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華運動家 PCauto試駕瑪莎拉蒂GTS/總裁Qps
試車地點 | 深圳 | 試車時間 | 2009-3 |
天氣 | 陰 | 路面工況 | 城市路面 |
車輛提供 | 瑪莎拉蒂中國 | 試車人員 | 圖/文:林喆 |
車型 | 總裁Quattroporte S | 市場報價 | 247.8萬元 |
編輯短評 | √: 幽雅、奢華又不失運動感,舒適感與運動技術達到了完美融合 | ||
×: 相對昂貴的價格不是一般人買的起的 |
前言:意大利是汽車造型設計的圣地,這里薈萃了世界上大部分專業設計室,是全世界造型設計師膜拜的神圣殿堂,世界上許多名車都出自意大利設計師的靈感。就像足球之于球迷,時裝之于名模,意大利跑車在車迷心目中是神圣的。意大利是個奇怪的國家,總是充滿著種種對立性:一個亞平寧半島上的“小”國,卻有著“大”群的球迷;古老的文化和建筑散發著悠久的歷史氣息,同時又是世界聞名的時尚之都;意大利最大的汽車公司菲亞特以生產價格低廉的小車為主,卻以昂貴的跑車征服了全世界。
沒有任何一輛車可以像意大利跑車那樣給車迷們一種聽到名字就興奮的感覺。傳說中經常把法拉利、蘭博基尼、瑪莎拉蒂形容為高雅及激情的典范,被法拉利并購的瑪莎拉蒂,在超級跑車市場的耕耘,已經超越了一個世紀之久。而在GT賽道上耀眼的表現,更讓世人對其性能推崇備致。然而,在上市的產品中,瑪莎拉蒂的定位,與法拉利是截然不同的。相對于法拉利的奔放,瑪莎拉蒂給人的是一種的幽雅、奢華又不失運動的感覺。今天就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品位一下瑪莎拉蒂旗下的兩款車:幽雅的總裁Quattroporte S(下文用“總裁”代替)和張揚GranTurismo S(下文用“GT S”代替)
總裁Quattroporte S
外觀——意大利式的柔美
早在1963年,第一代以Quattroporte命名的產品就已出現了,來自傳奇賽車450S的動力系統讓它顯得尤為與眾不同。四十多年間,走運動路線的豪華轎車為數不少,卻多是曇花一現,將這一理念堅定地沿襲到底的所剩無幾。但今天我們眼前的這輛總裁便是這為數不多的走運動路線的豪華轎車的佼佼者。
意大利設計大師Pininfarina以一種嶄新且更具現代感的方式對瑪莎拉蒂Quattroporte總裁車型進行了重塑。這種設計形式將總裁系列的優雅風格與強健的造型元素結合在一起,充分展現了這一經典車型獨特的意大利氣質。
瑪莎拉蒂總裁有著一副大型豪華轎車的身材,但卻不像其他車型那么臃腫,瑪莎拉蒂的設計風格使得龐大的總裁依然有著跑車的輪廓,即使多出兩扇車門也絲毫不會影響車身側面的順滑美感。
總裁凸出式垂直薄片前格柵配合著瑪莎拉蒂三叉戟徽標顯示出獨特的瑪莎拉蒂家族特征。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造型修長的車頭有力地展現了全新總裁系列的運動因子。
氙氣大燈帶有10個LED燈組合的日間照明功能和嵌入式示寬燈,整體感覺更加銳利。向外擴張的翼子板形成一種強勁的張力,與車身流暢的線條相對應。瑪莎拉蒂風格的標志性通風口,賦予了整車很強的運動感。
總裁的車頂線條流暢且重心向后傾斜,后翼子板與車頂相呼應,更加突出車身運動特征。設計保守而典雅的尾部,與醒目的全新設計的LED尾燈很好的搭配。全新的后保險杠獨特設計展現出了車輛的力量感,4個雙圓形大尺寸排氣管隱藏在鏤空設計的保險杠內讓人對它的實力不可小覷。
內飾——幽雅與豪華并存
與外型相同,總裁的內飾同樣充滿意大利式的美感與精致。高級皮革與原木材質所細膩包覆的座椅、方向盤與座艙細部,體現出豪華房車該有的卓越體驗。接單訂制,車內的色彩基調、皮椅、原木飾板、方向盤、踏墊甚至縫線材質等都可以根據客戶的要求進行搭配,營造出專屬的豪華座艙。
