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魔現身!PCauto搶先試駕英菲尼迪G37S
試車地點 |
廣州 |
試車時間 |
2008-12 |
天氣 |
晴 |
路面工況 |
綜合路面 |
車輛提供 |
廣州元都英菲尼迪 |
試車人員 |
圖/文:曾從智/楊東琳 |
車型 |
英菲尼迪 G37S |
市場報價 |
66萬元 |
編輯短評 |
√:外觀極具特色,典型GT風格 | ||
×:價格略高 |
英菲尼迪G系列雙門車型出身于日產SkylineCoupe,除了擁有Skyline車系名聲在外的運動歷史,還代表著日系最新流行的時尚風格。G37S作為最新的車型進入中國,除了擁有流麗的車身外型,也承載了日產最新的引擎和底盤技術,代表著日系的轎跑車型已經開始挑戰國內稱霸已久的歐洲各強。
英菲尼迪G37S試車視頻:
外觀——
車頭正方的明顯線條,由兩條簡單而有力的線條刻畫出來,與近年的英菲尼迪家族面孔都有異曲同工之妙。廠方解析,全新G37SCoupe再加上Tsuya「艷」的豐富色彩元素,以及東京新興流行發信地「表參道Hills」的簡約美學,融合成新世代日本跑車設計元素。從A柱至C柱連成一氣的弧型車頂線條,突出了明顯的腰線和凸顯了前后翼子板的外拋感覺,貫徹了英菲尼迪近年跑車化風格的傳承。
車頭除了整體線條更加流暢之外,線條仍人延續著上一代G35的風韻。家族系的L型前后燈組以及廠方名為DoubleArch的雙弧式樣水箱護罩更顯得炯炯有神。前保險杠沒有配備霧燈裝置,三個明顯的進氣口貌似是將空氣導流至水箱和剎車系統的設計,但近看后發現兩邊的開口都是密封的,原來這只是外型設計上的需要,剎車系統實際功能上還用不著這樣的散熱設計。
尾部設計也是繼續G35轎車版的成熟設計,線條將尾燈修飾得更為圓潤。但尾燈組里的設計有了明顯的區別,G35的尾燈為日產跑車系中經典的四圓燈設計,而G37S則改成了雙圓燈的效果,這個舉動不知道會不會受到英菲尼迪FANS的非議呢?還有一個筆者明顯覺得不太協調的設計就是尾箱上的定風翼,由于采用了鍍鉻的設計,雖然集成了倒車攝像頭的功能但是無論車身是那種顏色,鍍鉻的顏色還是與車色格格不入。
和新一代G37四門款外型設計理念相同,G37S Coupe的身形也比前輩G35身材魁梧一點。除了軸距維持相同的2850mm以外,車長、車寬各增加22與9mm,換句話說,車內空間將更加寬敞,降低10mm的車高及更加拓寬的前后輪距,意味著G37S的高速操控性將更進一步。
內飾——
雙門轎跑最矚目的當然莫過于前座的兩張座椅,兩張具有14方向的電動可調真皮座椅,不但擁有桶型乘坐感外,大腿下方和腰部包裹部分還附帶獨立調整功能,可讓駕駛者按照不同習慣進行微調,肯定能夠符合每個人的要求,使得該座椅在包覆、支撐舒適性上都是同級中的絕佳佳作,完全不輸給奧迪A5、寶馬3系等同級對手的座椅乘坐感。
另外,G37S的方向盤電動調節也保留著以往與儀表板聯動的設計,而且可調的范圍很大,與設計精良的座椅配合,絕對能符合地球上絕大部分人類的乘坐要求。
新穎的紙紋底色鋁合金飾板配上紫羅蘭色儀表板后,中控臺整體質感倍增許多,再加上由七寸彩色螢幕所整合的VIS系統,包括音響、空調以及旅程電腦等功能,皆可透過熒幕前方的按鍵與旋鈕操作。上文提到的嵌在尾翼里的倒車鏡頭也可以在倒車時將后方影像顯示在熒幕當中。包含車門10寸重低音在內共有11個揚聲器的Bose立體音響,總輸出功率可達到307瓦,比市面不少名牌的改裝產品好出不少,已經原廠的搭配和造工已經占有先天的優勢。
至于雙門跑車的后座部分,雖然在進入方式上已經人性化地采用一鍵式電動調整功能,方便了乘員進入后座,后排的膝部空間也在新車增長軸距下有著良好的表現,但局限于流麗外型的外殼,后座乘客難免要接受頭部空間狹小的問題。
引擎動力——
很多消費者都認為雙門即為跑車,所以最值得關注的仍是G37S的動力表現,上代的G35配置的VQ35HR引擎,強調引擎的高轉速和即時加速反應。而G37S的引擎就是以VQ35R為藍本,維持了95.5mm的缸徑,加大曲軸的回旋半徑使沖程從81.4mm增加到86mm,排氣量增加為3696cc,并把壓縮比從10.6提高到11.0。因此此顆引擎的廠方代號亦變為VQ37HR,廠方表示總計共修改了35%的零件。
