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一汽豐田第三代普銳斯 對抗高油價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 即便是以一臺普通家用轎車的標準來要求新普銳斯,它也是經得起考驗的,時尚前衛的造型、實用的科技配置、舒適的座椅,以及優秀的乘坐空間,讓新普銳斯可以勝任任何人的城市生活。但它遠不止這些,因為它的另一個標簽是混動,而兩桶油也即將成為敏感詞的當下,混動似乎是我們看得見的唯一希望。
新普銳斯已經走過了兩代產品,今天我們迎來的新普銳斯是它的第三代車型,與上一代車型相比最大的變化是用一臺1.8L的汽油發動機替換掉了原來的1.5L發動機,動力提升的同時,油耗卻有所降低(官方數據如此)。
--------------------------------------------------------------------------------------
相關文章:
會比上一代親民許多 解析豐田新普銳斯
//www.zhiyoubaobao.com/nation/ycxc/1202/1816130.html
--------------------------------------------------------------------------------------
● 外觀設計:經典造型加入時尚元素
上一代普銳斯我們都比較熟悉,2006年引入國內,標準緊湊級車的身材,造型在當時應該算是相當前衛的設計。今天我們看到的新普銳斯,軸距與上一代普銳斯完全相同,但車身尺寸比上一代有明顯增加,車長增加了35mm,而我們看到后備箱基本上沒有大的變化,那么它增加的尺寸基本上都給了駕乘空間,非常實用的提升。
A柱傾斜的角度比較大,甚至與發動機蓋成一條直線,從而車的前半部分看起來就是一個三角形,這樣的好處是降低風阻系數。前后保險杠經過優化,底盤也設計的非常平整,新普銳斯空氣動力性能有很大提升,使其空氣阻力系數值低至0.25,比保時捷911和日產GTR還要低。
前大燈組造型與上一代有明顯變化,不再中規中矩,而是在上燈角增加了有力量感的造型,視覺效果有明顯提升。采用透鏡燈組,只是可惜沒有配備氙氣大燈,而使用的是鹵素燈組。
中網設計的比較狹長,格柵也比較簡單,中間部分有自然的弧度突起,以安置廠標。新普銳斯使用的是湛藍色底色的牛頭標,跟CT200h的非常類似。前杠部分,尤其是下進氣格柵有點類似雷克薩斯車型的設計。
尾部整體造型與上一代如出一轍,不過細節上有較大不同,個人認為新普銳斯的尾部非常時尚,年輕人應該難以拒絕這樣的設計。
新普銳斯使用YOKOHAMA橫濱輪胎,考慮到這臺車肩負環保的重任,而駕駛者也希望有更好的燃油經濟性,新普銳斯只配備15寸輪胎,同級別基本上是16寸為主,視覺效果相對來說要差一些。
● 內飾配置:懸浮中控臺是亮點
新普銳斯的內飾采用深色的配色,黑灰的搭配很有金屬質感。懸浮式設計的中控臺分上下兩層,盡管下層并沒有特別的設計,而只設置了一個點煙器和一個置物平臺,不過懸空的設計看起來科技感十足,并且可以提升腿部空間。
內飾的用料看起來平淡無奇,至少在我看來這就是普通的工程塑料材質,敲一敲聽見的也是清脆的聲音,跟這個基本的其他車型沒有太大差別,不過廠家的資料顯示這是一種生物降解材料,聽起來是比較高級。
方向盤的造型看起來比較時尚,尺寸和手感都恰到好處。不過它的亮點不在于此,而是方向盤正面的多功能按鍵。觸摸傳感式按鍵,是不是沒有聽過?
有些類似于觸屏手機,在輕觸時會看到中控臺上方的液晶屏幕會同步顯示一個模擬的按鍵,這時如果需要按某個按鍵,可以不用低頭看方向盤,而是看液晶屏就可以了。當然,如果熟悉了我相信有些人還是可以做到不看方向盤就能操作了。
在方向盤后面的常規位置上并沒有設置轉速表和時速表,新普銳斯把它整合到了中控臺的液晶屏里,時速數字顯示,看起來也比較直觀,并且眼睛只需要稍稍斜視一下就可以看到。
傾斜式的中控臺科技感很強,在配上藍色的擋把,看起來就跟同級別家用轎車不同。不過中控面板設置的功能比較多,所以按鍵就比較多,盡管豐田盡可能的簡化了中控臺的操作,但看起來還是比較復雜,不過往好了想,這也是所謂的科技感。
高配車型在中控面板中間設置了一個液晶屏,在實現導航功能的同時,也簡化了音響控制區的按鍵,看起來更容易上手。
● 座椅空間:前排座椅寬大舒適 空間優秀
新普銳斯前排座椅的尺寸比較大,坐墊和靠背也比較厚實柔軟,不管駕駛還是乘坐都非常舒服。靠背設計的非常貼合人體,腰部背部和肩部都有很好的支撐,盡管我們試駕的時間比較短,但座椅給我們的印象不錯。
中控臺懸浮式設計,好處增加儲物空間的同時,前排的腿部空間更加優秀,不管是駕駛員還是乘客,再胖的人都不會覺得腿部擁擠。