總裁重要的設定按鍵被放置在中控液晶屏兩側,包括運動模式、雪地模式、前后倒車雷達開關與MSP車身動態穩定系統等按鍵,在駕駛員進行操作時,中央液晶儀表也會同步顯示,以提醒駕駛掌握各項操控設定。
做為一款200W級別的豪華車多媒體系統自然是不可少的裝備,總裁的多媒體系統,可以說已涵蓋當前最主流的多媒體功能,包括整合豐富的行車電腦、內藏30GB的硬盤容量以及衛星導航圖與MP3數字音源播放,同時,在無線通訊功能也支持聲控藍牙,而對擴充接口功能,手套箱則設計有USB插槽提供相關配件的連結。不過要能熟練的操作這套系統你的英文得有一定的水平,因為進入國內的瑪莎拉蒂車型的多媒體系統都沒有進行漢化。
總裁的方向盤大而厚實,高質感的原木包裹著整個外圈,手感相當好。而仔細觀看,其上的木紋是經過精心比對拼合,呈現出自然的美感。
瑪莎拉蒂總裁內飾細節
瑪莎拉蒂總裁內飾細節
乘坐——就兩個字“舒適”
置身于總裁的座椅上,豪華的氣息已經將我包圍,精致的手工、柔軟的皮質讓身體的每一寸都能得到放松。包裹性不俗的座椅使身體牢牢地貼合在上面,多達14向的電動調節很容易就可以找到駕駛這輛大家伙的最佳姿勢。
為了營造前后軸最佳質量分配,車頭被拉得很長,因此在同樣的長度內,駕駛艙空間自然有所損失。但對于后座乘員該有的舒適享受與尊榮感,總裁并沒有忽視。后座雙人擁有寬敞舒適的乘坐空間,四向電動座椅、雙區恒溫空調、電動后窗簾、中控鎖、與前座中央扶手內藏的車內移動電話,足以滿足后座老板的商務需求。
操控——幽雅外衣下的暴躁性格
我們試駕的總裁行政版配備的4.7L的發動機,這款來自法拉利的V8發動機最大可以輸出430馬力,比同門GTS低了10馬力左右,而490牛米的最大扭矩與GTS一樣。最高車速和0至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的官方數據分別為280公里/小時和5.4秒,都比GTS稍低。而對于一款舒適性方面要求更高,也更重的四門豪華轎車來說,這些數據已經相當突出了。
猛踩油門踏板之前,總裁表現得很安靜和溫順,噪聲得到了更好的控制,速度也很流暢,此刻正好可以欣賞一下車外優美的風景。當然我也不會讓寶貴的試駕時間就這樣在我的身邊悄然溜走,我開始放縱腳下的油門,在抵達3000轉/分左右,推背感會有一次比較猛烈的爆發。扭矩在這段轉速區比總裁已經有了大幅度提升。隨著油門的深踩發動機轉速的提升非常快速。原本異常低調的總裁,發動機的聲浪也輕快了起來。同時而隨著發動機的拉高,原本低調的排氣聲浪漸漸變得雄渾而高亢。
總裁并沒有采用GTS的F1風格變速器。而是配備了更“舒適”的ZF6擋自動變速器。換擋非常平順,不會讓車內的人前仰后合。手動模式也相當快,撥片似乎是直接與變速箱連接的,即便是從巡航狀態連降兩擋迅速進入攻彎狀態,它的響應也毫不拖沓。如果想充分發揮發動機的性能,甚至可以直抵7500轉再換擋。此外,總裁還為喜歡運動風格的駕駛者提供了“Sport”模式。
按下Sport鈕,總裁的換檔時間大幅度縮短,避震器也同步調整阻尼硬度使車身側傾得到有效抑制,此時方向盤的路面回饋與轉向感更加清晰,再加上MSP系統伺機監控并介入車輛的動態控制,大幅增加駕駛者的自信心,讓我鼓起勇氣深踩油門向下一個彎道奔去。
總裁經過改進的Skyhook懸掛系統可保證它在彎道中有更好的姿態,該系統帶有新型減振器設置,具有更出色的操控平衡性,新型閥門也優化了響應頻率。此外,與Brembo公司合作開發的高性能制動系統也發揮著重要作用。采用由鑄鐵和鋁制成的復合制動盤,配合鋁制單塊式6活塞制動卡鉗,制動效果極好。