VQ37HR引擎中包含了VVEL(VariosValveEvent&Lift)無段可變進氣揚程系統,和過去的CVTCS連續可變吸氣正時結合后,能造就出最佳的性能輸出與燃燒效率。VQ37HR引擎的最大輸出為328hp/7000rpm、37.0kgm/5200rpm,在有VVEL的助陣下,轉速上限也設定至7400rpm。
因為排量的增加,特別也將缸體高度拉長,鍍鉬的輕量化活塞采非對稱裙部降低側壓,底座亦使用階梯型支架提高剛性,加上左右對稱的進氣管道與等長排氣歧管減少進排氣阻力,從以上這些技術指標不難看出VQ37HR是款追求高轉最終馬力的性能引擎。
VVEL(VariosValveEvent&Lift)無段可變進氣揚程系統技術解構--
關于VVEL的作動設計上,其和BMW的Valvetronic構造很類似,都是以馬達驅動控制軸與搖臂,使連動氣門獲得開啟深淺的調整能力,如此再結合CVTCS連續可變正時機構讓凸輪作用角最佳化,引擎的進氣效能便能隨時維持在理想狀態。舉例來說,過去車主要將引擎控制于中低轉速的技巧,乃是藉由微開節氣門減緩空氣吸入量來達成,但如此一來就會增加吸氣阻力,并使活塞上下運動效率產生耗損。
但現在有了VVEL機構后,即便是低轉速時電子節氣門也可大開,直接以氣門揚程控制進氣量與轉速,因此瞬間加速時便不會有進氣時間的遲滯問題。只需調整氣門挺舉量就能增加空氣密度與容量,故油門反應性相對能提高不少,同時也帶來了低油耗與凈化排氣的優點,據說2010年以前此技術會逐步運用在日產的其他新車上。
附帶說明的是,VVEL并不像Valvetronic已簡化節氣門裝置,原因是有節氣門的話,在進氣正時變化間其可作更精確地控制,使扭力不致受到波動而讓輸出更加順暢,且準備沖刺前節氣門就會先行開至最大,使得進氣歧管內有了預壓的作用。
變速箱——
變速箱方面,國內售賣的G37S配置了7前速手自一體變速箱筆者認為是最美中不足的地方。雖然G37S搭載的7前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已經將速度提升的頓挫感降到非常低,大部分經驗不足的駕駛者可能只能從排氣聲中才能發現轉數的升降。
即便是轉換到反應更快的DS模式,帶給駕乘者的沖擊感仍然是很低。正因為這樣,而且變速箱對于油門的反應也做了一定程度的過濾,令駕駛者可能對車輛的真實速度感覺有些偏差,陷入了車速很高,感覺很慢的怪圈。
可能是筆者比較吹毛求疵,對于這款變速箱在急加速一霎那的反應還是不太滿意。在普通轎車上還能說得過去,但是G37S身為英菲尼迪旗下最強的跑車型號,在盡油加速時還感覺需要遲緩一下的話就不太說得過去了。不過這只是一廂情愿的看法,實際感受建議有興趣的網友前往經銷商處試駕,比較每個人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反正試駕車就擺在那里,不試白不試。
安全結構——
車體部分,廠方表示強度比上代提高36%之多,得益于引擎擺放于前軸之后、全鋁的發動機缸蓋以及前雙搖臂、后多連桿的懸掛系統也大量采用鋁合金材料,車身前后比重保持在54:46的中性比例上。這樣對于車輛行走的動態平穩有著莫大的益處,除了車身動態反應更快之外,剎車、加速等動作也更加靈敏。
另外,G37S原廠便已配有粘耦式限滑差速器、VSC車身穩定系統4WAS四輪主動轉向系統等主動安全配備,剎車系統還用上ALCON代工的前四活塞后雙活塞剎車卡鉗與355/350mm大徑通風碟,以及前225/45/19、后245/40/19普利司通RE050A防爆輪胎,讓G37S原裝車的實力已經不遜色同級任何一位對手。
尤其4WAS(4-WheelActiveSteering(四輪主動轉向系統的搭載,更使其獲得增進操控力的神兵利器。事實上,所謂的四輪轉向系統早在多年前已出現在R32GT-R上,成為該車款獨門的裝備,不過G37SCoupe上的這套系統則是已經過修改過的配備。簡單地描述4WAS,就是一套結合前輪可變轉向齒比與后輪轉向的裝置。前輪部分乃依據車速、舵角、加減速G值,在12.0~21.0:1之間調整方向盤轉向齒比;后輪則是從日產HICAS不斷發展而來的電子同向可變設定,最大轉角為1度。
