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同門兄弟 西班牙試駕西雅特LEON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 廣州車展時大眾帶來旗下的另一個品牌,西雅特。它生產的車型都誕生于大眾平臺,但所有的設計部分放在了它的誕生地巴塞羅那。而LEON和IBIZA分別對應的大眾兄弟是高爾夫和POLO。不過大眾并不打算在國內合資生產西雅特,因此未來我們在國內見到的LEON和IBIZA都將產自西班牙巴塞羅那的工廠。
我們此次試駕既有LEON,也有IBIZA車型,但明年率先引入國內的是LEON車型,所以我們的試駕重點放在LEON車型上。
-------------------------------------------------------------------------------------
與高爾夫同平臺 但外形風格迥異
西雅特LEON在西班牙和歐洲分多個動力總成,既有汽油也有柴油,此外還有賽車版本。引進國內的是1.4T和1.8T車型,我們此次試駕主要體驗的是1.8T版本,變速箱為七速DSG。
西雅特LEON采用與大眾高爾夫6相同的PQ35平臺,車身尺寸也與高6相差不大,車長比高爾夫6稍長,軸距則同為2578mm。盡管數據相差并不大,但在視覺感受上LEON要明顯比高6要大,原因是LEON采用更流暢的車身設計,簡單的拉長和壓扁會有加大車身尺寸的視覺效果。
車型 | 長度(mm) | 寬度(mm) | 高度(mm) | 軸距(mm) | ||
西雅特LEON | 4315 | 1768 | 1455 | 2578 | ||
一汽大眾高爾夫 | 4199 | 1786 | 1479 | 2578 | ||
|
看到LEON時我就知道一定會有人愛死它的設計,也有人對它嗤之以鼻,原因是它的設計完全不像大眾品牌的車型那樣低調。比如車頭,一些設計相當大膽。
前臉造型具有明顯西雅特的特征,尤其是中網,這種與前大燈分離式的設計并不多見,但對于西雅特,這樣的設計已經延續多年,并且沿用于多款車型。倒梯形的中網并沒有太多棱角,四邊都是弧線設計,四角也圓角處理。
葉形大燈內部熏黑設計,盡管如此看起來也并沒有太多攻擊性。燈組與中網距離較遠,看起來感覺沒有任何關聯,所以設計師從A柱向下延長了兩跟棱線,圍繞在大燈周圍,讓車頭看起來更和諧。前杠比較厚重,并且下進氣口開的比較大,格柵的鏤空也非常大,這樣的設計通常在凸顯性能的車型上見到。
盡管與高爾夫同門,但LEON的尾部線條具有與高爾夫或者其他大眾車型完全不同的特征,沒有過于鋒利的直線,整體看起來更加飽滿。尾燈的形狀與頭燈有些類似,當尾燈點亮時有些類似高爾夫R的設計。
采用雙五輻輪轂,造型比較普通,但視覺效果不錯,看起來比較顯大。輪胎采用倍耐力的P Zero,規格為225/45R17,因為歐洲與國內的公路狀況不同,國內引進時輪胎的規格會稍有調整。
內飾重新設計 做工用料超過國內同平臺車型
相對于完全不同于高爾夫的外型設計,西雅特LEON的內飾部分還是保留了一些細節與大眾相同,但也并沒有完全采用大眾設計,一些能夠彰顯性格的地方LEON還是沒有放過。
我們試駕的這臺LEON中控臺采用黑色和灰色的配色,這個配色是標準配色,雙色座椅則是選配,我們估計引進到國內時可能不會有這個版本。
用料和做工相較大眾車型絕對不差,一些如門板內側的位置還采用了皮革材質,這在大眾這個級別的車型上很難見到。中控臺采用的軟性工程塑料,盡管沒有太多的高檔豪華感,但質感和手感都非常不錯。這也是進入LEON車內讓人感覺非常不錯的原因。另外,我們駕駛的LEON剛剛行駛2000公里,車內稍有新車味道,但并不是刺鼻的味道,不能說好聞,但在這樣的車內至少并不反感。
方向盤與大眾車型的也有很大不同,手握的位置比較粗壯,手感非常不錯。方向盤的多功能按鍵讓人有親切感,因為它跟大眾系車型的方向盤的多功能按鍵完全一樣。LEON FR的方向盤后面配備換擋撥片,盡管稍有些單薄,但手感算不錯。后面的防滑條可以在駕駛時防止手滑。
儀表盤采用三環造型,其中中間的轉速表稍小些,右側時速表稍大。左側的表盤內有液晶顯示屏,可以顯示行車信息,包括油耗、導航等都可以顯示。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因為我們試駕在巴塞羅那,所以對地理并不熟悉,LEON的原廠導航幫了大忙,確實非常給力。
中控臺的設計與大眾車型有相似之處,但也并不完全一樣,在一些功能上稍有差別。中控臺采用不對稱設計,按鍵及顯示屏都稍稍傾向駕駛員的方向。多媒體控制區采用觸摸液晶屏控制,按鍵很少但使用方便。
