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辯證 試駕寶馬5系柴油版
盡管就歐洲進口車市場來看,BMW導入柴油動力車款的時間,距今不過1年半,論柴油車款資歷,還在經營多年的Volkswagen與Audi之后,甚至在產品線直接對壘的Mercedes-Benz,也比BMW提早好幾年布局國內柴油乘用車市場。不過,晚報到,不代表永遠落后。
事實上,BMW這一年半拓展柴油車款的產品編成相當積極,由首批1系列、3系列與5系列導入的2.0升直列四缸柴油動力出發,迅速在5系列與運動休旅的X3與X5車系,增編3.0升直列六缸柴油動力,讓柴油車戰力更為提升。
BMW這一年半拓展柴油車款的產品編成相當積極,由2.0升直列四缸柴油動力出發,迅速在5系列與運動休旅的X3與X5車系,增編3.0升直列六缸柴油動力,讓柴油車戰力更為提升。
而今天要體驗的柴油新家族,正是5系列柴油動力的中階產品-525d,上下銜接3.0升可變雙渦輪直列六缸旗艦動力的535d與2.0升直列四缸的520d。盡管與535d使用排氣量相同的3.0升直列六缸引擎,但在改為單渦輪增壓與動力輸出調校后,525d與幾近狂暴的535d,存在89匹的動力落差,如此一來,525d的實際動態表現如何,是試車組最為好奇的部份。
V幅式17寸鋁圈,真皮混搭織布座椅
不過在談到動態反應前,525d外觀與內裝的特色還是得先交代一下。同樣是5系列小改的最新樣式,除了535d特別以M款空力套件加持,展現獨特的運動風格外,其他5系列各車型不沒有太大的差異,包括525d也是如此。若要仔細比較的話,象徵525d車型等級的車尾鍍鉻飾牌,以及V幅式17寸輪圈造型,就成為525d的外觀辨識要點。
象徵525d車型等級的車尾鍍鉻飾牌,以及V幅式17寸輪圈造型,就成為525d的外觀辨識要點。
至于座艙設計,525d最獨特的差異,則是座椅與車門飾板材質,采用真皮混搭織布的設計,完全不同于其他5系列僅運用真皮材質。而就實際接觸的感受,我對織布混搭真皮的處理手法給予正面評價,在整天的試駕行程中,椅面與門版件采用織布設計的525d,觸感與透氣度并不遜于真皮材質,而且視覺感受上也有更為年輕化的點綴效果。
座艙設計中525d最獨特的差異,則是座椅與車門飾板材質,采用真皮混搭織布的設計,完全不同于其他5系列僅運用真皮材質。
BMW招牌iDrive中控臺控制系統也是5系列的標準配備,由7系列問世演進到現今后,整個操控介面精簡與成熟,尤其圖像式雙區恒溫空調與泊車系統,在操作與辨識性都相當良好,另外,中文化系統與方向盤快捷鍵設定組協助下,對于國內消費者判讀豐富的iDrive資訊,以及空調與音響個人化設定,都有顯著的幫助。
動力充沛順暢,高速巡航轉速低
525d與535d動力基礎是同一顆直列六缸鋁合金柴油引擎,排氣量兩者也是2,993cc,然而,不同于535d采用可變雙渦輪增壓系統所壓榨出,極為驚人的286hp/4,400rpm與59.1kgm/1,750rpm最大動力輸出,改為單渦輪增壓系統的525d,最大動力調降為197hp/4,000rpm與40.8kgm/1,300rpm,由數據來看,525d與535d的動力差距是相當顯著的。
525d與535d動力基礎是同一顆直列六缸鋁合金柴油引擎,單渦輪增壓系統的525d,最大動力調降為197hp/4,000rpm與40.8kgm/1,300rpm。
不過,在對照先前接觸535d的試駕印象后,可以這么說,若是偏好追求運動性能的人,那么,駕馭535d那股幾近狂暴的柴油動力,絕對有相當高的挑戰性,隨油門幅度舜間激發的腎上腺,深具刺激感。但是,動力調降近百匹的525d,整體操控難度,就顯得更為平易近人,不需要隨時神經緊繃地,535d全力宣泄而出的強大扭力;525d的動力輸出調性被調校得頗為均衡,起步鼓催油門后,清楚呈現柴油低轉速高扭力的敏捷性,讓525d的起步絲毫不拖泥帶水。
525d的動力輸出調性被調校得頗為均衡,起步鼓催油門后,清楚呈現柴油低轉速高扭力的敏捷性,讓525d的起步絲毫不拖泥帶水。
在Steptronic六前速手自排平順細膩的升檔動作下,525d擁有近似自然進氣引擎的線性順暢度。
接著,直線加速時的525d動力曲線,在Steptronic六前速手自排平順細膩的升檔動作下,讓525d擁有近似530i那種自然進氣引擎的線性順暢度。雖然沖刺力道比不上535d,但是靈動實用卻不失沉穩近人的動力特性,就是525d給我的最大感受。
而低轉速充沛的動力輸出,對于燃油經濟性也有明顯的助益,這一點當525d巡航于發達的高速路段時,就可以清楚看出。在高速路段,輕輕含住油門,車速以最慣用的80-90km/h巡航速度時,由儀表板可以觀察到,轉速域平穩地落在達到輸出扭力峰值的1,300轉上下,提供駕駛參考的瞬間油耗指針,也穩穩地壓低在每百公里耗油5公升以下的燃油節能水準。低轉速高扭力的525d,在加速性能與燃油經濟性的柴油動力優勢,也多少呼應525d在經濟部能源局測得的市區9.8km/l、高速17.2km/l與平均13.5km/l油耗水準,讓人看到大排氣量柴油車,在兼顧動力與油耗平衡的競爭力。