因此,4WAS共有三階段的作動方式:在40km/h以下前輪轉向齒比會擴大,讓市區停車、巷道轉彎/掉頭省力輕松;40~80km/h的中速域除了前輪可變還加入后輪轉向,使得山路急彎可獲得靈敏反應;超過80km/h的高速域主要是縮小前輪轉向齒比,同時后輪轉向的控制盡可能減少方向盤轉角,以追求車輛穩定性。
普通D檔的行駛模式更像是駕駛著一輛大排量的轎車,加速平穩而有力,由于變速箱電腦程式的原因,雖然車速能夠很快地上升到3位數字以上,但是給人的感覺依然是懶洋洋的。
既然是這樣,我們當然是要將檔位切換到DS運動模式來感受一下G37S相對真實的實力。行駛在60公里的時速上,左手輕撥方向盤后方的大型換檔撥片兩下,只見引擎轉速馬上飆升至5000轉附近,頓挫一下之后身體馬上感受到一股順暢且源源不絕的推力涌現,車速迅速攀升,眼見轉速達到7400rpm的極限,輕彈右手撥片,檔位升上一檔,對于背部的壓力依然不見疲軟,速度早已超過吊銷執照的上限。
此時遇到一個大角度的彎角,穩住油門切換車道,略略感受到4WAS發揮作用,體積不小的車身利落地按照預定的線位劃過彎角。為了更進一步了解G37S的彎道實力,我們特意找來一些狹小的彎角進行體驗,略為高速地劈入,儀表板上的VSC警告燈馬上就閃個不停,這時會感覺到后輪有些蠢蠢欲動的趨勢,但輔助前輪拐入彎角的過程很漸進而且無聲無息,不留心的話可能察覺不出來。
關掉VSC的話,同樣的彎角、同樣的速度,車尾馬上變成全車最活潑的部分,不得不反轉方向來維持車身平穩向前的軌跡。畢竟要駕馭超過300匹的后驅車,關掉車身穩定系統在街道上行駛也是一件很刺激的事情。
至于直路的加速和制動性能我們將以更客觀的數字表格進行描述。
英菲尼迪G37S 0-100公里時速加速時間為6.07秒,加速距離為99.67米
英菲尼迪G37S 時速100公里-0的制動距離為38.44秒,加速時間為2.73秒
試駕總結:G37S作為英菲尼迪全新G系列車型的先頭部隊搶灘中國,繼續保持著英菲尼迪日系高性能車系的傳統。能進入國內高性能轎跑系列的競爭,G37S在總體方面絲毫不遜色于各大歐洲對手。不過G37S更是趨向GT型的跑車,對于終極運動性還是有所保留,不然的話又怎會舍棄那令人著迷的六前速手動變速器。不過站在消費者的角度,這類動輒五、六十萬的豪華車型更需要的是滿足不少高收入人群的奢侈需要,對于終極運動性能反而不是他們最關注的。
類型 |
評分 |
英菲尼迪 G37S |
外觀 |
★★★★★ |
整體造型協調,典型GT跑車外型 |
內飾 |
★★★★☆ |
內飾格調豪華,材質優良 |
動力 |
★★★★☆ |
發動機改良自成熟產品,動力澎湃 |
操控 |
★★★★☆ |
風格趨于沉穩平順 |
制動 |
★★★★★ |
名牌代工產品,質量保證 |
工藝 |
★★★★☆ |
內飾造工達到日系車型最高水平 |
平穩 |
★★★★☆ |
先進的底盤技術保證了行駛的穩定性 |
售后 |
★★☆☆☆ |
售后網絡較少,高檔品牌的個性化服務 |
- 1
蒙迪歐 詢底價>> 18.99-27.59萬 報價 | 參數配置 | 圖片 | 論壇
- 2 帕薩特 18.38-32.28萬 詢底價>>
- 3 奧迪A4L 27.28-57.81萬 詢底價>>
- 4 邁騰 19.98-33.48萬 詢底價>>
- 5 凱美瑞 17.98-32.98萬 詢底價>>
- 6 邁銳寶 16.29-23.29萬 詢底價>>
- 7 天籟 17.78-37.18萬 詢底價>>
- 8 雅閣 18.98-23.68萬 詢底價>>
- 9 大眾CC 25.18-34.98萬 詢底價>>
- 10 起亞K5 15.98-24.98萬 詢底價>>
-
紅魔現身!PCauto搶先試駕英菲尼迪G37S 57466
-
海外美女測試英菲尼迪IPL G37敞篷 743
-
外媒試駕英菲尼迪 G37 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