采用了電子模擬的倒車影像,當掛入R擋時液晶屏自動切換至影像,并配合嗶嗶的提示音。倒車雷達的開關位于中央扶手的位置。而這個位置還有車鎖、車身穩定系統等其他功能鍵。我們常見到的這些功能鍵通常都是在中控臺上,在扶手位置并不多見,但如果使用習慣其實沒有什么問題,我們只用一天的時間就已經習慣了。
座椅包裹性好 后排空間比較寬敞
LEON的座椅采用雙色真皮包裹,視覺上給人感覺充滿運動感。實際在駕駛時會發現,這副座椅也確實非常棒,支撐性和包裹性都一流,尤其是腰部支撐,長時間駕駛完全不會覺得疲勞,我們最多時在高速公路和市區里連續駕駛3個小時,但完全沒有厭倦的感覺。
前排座椅的高低可以調節,并且調節的余地也比較大,可以兼顧不同身高的駕駛者。不過有一點稍不滿意的地方是座椅全部采用手動調節,包括座椅和靠背的前后都需要駕駛者自己調整,尤其是靠背,還是采用大眾的旋鈕設計,這種設計一直被車主詬病,主駕需要左手調整,并且如果座椅比較靠后,那么旋鈕與車門之間的空隙比較小,調整時會感覺有些不順手。
后排座椅配色與前排座椅相同,但造型上有較大差別,主要是并沒有太多的支撐性,靠背和座椅都比較平整。而由于座椅較硬,所以坐進去并沒有太多凹陷性,長時間乘坐腰部會容易疲勞。不過后排座椅采用三座的設計,并且中間的座椅完全不雞肋,所以實用性比較強。
前排座椅很容易找到一個非常舒服的坐姿,而頭部空間可以保證超過一拳的空間余量。座椅坐墊的長度還算不錯,所以大腿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
LEON充分使用了并不算充分的車內空間。后排乘客可以得到非常充分的腿部和頭部空間。尤其是頭部,LEON的車頂采用弧線設計,這使得頭部空間的余量比較大。
后備箱
西雅特LEON的后備箱開口比較大,但是底盤還是比較高,所以如果是放大型的行李可能需要舉到稍高的高度才恩那個放后備箱。不過后備箱蓋的重量不算沉,女士可以不用太費勁的關閉后備箱。
后備箱的空間一般,在同級別里不算小但也是非常寬裕,兩個大號的行李箱就可以塞滿整個后備箱。
儲物空間比較豐富,前排盡管并沒有設置中央扶手箱,但扶手箱的位置設計了兩個杯槽,所以杯子可以放在這里,而如果沒有杯子這里也可以臨時放些雜物。手套箱的容積不算大,但放些常用的票據或者其他物品綽綽有余。
動力采用1.8TSI和七速DSG的搭配
如果從動力表現衡量這臺車,1.8T的LEON會讓高爾夫汗顏,而LEON還有一臺2.0T的車型,那無疑更是鋼炮的有力爭奪者。我們試駕的這臺Leon FR采用我們熟悉的動力總成,采用的是1.8TSI和7速DSG變速箱組合。輸出調校比國內1.8T發動機稍高,但在駕駛時這點差別感覺不明顯,更大的差別在油門響應,變速箱轉速控制方面。
這套動力系統的動力表現我們不用多說,與七速DSG的搭配也盡善盡美。盡管與國內日常駕駛時油門響應要比國內1.8T車型調校的更敏感,D擋模式下輕觸油門就會感覺到發動機的反饋,輕輕的低吼但并沒有前竄的跡象。
整體操控感受是駕駛風格是典型的大眾風格。轉向系統有比較典型的大眾風格,方向盤的轉向力度并不會太沉,但助力干預的痕跡也沒有那么明顯,方向盤的持握感受是比較輕松,也比較跟手。原地打方向的時候助力介入更強,所以不會有吃力的感覺。高速行駛時方向盤的回饋力度比較大,如果轉向過后方向會有非常明顯的回正力量。
巴塞羅那的路錯落有致,但有些地方還是會有多彎的情況,更有甚者一些道路是一條車道,兩旁是到車窗高度的水泥墻!類似于在胡同里駕駛。這時對車輛的操控可以有更好的體驗,連續的彎道可以感覺LEON非常好的循跡性,方向盤轉向沒有拖泥帶水,車頭始終指向駕駛者想要的方向。
懸掛系統考慮到了駕駛和乘坐的雙方面需要,但稍稍偏向駕駛者一方。可以感覺到在濾震方面并不是西雅特LEON的強項,路面很細微的起伏都會通過車輪和懸架傳遞到車內,但因為避震器的調校比較硬朗,所以在感覺到震動的時候,震動也就消失了,不會轉化為多次余震。此外轉向時懸架對車身的支撐還算不錯,連續彎道時車身可以很好的抑制側傾,但畢竟是定位于稍有運動性的日常代步車型,所以這方面的性能還是有限。
總結: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試駕的是西班牙本土的LEON車型,而LEON在歐洲有多達10幾個版本,國內引進的版本是1.8T和2.0T。盡管與高爾夫相同平臺,并且同樣是兩廂設計,但LEON的動力系統要高于高爾夫,甚至算是高爾夫性能版的競爭對手。LEON的外型設計比較個性,尤其是前臉,甚至有些古怪,不過面對國內越來越多的張揚個性的人群,任何設計都是可以接受的。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