當然總裁也有心平器氣和的一面,只要你熟悉了踩踏油門和剎車的力度,就能使總裁的加速和減速變得柔和、親切。無論是副駕乘客還是后排乘客,都會對此車的舒適性稱贊有加,兩百多萬的移動沙發有著極高的乘坐柔韌性,非運動模式下的底盤對路面的顛簸抑制得非常干凈,這得益于Skyhook系統對懸架阻尼的實時監控與調整,使振動消失于無形。
GranTurismo S
外觀——更動感、更張揚、不再低調
GT——高性能轎車的代名詞。現代的GT車型中,雙門、硬頂、四座以及超強的性能成為了必不可少的條件,而一個品牌下的GT車型也一定是最能表現其性能特點的產品。隨著瑪莎拉蒂GT推出,瑪莎拉蒂的競爭力也開始滲透到車長超過4.7m的大型跑車領域。而瑪莎拉蒂GT在設計和性能上展現出來的全新特點,也必然能為它贏得更多高端消費者的青睞。今天我們試駕的第二款車便是基于瑪莎拉蒂GT推出的進化版本GranTurismo S,它擁有更張揚的外型、更強勁的動力能給我們帶來更直接的駕駛快感。
我們先看看GT S的車身比例,雖然瑪莎拉蒂GT S整車長度只有4881mm,但瑪莎拉蒂GT的軸距卻達到了2942mm,縮短的前后懸架將四個車輪放置在遠端的設計,在經濟型轎車上能夠獲得更大的空間,而在這里則是為了更加展現它修長的身材,以及那份蘊藏其中的優雅卻又不失性感的魅力。
瑪莎拉蒂GT S的前格柵造型是對傳統的一種繼承。這樣的前端內凹式的格柵造型最早出現早1953年的瑪莎拉蒂A6GCS上,如今當它再次與瑪莎拉蒂GT S相結合的時候,展現出來的是一種全新的激情,肆意張揚的大嘴,似乎要將前方的一切事物吞噬。
瑪莎拉蒂GT S熏黑的前大燈與翼子板融合,隨著肌肉的曲線彎轉,充滿了力量感。后備廂曲線則隨著后風擋玻璃流淌而下,并以一個微小的上揚形成收尾,LED燈組成了三角形的尾燈,提高了夜間的辨識程度,4個對稱的排氣管通過尾部梯形的線條分割包圍。
內飾——充滿戰斗氣息
GT S的內飾布局與總裁基本保持一致,只是霧面鋁質飾板更凸顯出內裝的跑車風格。瑪莎拉蒂招牌的菱形石英鐘鑲于中控臺上方的中央位置,外側并有金屬飾環的精細點綴。大型液晶屏幕整合于中央位置,操作按鍵排列于左側,明顯的是屬于駕駛取向的需求,而下方的音響面板及雙恒溫空調系統則以方形整齊的排列著,內裝的細致度十分出色。
雖然GT S的方向盤移植自總裁,但在材料上有了明顯的變化,幽雅的木紋裝飾不見蹤影,取而帶之的是手感極佳的皮包裹,3點和9點位置的凹漕也很貼合駕駛姿態下手掌與拇指的位置,方向盤上集成了音響和電話的控制按鈕,但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我還是更喜歡位于其后的那兩個換擋撥片。
GT S的前排座椅包覆性非常突出,腰部及腿部兩側的支撐都很充足,座椅中部與身體接觸部分采用反絨皮材質擁有不俗的摩擦力。GT S后座椅采用雙座設計,并擁有與前座相似的座椅造型,雖然在座椅寬度部份已可與前座看齊,但有限的腿部空間加上因尾窗而被削去不少的頭部空間,后座還是比較適合短距離的移動行程。
操控——瑪莎拉蒂運動風格的終極闡釋
瑪莎拉蒂GT S跑車配備的發動機是對瑪莎拉蒂運動風格的終極闡釋,這款4.7L V8發動機在7000 rpm時可爆發出440hp的強大動力。車輛從0 km/h到100 km/h的加速時間僅為4.9秒,最高車速可達295km/h,是瑪莎拉蒂所有在售車型中速度最快的一款。
