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駕馭 PCauto試駕英菲尼迪M25
本不想拿英菲尼迪M的科技配置說事,因為它的主人在把鑰匙交給我們時叮囑我們要好好體驗這款車的駕駛樂趣。但看看上面圖中提到的那些行車輔助配置,如果單拿出來哪一項都不是難于見到,但M的配置還不止于此。
此次英菲尼迪安排的試駕車有M25和M37兩個車型,除發動機外,兩車差別微乎其微,即便是發動機,也同樣是采用V型6缸設計,只是排量相差1.2升,最大功率差了111馬力,最大扭矩差了110牛米。我們重點試駕了M25車型。
首先來看看M系列的外觀。外型尺寸為4945×1845×1500(mm),軸距2900mm,與同級車相比,尺寸上的討不到半點便宜,英菲尼迪給出的解釋是在車身長度的設計上,空間需求向運動性能妥協,他們不想讓駕駛者感覺自己離后軸又遠了二十厘米。
在外形設計上,英菲尼迪M有意傾向跑車的設計元素,貫穿車身的線條看起來比較具有律動感,而這些線條在車頭部和尾部的堆積就看起來有些肌肉感。
仿生學前臉讓M看起來沒有那么嚴肅,倒是表情有些怪異,讓人第一眼看不出它是什么脾氣。氙氣頭燈具有自動轉向功能,而燈組的造型具有明顯家族特征。嵌在下進氣格柵內的感應器可以感應與前車距離,這項配置我們之前在QX56車型上體驗過。
尾部短小,看起來與車頭發動機艙的比例有些不協調,事實上是,重新設計的M系列A柱向后移動50毫米,以達到更好的動態車身平衡。
2 內飾:
坐進主駕駛艙,可以感覺那么舒服安逸,因為一切都圍繞駕駛席展開,環抱式中控臺,微傾的控制面板,扇形儀表盤,讓駕駛者有種被圍繞的感覺。
我們試駕的這款M25采用的是淺色內飾設計,相對來說更具有商務氣質,而采用黑色內飾的車型,看起來則運動感更強,所以我們認為如果選擇了M系列這樣的外型,誰會不選擇黑色配飾呢。
內飾采用皮質加木質加金屬材質的設計,而木質是那種表面光滑透亮的質地,與金屬質感的搭配非常自然。
中控面板的樣式具有明顯的英菲尼迪性格,密密麻麻的按鍵看似難以上手,但其實條例非常清晰,而且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無條件后退,所以不用擔心按錯。功能強大邏輯清晰的英菲尼迪控制器斜置在觸手可及的中控面板。中間的圓形按鍵具有導航兼確認按鍵。
M系列還裝備了Forest AC空調系統,可以提供空氣的轉換。新一代的等離子發生器可以殺滅空氣里的有害病菌并能起到清除駕駛艙殘留異味的作用(如煙味、汗味、食物殘渣等),葡萄多酚空氣過濾器能大幅降低進氣當中過敏原的含量,而自動進氣控制裝置能隨時檢測車內外空氣質量,當發現進氣污染時立刻切入內循環將污染及時隔絕在外,車內出現異味時則迅速換成外循環引入新鮮空氣高效除臭。
Bose 專為M系列設計了5.1環繞立體聲,車內總共配置了16只高保真揚聲器。而一些諸如頭燈、腳下、耳旁都放置了揚聲器,可以模擬類似劇院的環繞聲場,增加帶入感。
方向盤的造型同樣比較具有流動感,粗細和角度的差別,兩側、上下都提供不一樣的持握感。我們在試駕后感覺這款方向盤還是具有很好的可玩性,尺寸稍小,握柄比較粗壯。而方向盤的回饋感做的比較好。
儀表盤是圍繞駕駛者的一個弧形,可以提供更好的視覺效果。
智能鑰匙的記憶功能讓人印象深刻。英菲尼迪M為車主準備了兩把鑰匙,可以男主人和女主人一人一把。駕駛員進車啟動后,不但座椅、方向盤、后視鏡可自動恢復到所預存的舒適位置,音響音量、空調溫度、導航系統的地圖顯示方式也會被相應調節到車主的習慣設定。
擋把短小粗壯,拉動的力度比較大,感覺非常有韌性,掛擋的感受也非常順滑流暢。
3 空間
英菲尼迪M的座椅采用半苯染皮革面料包制,坐上去柔軟舒適,因為座椅坐墊較厚,乘坐的感受有些類似坐進沙發里。靠背給人的感覺就不是厚實,而是支撐比較好。
座椅通風或者加熱的旋鈕就在擋桿之后,觸手可及,操作方便。
我們的體驗者身高183cm,坐在車內頭部還有超過一拳的空間余量,再加上有天窗讓頭頂視野開闊,所以即使身高再高些也不會感覺壓抑。
后排的乘坐空間就沒有那么好了,保持前排座椅不動,后排的腿部空間只能算是將將夠用。頭上空間受到車頂弧線的影響也不是太好。
后排設計為三人座位,中間如果沒有人時中央扶手可以放倒,里面是座椅控制的按鈕。如果中間坐人的話,那么腿需要岔開,因為傳動軸從中間經過地上不可避免的出現突起。中間乘客的頭上設計了頭枕,如果長途駕駛多少可以讓頭部得到休息。
車內的儲物空間比較豐富,尤其是杯架或杯托,前后排乘客都可以滿足。手套箱的空間比較大,里面甚至可以放下一些大尺寸的物品。中央扶手箱寬度比較大,但高度并不算高,即使是小瓶的礦泉水放進去也會導致關不嚴蓋子。
