CS6到底給了我們哪些新鮮感。
新設計 新的感覺
當然,提起“長豐獵豹”,相信大家聯想到的一定是滿大街跑的全身迷彩、棱角分明、懸掛軍牌的軍車。軍工的背景、軍用的形象已經在很多人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本次試駕的長豐獵豹CS6的外型與以往的長豐車型有很大的區別,更具有城市色彩,CS6設計由意大利著名汽車設計公司賓尼法利納操刀,其一改長豐以往車型硬朗、棱角分明的風格,取而代之的是流暢、時尚的線條,充滿肌肉感的輪廓。讓狂野的“獵豹”一步就跨入了時尚的都市。
CS6的前臉設計給人感覺非常陽剛,線條簡潔有力,融合波浪線條的菱形水鉆前大燈為其增添了許多現代、時尚的元素。厚實的保險杠也很顯氣勢,前大燈的表面曲線與整個車身的前部曲線、側圍玻璃窗邊線與尾燈的造型線、頂部造型線與后尾燈的造型線相融合,讓車身線條在視覺上達到了和諧統一。后側圍線條與前翼子板的造型線相呼應也使整車造型更顯緊促而富有動感。
CS6的尾部設計方正有力,獨創的車尾燈組,背攜式備胎架,讓獵豹CS6尾部感覺新穎大氣。右側開啟的尾門,讓獵豹真正與歐洲接軌。后杠、腳踏板、后底部防劃板的整體設計,很好的延承了了獵豹系列的風格。同時車頭及車尾下的防劃板,車身兩側帶有照明燈的的腳踏板,也彰顯了獵豹CS6的越野本色。
整體評價獵豹CS6的外觀造型,設計師將越野與時尚、穩重與動感進行了完美的結合,在車型設計上體現了一定的功力。但獵豹CS6車身在某些細節上還略顯粗糙,畢竟其14-22萬元的定價使其面對的是其它合資品牌國際性的產品,所以獵豹CS6在車身的整體做工方面還有進一部提升的空間。
內在 簡約是我們推崇的理念
進入車內,整體氛圍統一在深灰色之中,非常協調,給人一種典雅的感覺。真皮座椅、真皮方向盤、真皮擋把等大量真皮質地的配置,充分顯示了獵豹CS6的檔次和品位。在內飾用料方面,獵豹CS6應用了最新的搪塑工藝,部分外觀件表面還采用了拉絲鋁處理。門板的雙色設計,配合金屬效果的內飾件,也使整個內飾空間莊重而不失豪華。
CS6的方向盤用真皮包裹,手感不錯但造型缺乏新意,儀表盤的造型也十分新穎,一眼看去猶如一面風鏡,儀表盤中間能夠提供驅動模式等信息的顯示。
在中控臺頂部還有一個液晶顯示屏,全中文界面,顯示數據包括日期、時間、氣壓、高度、車輛傾角、指南針等實用信息。這一設置呈現了獵豹CS6純正的SUV本色,依靠這些數據,相信駕馭者可以輕松掌握車輛的行駛環境。
CS6在配置方面的優勢還體現在車內多達3個屏幕的影音系統上,配合車內8個揚聲器,為駕乘者建造了一個完美的視聽空間,有效降低旅途疲勞。
作為一款SUV,獵豹CS6內部空間比較不錯。前排座椅寬大舒適,有著很好的支撐性,駕駛位坐椅可以進行電動調節,能夠為不同駕馭者提供最舒適的駕乘位置。駕駛席視野開闊。左右超大的后視鏡顯霸氣的同時也擁有很好的。
得益與2725mm的軸距,獵豹CS6的后排空間也十分寬敞,坐椅彈性適中同時也提供了良好的支撐。后排坐椅可以按比例放倒,雖放倒后不能與地板平齊,但寬敞的空間也足夠應付日常的使用。在儲物空間上,獵豹CS6也體現了人性的一面,前排上方、排擋周邊、扶手箱、車門、后尾門……車廂內到處都有靈活實用的儲物空間。后排座椅可以按比例放倒,雖放倒后不能與地板平齊,但寬敞的空間也足夠應付日常的使用。
山路是我與CS6的天堂
獵豹CS6系列車型共搭載了三款超過歐排放標準的四缸發動機,分別是2.5升VM R425柴油機和2.4升的三菱4G64S4M、4G69汽油機,其中4G69已經達到了歐Ⅳ標準,柴油機也可經調教后達到歐Ⅳ標準。我們試駕的是搭載VM R425柴油機的CS6,此款發動機采用BOSCH第二代高壓共軌電噴技術,技術參數為功率105/4000 Kw/rpm,扭矩340/2000 Nm/rpm。
柴油版的SUV首先給我們的感覺就是強大的扭矩輸出與燃油經濟性,至于早期很多車主提出的噪音問題,對于現有的柴油車來說可以忽略不計。首先是柴油發動機技術的提升,其次人們對柴油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
對于經常駕駛汽車的人事來說,可能會忽略柴油車發出的聲音,不加注意我們甚至認為它與普通的汽車車輛沒有什么不同。啟動CS6之后,除了本身由于發動機結構不一樣發出怠速不同之外,其分貝值在多數人的接受范圍之內,另外,在怠速期間車身變現出不錯的平穩性,沒有出現共振的情況。
