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的標簽 試駕凱迪拉克SLS
凱迪拉克SLS外觀圖片
凱迪拉克SLS外觀圖片
沒有人會懷疑美國人制造奢侈品的能力,就像沒有人懷疑德國人在機械方面以及日本人在電子方面的天賦一樣。如果您對凱迪拉克的印象還停留在伍德和帝威的年代,那不妨關注一下剛剛在國內上市的SLS(賽威),至少它給我的感覺是顛覆性的。顛覆了什么呢?不只是對凱迪拉克的印象,還有對奢侈品這一概念的理解。
凱迪拉克是美國人的專屬奢侈品,至少在前年我還在堅持這一觀點。寬大、結實的車身、大排量的發動機、軟軟的懸架、高高的油耗……是哪些車讓我形成如此的成見呢?仔細想想,除了款型較新的凱雷德豪華SUV,剩下的都是些10年以上車齡的老爺車。直到BLS和CTS的出現才讓我的想法稍有改變,為什么只是“稍有改變”呢?因為在潛意識里我還是將它排斥在主流車型之外:BLS主要面向歐洲市場,它的主力車型裝備的是110kW柴油機;CTS性能倒是很出眾,可惜它太另類、太運動了,很難想象老美會把這種源自EVOQ概念車上的刀切一般的硬朗線條應用到更高級別豪華車上,更難想象他們會放棄自己擅長的東西轉而遵循歐洲人定立的豪華車標準。SLS的出現讓我全面看清了凱迪拉克的套路:從入門級的BLS到頂級的DTS,既一脈相承又各有特點,更重要的是每一款車型都能在競爭對手的陣營中找到對應的產品,而美國人所擅長的豪華不僅沒有被放棄反而得到了全新的演繹。
又一個5米長的大家伙!但它并不顯笨重,因為刀削般的線條瘦身效果明顯
長度增加125mm達到了5110mm,軸距加長100mm達到了3057mm——這就是國產SLS與美版STS最大的區別。它也因此成為針對中國市場加長的又一款豪華車。和國內通行的做法一樣,加長的100mm軸距全部用于改善后排空間,其余的25mm則留給了車頭——新設計的前臉和前保險杠更有氣勢,與整車的造型風格也更合拍。
雖然加長了這么多,但STS造型的精髓——源自EVOQ概念車刀削一般的硬朗線條并未遭到破壞,更加修長的造型反而讓人覺得更加協調。SLS的突破常規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當其他廠商的造型風格越來越圓滑的時候,凱迪拉克偏要逆潮流而動,整出一個筋骨畢現的龐然大物;頭燈和尾燈面積越來越大似乎是另一個趨勢,SLS全然不顧這一趨勢,頭燈不僅面積小,還采用了眼下不多見的縱向布局,LED尾燈更收縮成一窄條,這種設計不僅讓前臉更有氣勢,也讓尾部顯得更豐滿。
凱迪拉克SLS內飾圖片
這里要澄清一個誤會:SLS名字中的L實際上是英文Luxury(豪華)的縮寫,并非大家想象中加長的意思。它與原型車的差別不只是125mm的長度,內飾幾乎是全新設計的,豪華裝備更是比STS多出不少。
凱迪拉克SLS發動機圖片
通用家族的看家動力4.6升北極星發動機終于用在了國產的SLS身上
在我印象中北極星(Northstar)是通用旗下少有的幾款高技術含量的發動機之一,鋁合金缸體缸蓋、雙VVT、電子油門……至少與那些標榜美國傳統的下置凸輪軸V8發動機相比,北極星的技術是超前的。52kW的升功率可圈可點,與之匹配的6速自動變速器更讓我改變了以往對美式豪華車的成見。
數據看起來不錯:0-100km/h加速時間6.8秒,最高車速250km/h,綜合油耗13.4L/100km。實際表現如何呢?按下發動機起動按鈕,引擎罩下面傳來低沉的聲音,我甚至可以想象出8個活塞依次上下翻騰的場面。怠速時當然不會像日本豪華出那樣鴉雀無聲,它用特有的聲音提醒車主機器在運轉,但這種聲音不煩人。V8發動機低速大扭矩的特性在這里充分顯現出來,用比較溫柔的方式踩下油門,變速器在1500rpm就升到更高的檔位,以140km/h的速度巡航,發動機轉速竟然還不到2000rpm,再加上靜音效果出色的米其林Pilot輪胎,高速行駛的安靜程度可想而知。這是SLS溫柔的一面,當油門踏板被毫不留情地踩到底,SLS的野性被激活了,雖然牽引力控制功能無法關閉,Stabili Trak系統也跳出來對野蠻的駕駛行為橫加干涉,但這輛2噸重的320馬力后驅豪華車還是帶著輪胎的輕聲尖叫勇往直前。為省油而設計的第6檔暫時可以休息一會兒了,在200km/h的高速下,依然是5檔在效力。4.6升北極星充足的動力儲備讓車子210km/h時還能感覺到明顯的加速度。正規的高速公路當然不可能縱容這種速度,因此在120km/h的限速范圍內,SLS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氣。