后排座椅采用三座設計,比較常規的是中間座椅的靠背可以放下作為中央扶手。因為車寬較大,并且利用率較高,三個座椅的寬度都非常不錯,盡管沒有體驗,不過我相信即便坐三個成年人也不會覺得擁擠。
新普銳斯空間利用率較高,緊湊級車可以得到接近中級車的空間,我們體驗后發現后排乘客的頭部空間和腿部空間都非常不錯。
-----------------------------------------------------------------------------
● 后備箱空間:
新普銳斯后備箱蓋的開啟角度很大,基本上是可以直上直下,跟小面有一拼。后備箱的開口設計的也非常大。
因為把空間更多的讓給了乘客,所以新普銳斯的后備箱空間一般,談不上非常大,不過后排座椅放倒后就完全不一樣了。
新普銳斯的駕駛方式跟普通汽油發動機車型的駕駛方式沒有任何差別,D擋行,P擋停。不過駕駛模式有很大不同。
跟據不同的駕駛需求,新普銳斯可以選擇三種駕駛模式:
EV純電動模式:將發動機停止運轉僅靠電動機行駛;ECO節能駕駛模式:進一步提升燃油經濟性;PWR動力駕駛模式:全功率輸出追求強勁動力輸出。在純電模式下,發動機處于停止狀態,而完全靠電池帶動馬達驅動車輛,實現零噪音和零排放。不過純電動驅動并不能維持很久,我們之前測試CT200h時的距離大概是3公里左右,新普銳斯也應該差不太多。
除了EV模式,其他駕駛模式可以在行駛時隨時切換,而每一次駕駛模式的切換都會在中央顯示器上有對應的標識,有助于體驗者區別其中的不同,更是在提醒人們盡量采用綠色駕駛模式。
當駕駛時需要更多動力輸出時,蓄電池參與工作為馬達供電,發動機和馬達動力同時輸出,加速性能更好,通過混合動力“雙核”工作,加速性能要好于相同排量的汽油車型。
通過能源監視器可以看到,車輛在制動時,發動機停止工作,動能轉化為電能,為電池充電,這就是所謂的動能回收,這一功能在混動車型里基本都有。
新普銳斯頂配車型在車頂設計了一塊太陽能板,在炎熱的夏天可以利用太陽能轉化為電能,長時間暴曬時,太陽能板產生的電能會開啟通風系統,將車內的炎熱空氣導出車外,減緩車內溫度的升高。
另一項貼心配置是新普銳斯可以遠程開啟空調,用車鑰匙控制,暴曬天可以在進入車輛之前提前開啟空調,不用在開車后打開全部車門散熱。
動力體驗:POWER模式下加速表現不錯
沒有沿用第二代普銳斯的1.5L汽油發動機,第三代普銳斯搭載全新開發的1.8L發動機,這臺發動機與雷克薩斯CT200h的完全相同,包括動力輸出參數:最大功率73kW,最大扭矩142Nm。與上一代普銳斯相比加速更快,百公里加速10.6秒(上一代普銳斯加速需要10.9秒),而綜合油耗有所降低,僅為百公里4.3升(上一代普銳斯油耗4.7升)。
變速箱采用的是ECVT無級變速箱,并有多個駕駛模式選項。我們此次試駕在場地進行,項目比較簡單,時間也比較短,主要體驗了全新普銳斯怠速起停、ECO模式正常行駛,以及POWER模式全動力輸出加速行駛。
因為這款車的定位,我相信多數人在駕駛時會選擇ECO模式,因為我們在深度試駕CT200h時,城市駕駛使用ECO動力夠用,并且顯著降低油耗。ECO模式下,油門的反應比較遲滯,即便深踩油門也不會有很強的加速感受,這時電力為主要動力來源。只有在車速稍高時,發動機才會啟動,但也不會強力輸出,加速過程比較平順。
EV純電動模式下不能行駛太遠的距離,即便是電池充滿的狀態下行駛距離也不超過5公里,畢竟新普銳斯不是一臺電動車。而在起步的時候使用EV模式的好處就是沒有發動機怠速,可以完全節省燃油。
在POWER模式下,深踩油門加速,1.8L發動機和電動機同時啟動,并且迅速達到最大功率。油門踏板盡管輕,但反映靈敏,這時的動力感受與2.0L自然吸氣車型接近。2500轉以上發動機會有比較強的爆發力,同時發動機也不再那樣溫順,噪音隨之而來。
因此此次試駕時間較短,我們并沒有更多的體驗這款車的操控性能,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新普銳斯試駕車很快就將給到太平洋汽車網,我們在之后會做更為詳盡的體驗和測試。
-----------------------------------------------------------------------------
編輯點評:
從定位和價格上,新普銳斯巧妙避開了雷克薩斯的CT200h,盡管它有著不輸后者的科技配置和車內空間。不過畢竟品牌上有所差距,新普銳斯價格比CT200h低5萬元左右,而新普銳斯的最高配價格正好銜接CT200h的最低配價格。而盡管價格比同級別車型高不少,不過豐田的混動系統已經相當成熟,并且蓄電池五年二十萬公里的質保也定能打消不少人的顧慮。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