一般山道輕松攻克,陡坡沖刺借重手棑模式
體驗完平面路段后,接著,525d離開高速路段轉入山道路段,感受這顆單渦輪增壓的3.0升直六柴油引擎,搭配5系列后的實際表現。
就實際動力反應來看,525d擁有的40.8kgm扭力輸出,搭配1千多轉即能涌現的扭力峰值,在最常遭遇的山道路段都能輕松攻克,即使維持標準的D檔位設定,不需要刻意降檔位來拉高轉速,僅需較平面路段略為加大油門後,525d涌現的充沛動力,絕對能符合駕駛在日常使用的動力需求。
就實際動力反應來看,525d擁有的40.8kgm扭力輸出,搭配1千多轉即能涌現的扭力峰值,在最常遭遇的山道路段都能輕松攻克。
不過在行駛于坡度較陡的路段后,這時會察覺到采用D檔模式的525d,在提速反應開始變得有些遲緩,尤其是出彎后的攻坡沖刺,會讓人覺得不夠緊湊直接。這時除更加深油門甚至Kick Down來應對外,其實可以將檔位改采為S運動或者乾脆采用手排模式,將排檔桿往左切入后,轉速域將維持在2,000轉以上,提供更佳的動力反應。
525d雖然比不上535d那種吞食所有上坡路段的傲然氣魄,但設定得宜的檔位,仍是擁有愜意的山路彎道旅程。
另外,S運動檔位油門的反應,也明顯比D檔來的迅速,對于攻坡路段我是推薦手排模式,在彎道路段,利用二檔與三檔之間進行切換,讓引擎維持更佳工作轉速與沖刺力道,這些模式不僅跟先前體驗的BMW車款相近,也讓人體驗到,525d雖然比不上535d那種吞食所有上坡路段的傲然氣魄,但設定得宜的檔位,仍是擁有愜意的山路彎道旅程。
正反合辯證,525d展現均衡性
同樣是直列六缸引擎,先后體驗的535d、530i與這次的525d,剛好涵蓋雙渦輪柴油引擎、自然進氣引擎與單渦輪柴油引擎,撇開各有一段落差的車價外,其實這三款車正好在動力調性的光譜,呈現出有趣的排列,535d是濃烈熱情的陽剛運動味,530i是自然引擎渾厚內力下的悠閑平順,至于525d在我看來,剛好就是兩者的融合體,雖不如535d那樣狂暴,但仍有柴油動力招牌的沖勁,直列六缸與3.0升排氣量的設定,卻也幾分530i那股自然進氣的渾厚沉穩感。
三者似乎也呼應德國辯證哲學大師黑格爾,經典的正反合辯證過程。在相對應的535d與530i柴油與自然進氣的「正反」論證中,525d恰巧以「合」的平衡姿態出現。
轉自:UCAR
- 1
奧迪A6L 詢底價>> 38.3-74.26萬 報價 | 參數配置 | 圖片 | 論壇
- 2 寶馬5系 42.86-79.76萬 詢底價>>
- 3 奔馳E級 43.8-75.1萬 詢底價>>
- 4 凱迪拉克XTS 34.99-56.99萬 詢底價>>
- 5 捷豹XF 55-76.8萬 詢底價>>
- 6 皇冠 31.98-51.98萬 詢底價>>
- 7 寶馬5系(進口) 45.5-87.8萬 詢底價>>
- 8 紅旗H7 29.98-47.98萬 詢底價>>
- 9 奔馳E級(進口) 53.8-89.8萬 詢底價>>
- 10 寶馬5系GT 83.1-186萬 詢底價>>
-
華晨寶馬523LI 繞樁測試 5101
-
華晨寶馬523LI 0到100km/h加速測試 7591
-
華晨寶馬523LI 100km/h到0剎車測試 6480
9.5 總評分 |
加速(0-100公里/小時) | 剎車(100-0公里/小時) | 噪音(分貝/100km) | |
6.53秒 | 37.5米 | 暫無 | ||
李俊鋒 | 9.5分 | 作為強烈追求駕駛樂趣的寶馬,終于把5系的軸距加長140mm,外觀視覺效果也因此變得更加霸氣,內飾的造型與配置依然是一副老樣子。在駕馭方面,加長后的5系更容易掌控,整體的風格更趨向于均衡。3.0T的直六發動機與8AT變速箱搭配的實際效果驚人,我對其幾乎沒任何可以挑剔的地方。 | ||
wangziping | 9.8分 | 紳士裝扮,狂野內心,這是對寶馬535Li最適合不過的比喻了。外觀從目露兇光的“關公眉”演變成一副俊朗的面孔,顯得更加年輕。8速變速箱與3.0T發動機的搭配絕對完美,日常表現極佳。后排空間照顧得非常周到。唯一詬病的就是在細節處理上寶馬還有一定提升空間。 | ||
劉明輝 | 9.1分 | 公路上越來越多的寶馬5系說明它成功了,這款車的外觀、內飾、動力、品牌都深深被消費者所接受,尤其是修長的車身尺寸為這款車增色不少,僅這一點就吸引了不少消費者。而寶馬所崇尚的出色操控性也成為了大家選擇5系的主要原因,所以這種強勢的表現對于奧迪和奔馳來說,都將會是巨大的壓力與挑戰。 | ||
評測文章:“狂野紳士”PCauto測試華晨寶馬535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