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寶馬X3
兩年前中國便以令人驚訝的速度躋身全球第三大汽車消費市場,但過快的發展速度也造成了國人浮躁的消費心態,以致于不少優秀的產品到了國內卻不為人所動,甚至最受歡迎的豪華品牌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波及,比如眼前這部X3。這讓我想起互聯網上那句知名度頗高的搞怪言論:懷才就像懷孕,時間長了才能看出來。
寶馬X3外形比它的大哥更犀利
初識X3還是在2003年初北美國際車展上,那時它的雛形X-Activity還是個沒有頂篷和側窗的概念車。由于先前推出的X5獲得了意料之外的巨大成功,受到鼓舞的寶馬決定繼續進軍緊湊型SUV領域,只用9個月時間便推出了符合量產車標準的X3。上市兩年半的時間內,它的銷量已突破26萬輛,對于SUV,尤其是出自豪華品牌的SUV而言,這已是很令對手嫉妒的數字了。
寶馬X3外形
可就是這樣一部實力不俗的小型SUV,2004年引入國內后,銷量卻一直與同門師兄X5相去甚遠。主要原因無非有以下幾點:首先,X3的尺寸雖然只比當初的第一代X5短了10厘米,由于車頭過于修長,駕駛艙并未得到多少可利用空間,視覺效果勢必不夠威猛;其次,其它同等價位的車型普遍裝備了衛星導航、DVD影音系統等便利性配置的情況下,X3仍然保持著相當樸素的本色,甚至連內飾設計也是歐洲消費者喜愛的低調風格;還有,它的價格并未與X5拉開太大差距,上市初期甚至一度直逼其師兄,消費者稍一動搖,便很容易轉投后者。
也許第二代X5的出現將徹底結束X3懷才不遇的郁悶境況。由于車身尺寸全面膨脹,新X5已升格為標準的7座車型,也順便為它的小弟騰出了更寬廣的發展空間。在自身方面,X3也剛剛經歷了問世以來的首次小改款。盡管車體的主要部分仍是我們熟悉的樣子,不過前保險杠已經過重新設計,粗大的黑色塑膠防擦塊將杠身分為上下兩部分,下半部兇猛的輔助進氣孔配合神采奕奕的通透前大燈讓車頭變得更洗練。標志性的雙腎形進氣格柵面積也有所增加,更符合寶馬家族近來的面貌演化。車尾的變化相對小一些,保險杠底部取消了原先的梯形開口,尾燈更醒目并改為LED光源,亮度可根據駕駛員的剎車力度提高,增加了尾隨車輛的安全性。
寶馬X3內飾精致,但配置沒有特別的亮點
車廂內延續了以往的風格,但改進了材料的品質,細節處理也有所加強。最顯著的變化在于增加了一條橫貫儀表臺的拉絲金屬飾板,門壁則采用了不少皮革和金屬裝飾件,整體質感確實比之前提高了一些,而且中國規格車型的儀表臺和中央通道都使用了全黑底色的覆蓋材料,炫酷之余,也更不容易被弄臟,是很實用化的考慮。此外,三幅式方向盤也與原先不太一樣了。有意思的是,X3的產地既不是總部慕尼黑,也非位于美國南卡羅萊納州的Spartanburg工廠(Z4和新X5的娘家),而是交由奧地利的MagnaSteyr代工生產的。
不過,以上改進只能說是錦上添花的小花樣, X3最值得贊嘆但同時也經常被國內消費者忽略的還是其優秀的駕駛表現。正如同第一代X5是從5系(E39)轎車平臺上衍生出來的,X3與3系轎車有著極其緊密的聯系,只不過它誕生時E90還處于研發階段,于是便大量借用了E46的技術。由于3系是寶馬所有4門車型中最注重駕駛樂趣的一款,X3的骨子里就帶有純粹的運動基因。低速時略顯沉重的粗壯方向盤、輕踩之下幾乎沒有反應的落地式油門踏板和中后段力道十足的制動踏板,給人的感覺根本就是一部升高版3系轎車。盡管硬朗的懸架已根據用戶反饋做出了改良,在水泥方塊路上的反應還是有點敏感,車廂內的回聲也有些明顯。不過一旦駛上平坦的柏油路面,懸架就立刻恢復到令人倍感信心的狀態,迅捷、扎實的響應可以讓X3輕松地穿插于高速車流中,應付連續S彎也不費吹灰之力。
- 1
哈弗H6 詢底價>> 9.58-15.18萬 報價 | 參數配置 | 圖片 | 論壇
- 2 途觀 18.98-31.58萬 詢底價>>
- 3 翼虎 19.38-27.58萬 詢底價>>
- 4 馬自達CX-5 16.98-25.28萬 詢底價>>
- 5 豐田RAV4 18.38-27.28萬 詢底價>>
- 6 本田CR-V 19.38-26.28萬 詢底價>>
- 7 漢蘭達 24.88-42.98萬 詢底價>>
- 8 奧迪Q5 35.85-56.77萬 詢底價>>
- 9 逍客 13.98-21.98萬 詢底價>>
- 10 北京現代ix35 16.98-24.28萬 詢底價>>
-
《較量》第九期 老對手的新恩怨 奔馳GLK VS 寶馬X3 22400
-
BMW精英駕駛培訓---賽道練習 9129
-
BMW精英駕駛培訓---賽道練習 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