我們從市區出發,一款SUV車型首先給我們帶來的是良好的視野,其次高大的車型帶來安全感,CS6的真皮座椅較為厚實,柔軟度不錯,但是與傳統的轎車相比,其包裹性并不強,當然這也是多數SUV車型座椅設計的特性,并不強調彎道的性能,所以也沒有必要設計較深的座椅。
經過短暫的市區路面,我們來到高速公路上,在前后車輛較少的情況下,駕駛手動版的CS6是一件不錯的享受,至少不會感覺那么無聊。柴油版CS6相對于汽油的CS6在提速上并沒有如此迅猛,但是在駕駛者預想的范圍內達到120公里時速還是沒有什么問題。在高速區域,CS6底盤表現扎實,幾乎沒有什么漂浮感,但是方向盤相對駕駛者來說較為靈活,同時轉向方面不入轎車精確,主要的愿意是多數SUV車型都將方向盤調軟,留下部分緩沖空間,這樣在艱苦的路面方向盤不會表現太硬使駕駛者手腕受到傷害。
其實對于我們來說,在高速公路上面開CS6確實沒有什么樂趣,好在經過5個小時的行駛,我們終于從吉首進入鳳凰古鎮省道,對于4月的湖南來說泥濘的道路是不可避免,同時積水的坑洼也考量著車輛的性能好地方。我們CS6掛入4驅模式,如此一來平均分配的四輪動力加上柴油機的強大扭矩,CS6在這樣的路面上仿佛撒歡一般,在其它轎車小心翼翼的時候,我們駕駛者CS6可以用馳騁來形容,尤其是通過大的積水時,那種兩邊飛濺的泥水散開的水花讓我們感覺這里才是我與CS6的天堂。之前提到的轉向偏軟與轉向不夠精確的問題在這里都不是缺點,隨著車身的搖晃,控制油門與剎車的情況這些在高速路上的缺點立刻變成山路上的優點,我們用不了多久就將同時進山的高檔小車拋在視線之外。
我喜歡在山路上駕駛手動版的CS6,因為通過手腳的合作,我們更容易控制發動機扭矩的輸出,如此一來什么時候需要緩行,什么時候需要爆發瞬時的力量通過障礙都在隨性所欲之中。我們不想談關于CS6的剎車問題,因為對于一款SUV來說夠用就好,剎車力度與車距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即可。
試駕總結:對于一個喜歡遠足的人來說,CS6在需要它表現的地方一點也不遜色,在我看來擁有這一點就已經夠了,我們還能對一款SUV做全天候的要求嗎?所以CS6在越野與節油成績上拿到不錯的成績,那就是這款車型的成功。
類型 | 評分 | 獵豹CS6 |
外觀 | ★★★★ | 一改長豐以往車型硬朗、棱角分明的風格,車身設計容入很多時尚元素 |
內飾 | ★★★★ | 整體內飾感覺和諧,配置豐富 |
動力 | ★★★★ | 2.5L柴油發動機動力充沛 |
操控 | ★★★☆ | 行駛平穩,具有出色的越野性能 |
制動 | ★★★★ | 前碟后鼓式制動,制動表現中規中矩 |
工藝 | ★★★☆ | 制造工藝沒有明顯不足 |
平穩 | ★★★★ | 車身穩定性較好,底盤表現另人滿意, |
售后 | ★★★ | 售后網絡有待盡一步完善 |
- 1
捷達 詢底價>> 7.58 - 11.93萬 報價 | 參數配置 | 圖片 | 論壇
- 2 福克斯 9.98 - 16.99萬 詢底價>>
- 3 朗逸 10.78 - 16.69萬 詢底價>>
- 4 翼虎 19.38 - 27.58萬 詢底價>>
- 5 速騰 13.18 - 18.58萬 詢底價>>
- 6 MG3 6.97 - 10.37萬 詢底價>>
- 7 科魯茲 10.89 - 15.99萬 詢底價>>
- 8 新桑塔納 8.49 - 12.38萬 詢底價>>
- 9 寶來 10.78 - 14.83萬 詢底價>>
- 10 榮威W5 17.18 - 29.88萬 詢底價>>
微軟surface 華碩TAICHI 21 佳能60D 佳能550D 佳能6D 小米1S青春版 三星i9300 iPhone 5 小米手機2 Galaxy Note II HTC Butterfly win8 駕校一點通模擬考試2013 三星I9300 魅族MX2 OPPO Find5 三星I9220 華為U9508 HTC One X LG Optimus G Pro 索尼L36h 尼康D7000 富士X-E1 富士X-Pro1 富士X100s 奧林巴斯E-M5 聯想Yoga13 聯想Y480N ThinkPad X230 三星530U 蘋果Pro 富士通UH572 三星GALAXY Note 華為MediaPad 10 FHD mwc2013 idf2013 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