變速器 后備箱
力氣是一方面,這臺發動機細膩的表現和良好的油門響應也讓人印象深刻。這種感覺在開過3.6升的SLS之后更明顯,3.6升發動機也是一臺不錯的機器,它從聲音上感覺更活躍,更有激情。作為一部行政級豪華車,SLS的動力系統是稱職的,唯一讓人感覺不爽的是變速器的換檔動作有些大,尤其是低速換檔時能感到明顯的沖擊。
在通用看來,這個級別的車用后驅是理所當然的。SLS操控性能的進步令人驚詫
SLS是一輛后驅車,但凱迪拉克并不想用它來標榜運動之類的特長,畢竟,它骨子里還是一輛行政級的豪華車,大多數車主不僅自己不會去做漂移之類的動作,也不會縱容司機這么做。前雙橫臂后多連桿的獨立懸架為它打下了不錯的底子,加硬的彈簧和MRC電磁感應減振器所起的作用則是錦上添花。個人感覺,SLS懸架在高速時的表現比低速時要好。它的穩定性甚至給人一種錯覺:以200km/h的速度行駛,感覺顛簸程度好像和大多數車子在160km/h時的表現差不多,當然,防眩目的“減速”玻璃在其中也功不可沒。以160km/h的速度變換車道,后排乘客只感到明顯的側向加速度,并沒有被甩來甩去的感覺。帶速感的轉向助力系統對轉向助力的調整幅度不是很大,我覺得這是個不錯的設計,畢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勇氣和能力在高速時大角度轉向。在市區行駛時,我能感到電子控制的減振器已經進入最軟的狀態,這對于充分吸收路面振動肯定有好處,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制動點頭和起步抬頭的現象很明顯。順便說一句,SLS的電子控制減振器沒有常見的運動、舒適等模式,它的工作不需要任何人為的干涉。
前排座椅 后排座椅
255/45ZR18輪胎和大尺寸的制動盤看上去就讓人感覺很塌實,它的制動效果也符合我們的預期,緊急制動時雖然減速度顯著,但制動過程并不粗暴。
BOSE音響、Tuscany真皮還有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做的內飾演繹了真正的美式豪華
內飾的變化是SLS僅次于外形尺寸的一大變化。現在連很多小型車都裝備了雙區自動空調、電動座椅和DVD導航,再靠拼配置肯定不行了,怎么辦?老美終于拿出看家的本事,在奢侈品和豪華感受方面做文章。首先它祭出了BOSE音響系統,15個揚聲器營造出強烈的現場感,車子本身出色的靜音性能更讓它有了用武之地。車內不僅色彩經過精心搭配,連LED照明系統的光色和光線分配都經過反復設計。這些高科技的東西還只能算豪華裝備,下面這些就純屬于奢侈品了。同一輛車上的木材要取自同一棵樹以保證紋理的一致;車子的全部座椅和門內襯板都采用了Tuscany小牛皮,指定區域放養、技藝高超的技師剪裁縫制……這些似乎與車本身無關,但仔細想想,在技術越來越趨同的時代,憑什么說服闊佬在豪華車上一擲千金呢?
凱迪拉克SLS外觀圖片
SLS即將于春節后正式開始銷售。它是凱迪拉克在中國市場的旗艦產品。50-70萬的價格把它很自然地推到了這個細分市場的高端,與德國對手的正面交鋒看來是不可避免了。它有多大勝算呢?它不想打科技牌,也不愿沾染太多的官氣或霸氣,看來貴族氣質是它唯一的突破口。
- 1
福克斯 詢底價>> 9.98-16.99萬 報價 | 參數配置 | 圖片 | 論壇
- 2 捷達 7.58-11.93萬 詢底價>>
- 3 哈弗H6 9.58-15.18萬 詢底價>>
- 4 歐力威 4.79-5.59萬 詢底價>>
- 5 途觀 18.98-31.58萬 詢底價>>
- 6 朗逸 10.78-16.69萬 詢底價>>
- 7 速騰 13.18-22.58萬 詢底價>>
- 8 科魯茲 10.89-15.99萬 詢底價>>
- 9 新桑塔納 8.49-12.38萬 詢底價>>
- 10 軒逸 9.98-16.9萬 詢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