盡管車外看起來車尾短小,但后備箱的空間其實并不小,至少縱深是很大的,如果是女士需要夠到后備箱最里側的物品還是比較費勁的,好在后排座椅中間與后備箱相連。
4 安全輔助系統
我們再來看看第一頁提到的那些行車輔助配置,這些配置都是些在行車時可以輔助掌握側向信息、前后方信息、輔助剎車和跟車的系統,如果是高速行駛基本上可以放松了駕駛者的雙手雙腳。
這些配置包括,可避免正面碰撞的前部碰撞警告,以及智能剎車輔助系統;側向碰撞保護系統,當系統監測到鄰近車道內有車輛靠近時,不但有盲區警告功能對駕駛員發出聲光報警,還能利用首次在量產車型上應用的盲區規避技術,主動糾正無視危險的并線操作。它是通過對另一側車輪施加制動的方式來及時調整車輛行駛方向,從而讓其駛離鄰車并返回安全車道,以此化解可能發生的側向碰撞事故。
全速度范圍主動巡航系統、車道偏離警告和車道偏離糾正系統是英菲尼迪車型里比較重要的和尖端的配置,這些配置在以前不敢想象會放在40萬級別的車型上。
M25的變速箱有4種工作模式,通過旋鈕可選取SNOW(雪地)、ECO(經濟)、STANDARD(標準)、SPORT(運動)共4種駕駛模式,在不同模式下對包括變速箱換擋時機、主動循跡控制系統的管理程序和油門踏板反饋力在內的相關系統進行綜合調控,以適應各種路況及駕駛風格。而我們在試駕時變速箱的工作狀態基本滿意,可以很好的掌握駕駛者的操作意圖。
5 動力/操控
英菲尼迪M25搭載的VQ25HR發動機動力表現不差,基本可以滿足日常駕駛以及偶爾的撒野。標準模式下變速箱會在1800轉時就換擋,以保證動力輸出的平順性和車內的舒適性。
在高速狀態下,時速100公里時,變速箱工作至七擋,這時的發動機轉速1900轉,車內基本感覺不到明顯的發動機噪音。而由于流體設計車身,風噪也沒有特別明顯。
標準模式下的如果不是非常暴躁的踩下油門踏板基本上車輛會很安靜的行駛,但如果這時想要提速超車就有些麻煩,油門遲滯比較嚴重,似乎需要反映一段時間,之后發動機的咆哮聲突然增大,但車身并沒有加速多少,直到轉速超過3000轉,動力才開始發揮出來。
運動模式的油門反應要好一些,因為在正常行駛時轉速會待命在2000轉,這時深踩油門提速轉速會很快超過3000轉。
方向盤并不是那種輕飄飄的感覺,可以感覺到方向盤對速度和地面的反饋。
前雙叉臂后多連桿的懸架系統,并且前后都配置有穩定桿,讓過彎時車身姿態控制很好。避震器行程比較短,可以保證車身的低重心。
總結:
一付玩世不恭的樣子,看起來并沒有運動性車那樣虎虎生威,但精準的操控感受會讓人迷戀于坐在駕駛席。盡管M25動力表現已經讓人滿意,但我們還是期待M37的更澎湃的動力。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
小米SU7 21.59-29.9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2
奧迪A6L 42.79-65.6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3
漢 16.58-25.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4
奔馳E級 45.18-59.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5
寶馬5系 43.99-52.5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6
榮威D7 12.38-21.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7
雷克薩斯ES 29.69-48.8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8
漢L 20.98-27.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9
極氪001 25.9-32.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10
小米SU7 Ultra 52.9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鑻辮彶灝艱開鏂拌濺錛?/span> 鑻辮彶灝艱開QX60 鑻辮彶灝艱開QX55 鑻辮彶灝艱開QX50
鑻辮彶灝艱開鐑棬杞﹀瀷錛?/span> 鑻辮彶灝艱開M 2009嬈?35 鑻辮彶灝艱開M 2012嬈?M25L 璞崕鐗?/a> 鑻辮彶灝艱開M 2011嬈?M25 鑸掗傜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