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試駕謳歌ILX混動版 不再為個性而活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在各大豪華品牌相繼推出高端緊湊級兩廂轎車時,謳歌即將引進的入門級車型ILX卻遵循了“三廂原則”,并率先引進混動版車型。其競爭對手鎖定雷克薩斯CT200、寶馬1系以及奧迪A3,在采用混動系統保證燃油經濟性的同時提供給駕駛者充足的駕駛樂趣,這是ILX強調的風格。不過,作為謳歌的入門級車型,ILX和我們印象中的謳歌還是有些不同。
繼謳歌RDX在本月的成都車展上市之后,ILX將隨后在今年的廣州車展發布,這也是謳歌針對中國市場所推出的第一款入門級車型。由于ILX采用了混合動力系統,這也讓它的直接競爭對手鎖定為雷克薩斯CT200,不過在“性格”上,兩款車卻又屬于完全不同的定位。
此次試駕的車型還包括謳歌RDX,這款車型將在月底成都車展上市,點擊鏈接進入試駕文章:
北美試駕新一代謳歌RDX 走向主流陣營
//roadtest.pcauto.com.cn/tiyan/1208/2062961.html
● 外觀:與競爭對手的風格差異是最大賣點
作為謳歌旗下的入門級車型,ILX的設計依然延續了“謳歌”的傳統造型,盡管和思域基于同平臺設計,車身輪廓也有相似的地方,但ILX在設計上的獨立性還是很強的。如果與謳歌的另一款三廂車TL相比,ILX則顯得更有活力一些,但和CT200、寶馬1系相比又屬于完全不同的類型,ILX給人感覺相對有些保守。
謳歌ILX的三廂造型盡管處處突出謳歌在設計上的那種硬朗的質感,但相對競爭對手,它還是顯得要成熟一些,看上去更符合家用車的需求,年輕的三口之家應該是它最大的目標人群。
前臉除了謳歌的標志性格柵和狹窄的大燈外,“X”型的前杠造型也許是ILX設計上突破最大的地方了。所以即便車身較TL小了很多,但霸氣不減。從翼子板上,我們也可以看到“Hybrid”的混動標識,它是繼CR-Z之后,本田引進的又一款以時尚為賣點的混動車型。
車身側面是典型的緊湊級家用車的造型,甚至讓你覺得它不太像謳歌的車型了。但ILX通過腰線的曲線處理,讓整體造型在和諧的基礎上突出了一些力量感。配合硬朗的尾部設計,依舊還原了謳歌的那種強烈的個性傳達。
每一臺謳歌車型的尾燈設計都是一部作品,尤其是TL、ZDX的尾燈造型可以說讓謳歌的設計深入人心。ILX也不例外,這種充滿未來感的造型是本田設計師最擅長的風格,它也成了ILX整車的點睛之筆。但是,它不是LED的。
ILX配備了馬牌ContiPro Contact系列的輪胎,它屬于馬牌轎車胎中比較少見的一個系列,更加偏重于行駛的舒適性。輪胎的型號為205/55 R16,和思域的規格完全一樣。
● 內飾:配置不亞于RDX 乘坐空間較競爭對手有優勢
和我們之前試駕的RDX一樣,ILX的車內布局依舊是在謳歌原有的設計體系下衍生出來的。坐進車內你會覺得非常熟悉,方向盤的樣式與中控臺的按鈕布局都很“常規”,但是細節設計與其它車型卻又完全不同,ILX顯得更加年輕、動感。
工藝上沒有因為是入門車型而有所降低,柔軟的內飾質地與金屬拉絲的中控面板都與RDX沒有落差,只是車門受限于車體較小而顯得有些單薄,關門聲音也相對“低端”了一些。
方向盤的造型已經再熟悉不過了,它基本就是謳歌的通用款式。儀表盤和RDX也比較相似,顯得比較單調一些。
中控臺上的配置與RDX完全相同,在同級車中已經算是配置豐富了,8英寸顯示屏含DVD、GPS等功能,自動空調以及紅色的一鍵式啟動按鈕都沒有縮水。只是相對于競爭對手來說,ILX的天窗顯得有點小了,和RDX一樣均沒有配備全景天窗。
謳歌ILX配備了真皮座椅,但僅主駕位提供了電動調節功能,副駕駛位依舊需要手動調節,不過倒也不奇怪,寶馬1系、雷克薩斯CT200也都是這樣。
后排腿部空間應該是ILX的優勢了,相對于以時尚為賣點的車型來說,ILX的后排是可以滿足載客需求的,這相對于它的競爭對手來說就實用多了。并且座椅很舒適,即便是中央扶手也非常柔軟。不過和競爭對手一樣,ILX后排也沒有配備空調出風口。
受限于電池組對空間的影響,ILX的后備箱空間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由于深度不過,放幾個雙肩背包就已經滿了,即便和兩廂的CT200相比也沒有什么優勢。
● 駕駛:動力表現與噪音控制較弱 操控性出色
謳歌ILX采用了本田的IMA混合動力系統,它由一臺1.5L i-VTEC發動機和一臺20kW的電動機組成。發動機與電動機組合可輸出最大功率82Kw(111hp)/6500rpm,最大扭矩達172Nm/1000-3000rpm。變速箱和CR-Z等車型相同,也是一臺模擬7速的CVT變速箱。
關于IMA混合動力系統的介紹,請參考文章:
試駕本田CR-Z/FIT Hybrid 不單只是環保
//roadtest.pcauto.com.cn/tiyan/1205/1960879.html
雖然采用了混動系統,但謳歌ILX的動力表現并沒有太多讓人興奮的地方。甚至在急加速時會有些“體力不支”的情況,這與寶馬1系、奧迪A3相比會有較大的差距。畢竟發動機的排量太小,所以即便有電動機的支持依然難以和那些渦輪增壓車型抗衡。
謳歌ILX行駛起來的噪音并不低,由于動力不足,所以變速箱需要頻繁地換擋來提升動力。這也導致我們的試駕過程中經常以較高的轉速行駛,發動機的聲音也會清晰地傳進耳朵里。而即便以巡航的狀態行駛,其噪音也要稍高于CT200和寶馬1系。
與CT200一樣,ILX絕對不是那種注重動力表現的車型,它們更關注的是燃油經濟性。從之前測試CT200的成績看,百公里5升多的油耗是相當出色的。而ILX的混動系統和CT200不太相同,ILX的發動機和電動機是全程都在介入的,并不像CT200那樣低速時靠電機驅動。所以理論上來看ILX的油耗應該會高一些,不過實際表現如何,我們會在引進到國內后進行測試。
與CT200的駕駛風格不同,ILX依然是一款注重操控性的車型。它配備了一套行程自適應阻尼減震器,這是同平臺的思域所不及的,最大限度地平衡了運動與舒適之間的關系。并且,由于采用了“弱混”系統,所以電池組的重量要比CT200輕很多,所以在駕駛時你很難感覺到電池組帶來的負重感,車身的前后配置非常平衡。加上謳歌在轉向方面的調校水準,ILX的操控表現至少可以有和A3抗衡的資本。這也是它在“混動界”的一個明顯的優勢了。
總結:
ILX率先引進混動車型,放棄了謳歌擅用的大排量發動機,其目標直指CT200,并且在駕駛樂趣上確實超越了對手,同時車內空間也是ILX最大的優勢。但在動力表現以及噪音控制上的不足或許會讓它在寶馬1系、奧迪A3的競爭上敗下陣來。所以ILX的優缺點都比較明顯,而這套混動系統到底比奧迪和寶馬的渦輪增壓發動機省多少油,還要等我們測試過才知道。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