不同于瑪莎拉蒂其他車型的排檔桿設計,GT S 改成附有兩個按鈕的控制板,一個控制倒車檔,另一個為一檔,這種設計在倒車時可以方便地打入一檔,而不必使用方向盤換檔撥片,降低停車操作的繁瑣度。而在沖刺時的特殊體驗后,現在回過頭來看GTS搭載的雙干離合器序列式電子變速箱,變速箱技術為六速自手排的機械結構,更支援多達六種換檔模式。基本分為自排與手排兩大模式,自排模式除剛剛設定的自排正常模式(Auto Normal)外,還有自排跑車(Auto Sport)與自排雪地(Auto Ice)兩種模式,至于手排模式則有手排正常模式(Manual Normal)、手排跑車(Manual Sport)與最強調犀利操控樂趣的MC-Shift快速換檔的手排跑車模式。這是瑪莎拉蒂有史以來最好的半自動變速器,它操控起來的感覺很像是現在法拉利車型上采用的那種接合速度快得驚人的F1一Superfast半自動變速器。如果選用最極端的手動運動MC-Shift模式,其換擋速度已快至驚人的100毫秒,與法拉利599GTB的換擋速度持平,雖然不及Scuderia的60毫秒,但已比標準型GT所采用的ZF6前速自動變速器快上許多。
駕駛GT S的過程中最明顯的感覺就是它的“嗓門”明顯比總裁大很多,特別是在“Sport”模式下,整體的聲調較總裁高亢很多,當轉速達到6000轉以上時,V8發動機的咆哮可以用震耳欲聾來形容。這主要是因為GT S采用了重新調校的可變氣道技術的排氣系統,當駕駛者按下“Sport”按鈕后,一個閥門會被打開,使尾氣繞過消音器以降低背壓,增加中段轉速的扭距并釋放出令人“恐怖”的噪音,這套排氣系統,明顯是以取悅駕駛者為主。
激情之后,我開始回憶GT S與總裁的不同,短小一些的GT S顯然比兼顧舒適與運動的總裁更加靈動,尤其在彎道中,GT S給駕駛者更大的發揮空間。在動力輸出方面,GT S也更加積極迅捷,最為顯著的區別當屬底盤的調校,顯然總裁努力兼顧舒適與運動,而GT S則在強調運動的方向上邁出了更大的步子,GT S的懸掛更加硬朗,而車身在彎道中也更加穩定。
試駕總結:
在國內性能跑車陣營中,瑪莎拉蒂的品牌知名度或許不是最高,但純正的意大利設計美學,創意大膽卻也擁有細膩質感,以及帶點神秘色彩的品牌,讓擁有瑪莎拉蒂很容易沾染一股獨特品味的榮耀。而源自賽車競技的悠久歷史,積累獨到跑車性能演繹,卻也懂得走出傳統跑車難以親近的隔閡,成功地在人車追求高性能操控時,取得了兩者完美的平衡。就少數派尊榮感而言,我們不能將瑪莎拉蒂的競爭對手簡單的定為與其售價差不多的其他車型,因為瑪莎拉蒂的獨特性是它們無與倫比的。正如瑪莎拉蒂不把他們的車主稱為客戶而稱為鑒賞家一樣,一件好的東西是需要人們去細細品位的……
- 1
Aventador 詢底價>> 648.8 - 738.88萬 報價 | 參數配置 | 圖片 | 論壇
- 2 Panamera 115.3 - 312.5萬 詢底價>>
- 3 豐田86 26.9 - 27.9萬 詢底價>>
- 4 奧迪A5 49.98 - 66萬 詢底價>>
- 5 尚酷 23.58 - 39.88萬 詢底價>>
- 6 寶馬Z4 57.8 - 90.6萬 詢底價>>
- 7 日產GT-R 160萬 詢底價>>
- 8 保時捷911 152.4 - 219.5萬 詢底價>>
- 9 科邁羅Camaro 45.58 - 47.58萬 詢底價>>
- 10 蓋拉多Gallardo 348 - 490萬 詢底價>>
微軟surface 華碩TAICHI 21 佳能60D 佳能550D 佳能6D 小米1S青春版 三星i9300 iPhone 5 小米手機2 Galaxy Note II HTC Butterfly win8 駕校一點通模擬考試2013 三星I9300 魅族MX2 OPPO Find5 三星I9220 華為U9508 HTC One X LG Optimus G Pro 索尼L36h 尼康D7000 富士X-E1 富士X-Pro1 富士X100s 奧林巴斯E-M5 聯想Yoga13 聯想Y480N ThinkPad X230 三星530U 蘋果Pro 富士通UH572 三星GALAXY Note 華為MediaPad 10 FHD mwc2013 idf2013 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