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大眾甲殼蟲試駕 樂趣大于一切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隨著由Mini、Smart、菲亞特500、還有本次的主角甲殼蟲等組成的個性化小車軍團的不斷壯大,世界似乎也找到了去接受這些小車的理由——樂趣。Why so serious?如果你肯花一臺中級車的錢去買一臺這樣的小車,除了它們能帶給你的快樂之外,又有什么值得去再三考慮呢?
● “New Beetle”與“Beetle”的區別
上一代甲殼蟲取名“New Beetle”,可愛的外觀的而且確讓眾多的年輕女士著迷。而對于男性而言,甲殼蟲永遠只是女性的專利,為了不受無謂的鄙視,絕大多數的潮男更傾情于MINI。
全新一代甲殼蟲,之所以再次啟用“Beetle”名字,很大程度是因為它跳出了可愛的范疇。沿用第一代原型車的特性,讓全新一代甲殼蟲多了一份陽剛氣息。重啟歷史稱號,讓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一代甲殼蟲會成為甲殼蟲未來發展的一個新風向標。
● 外觀:秉承初代元素,整體更具動感
如果說上一代甲殼蟲是返老還童,那么這一代甲殼蟲會是一位邁入青春期的叛逆少年。被譽為12年來最大革新的一次,似乎大家都認為甲殼蟲需要一個與時并進的外觀。只是,我們都猜不到這改進來得如此驚艷。
新一代甲殼蟲的前臉保持一貫的圓潤風格,LOGO以及兩側的圓形大燈組成一條垂直的水平線,下方采用開口更大的前唇設計。延續上代的“可愛”表情,但這也僅僅是唯一一處能說它可愛的地方。
側面是所是新一代甲殼蟲所有改變的重點,其給人第一感覺是“復古”。拉直后的A柱,更大的窗戶面積,下滑角度更低的曲線等等,全新一代甲殼蟲又回到了六十多年前的那個模樣。而為了提升運動質感,車體呈現明顯前傾,而且也加入了尾翼設計。
可能是在路上嚇到太多人了,新一代甲殼蟲的尾部看上去終于不再與車頭一樣了。而全新設計的尾燈組、新加入的尾翼、還有斜度更大的線條,都讓其看上去有活力了不少。
新一代甲殼蟲提供多種輪轂樣式,尺寸普遍較大,以獲得更佳的視覺效果。其中下圖這款復古輪圈更能體現新甲殼蟲向第一代車型致敬的意味。
相關文章:
實拍體驗新大眾甲殼蟲 注入更多運動元素
//www.zhiyoubaobao.com/teach/tiyan/1206/1971065_2.html
全新甲殼蟲R-Line正式發布 運動味更濃
//www.zhiyoubaobao.com/nation/gwkx/1209/2125092.html
● 內飾:空間提升顯著,設計個性生猛
如果說新一代甲殼蟲的外觀已經讓你詫異于大眾這次的大膽,那么相信你在看到起內飾之后,會驚訝得合不攏嘴:這真的是一臺來自大眾的車嗎?
與舊款相比,內飾無論質感、現代感、還是科技感上都有很大提升。為了提升駕駛質感,新車采用了更緊湊的方向盤,離駕駛位更近的檔位以及手剎設計等等。同時,因為更窄的A柱以及更筆直的角度,使得車內視野有很大的提升,更利于女性駕駛者。
不過,即便新設計的確讓人眼前一亮,但質變體不變,每個部件好像算術方程式一樣,把家族式元素逐個逐個套用進來,雖有作掩飾,但底子里濃濃的“德國味”依舊明顯。需要批評的是,儀表板的設計太過簡約,行車電腦也采用淘汰的單色屏幕,而內飾的很多主要面板材質竟然是硬塑料,這絕對是對不起其售價的。
新甲殼蟲源自與高爾夫一樣的PQ35平臺,這或許就已經預示著它空間表現絕不會如大家想象中差了:事實上,相比起老款車型,新車長度達到4278mm,足足比上一代增加149mm。除了高之外,各方面參數都有不同幅度的提升,最明顯的或許是2537mm的軸距帶來更寬敞的后排空間,新甲殼蟲的后排已經不再只是一個笑話了。
而在車內空間利用方面,新一代甲殼蟲也算做得不錯,其中可折疊前排中央扶手、彈性材質的車門儲物格等都是值得注意的細節。然而,新車真正的亮點卻在于大大增加的尾箱容積:310L的容量事實上已經于市面上大部分緊湊級兩廂車無異了;而在后排座椅(可按50:50比例單邊放倒)放倒之后,容積更能達到610L/910L,載貨能力大有長進。
● 試駕:懸掛調校激進,增壓遲滯明顯
本次試駕分為場地與道路兩部分,首先要說的是場地試駕部分。在這部分,主辦方安排有兩個項目:類似于繞樁的急變線測試以及小型賽道測試。
雖然說場地測試涉及靜止加速元素,但主要檢驗的還是車架與懸掛的性能。全新一代甲殼蟲雖然源自PQ35平臺,但本次上市的所有車型均采用扭力梁式半獨立后懸掛,只有暫未上市的運動版會采用多連桿全獨立后懸;這無疑會讓人很不爽,測試中也體現出了一些非獨立懸掛帶來的劣勢。只是總體來說,新甲殼蟲的調教非常硬朗,且PQ35平臺的車身強度也有目共睹,因此操控絕對也算得上樂趣盎然。
隨即進行的是道路試駕,這次的試駕路線全部集中在市中心,紅綠燈和車多慢駛狀況都有經歷,需要作短距離加速的機會眾多,讓筆者有機會去體驗這款被封為“神機”的1.4 TSI雙增壓引擎的優勢:1500rpm便可輸出的峰值扭矩。
不過奇怪的事情來了:雖說這款引擎的優點正是能在低轉速輸出大扭矩,還有就是一改渦輪車動力輸出的突兀,能有較線性的、更接近自吸引擎的平順性,但實測時筆者一腳油門下去,卻要等起碼兩秒之后,車子才向前傳出,轉速也要在2000rpm以上才能感受到發動機的力量。
不過只要轉速超過2000rpm,引擎的輸出便源源不絕了。以手動模式駕駛,2擋時推背感可一直維持到5000rpm或以上。而排氣聲浪在超過3000rpm之后更加是十分誘人,讓人不忍升檔。
7速DSG變速箱在擁堵的市區開始發出讓人不安的低吟。一旦停穩,必須盡快掛入空擋或將剎車踏板用力踩到底,不然離合器半聯動而剎車依舊作用的時候,且不論聲音與振動讓人不安,現遍布全國的“DSG苦主們”也能用他們各自的故事告訴你為什么要這么做。
另一款1.2 TSI引擎雖然未能體驗,但是它相比起1.4 TSI雙增壓也一樣出彩,因為其也是首次進入中國。雖說它以1.2L的排量+渦輪+缸內直噴,能做到1.6L引擎的成績,但是其在面對較陡的坡道時,會不會馬上放棄呢?這有待深究。
● 總結
全新大眾甲殼蟲,新在設計、新在配置、新在動力總成,對實用性的優化使得后座與后備箱空間提升明顯,至于全新的外觀則更加是緊貼著大眾現今的消費口味。總的來講,甲殼蟲好比是一款將大眾所有新玩意都放在一起,然后再用極具個性的外觀包裝起來的產品。而新一代甲殼蟲的哲學也非常簡單,正正就出現在文章標題的那一句話:樂趣大于一切。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