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性格 PCauto搶先試駕英朗GT 1.6T/1.8L
試車地點 | 大連 | 試車時間 | 2010-6-25 |
天氣 | 晴 | 路面工況 | 綜合路況 |
車輛提供 | 上海通用別克 | 試車人員 | 圖/文:李佳 |
車型 | 英朗GT 1.6T新銳運動版/1.8L自動豪華版 | 市場報價 | 18.73萬元/18.97萬元 |
雖然英朗GT的真車早已不在神秘,但因一直沒有正式上市,所以關于它的試駕文章也遲遲沒有出來。這次PCauto在英朗GT上市后的第一時間拿到試駕車,并且對1.6T和1.8L車型分別進行了試駕體驗。
我們此次試駕體驗,英朗GT應該說圓滿完成了它的使命,外觀比較氣派,內飾精細,配置也比較高。而在遵循商務車主打的舒適性上,英朗GT并未完全放棄動力和操控感受,1.6T車型偏向運動性能的動力配置與底盤調校也讓英朗GT有了更廣泛的人群取向。
英朗GT搭載了1.6T和1.8L兩款動力平臺,風格取向并不相同。如果關注動力性能,那么對于1.8L車型一定不會滿意,自然吸氣車型的平順性以及稍顯遲疑的油門響應讓駕駛者有些提不起興趣。而1.6T車型則較為激進,但懸架調校硬朗無疑會降低舒適性。盡管動力表現區別較大,兩車的外形并太不適合追求個性的年輕駕駛者,不管1.6T還是1.8L車型,更多會成為商務人士的座駕。
由于風格取向的不同,1.8L車型和1.6T車型在外觀細節上會有些許不同。我們先來看看英朗GT 1.8L車型的外觀設計。
外形上因為借鑒了君越的個性設計,自下而上的輪廓明顯提高了英朗GT的車型檔次。而修長的車體,健碩的身形,以及邊角的柔滑處理讓英朗GT看起來有型有款。4671mm的車長和1815mm的車身寬度可以比肩中級車型。只是2685mm的軸距并沒有太大優勢,在車內空間表現并未盡善盡美,至少我們看到后排乘客的頭上空間并沒有得到保證。
直瀑式中網外沿鍍鉻設計,簡單卻能明顯的提升檔次,這樣的設計很難不讓人喜歡。進氣格柵并未完全透氣設計,透過中網可以看到格柵的上半部分是實心的。
翼展頭燈具有自動感應功能,我們在使用中發現感應器比較靈敏,雖然我們試駕是在白天,而途的中一段隧道讓我們感受到來自自動大燈的問候,進入隧道未超過100米,自動大燈就已經點亮。盡管看起來燈組結構比較簡單,但在使用中發現照明效果還是很不錯,在隧道這樣光線條件不好的路面狀況時英朗GT可以保證非常好的視野。
下進氣格柵的菱形網格比較細密,沒有追求運動視覺效果,看起來還比較低調。霧燈格柵只是裝飾性的,并沒有開口,也不會有進氣效果。不過霧燈倒是比較高調,采用與中網同樣的鍍鉻設計,鑲嵌在黑色的格柵上對比效果非常明顯。
發動機艙蓋上的三條棱線并沒有讓英朗GT給人硬朗的感覺,反倒感覺非常優雅,而這點與君越的設計也是一致的。而艙蓋上的鍍鉻進氣口只是個裝飾,并沒有透氣效果。
英朗GT在外觀設計上下了很大功夫,大氣的車身線條突顯了英朗GT成熟穩重的整體風格。作為一款15萬至19萬的中級車,英朗GT很好的融合了商務車的穩重和生活至上的激情碰撞。
棱角分明的雙腰線讓人印象深刻。同樣值得表揚的還有側窗上鍍鉻外沿帶來的視覺效果。
尾部獨特的設計感非常強,而夸張的眉線卻是褒貶不一,但我們還是比較喜歡這樣的設計,畢竟讓相對中庸的英朗GT多了些個性,多了些身份識別特征。
尾箱蓋并沒有設置外部的開啟按鍵,甚至連開啟時手握的凹槽也沒有設計,這給車外開啟后備箱造成一些小麻煩。
1.6T車型與1.8L車型整體設計并未有太大不同,但因為1.6T車型動力性能相對較出色,外觀的細節也因此稍稍改動,以體現自己的運動特征。
首先可以看到的是車頭部分,大燈采用了視覺效果更好的氙氣大燈,燈組內部的結構也小有變化,但因為試駕時間較短,以及并未進行夜間試駕,我們沒有感覺到1.6T的氙氣大燈與1.8L車型的普通大燈災夜晚行駛中的差別。
下進氣格柵并沒有1.8L車型那樣細密,或許這樣可以彰顯它的運動特性,理論上也可以小量提高發動機工作效率。
17寸的五輻運動輪轂也是它與1.8L車型比較明顯的不同,而五輻輪轂的鏤空效果更好,可以使剎車盤露出更大面積,增強剎車系統的散熱。
定風尾翼的設計讓1.6T車型的運動化取向更加明顯。
車尾的GT標識后面傾斜的T字標識表明該車是一款渦輪增壓車型。
1.6T車型的紅黑內飾設計讓人更有駕駛欲望,運動駕駛愛好者應該可以滿意了。但除去能夠讓人產生興奮情緒的紅色飾皮,這依然是一臺優雅時尚的英朗GT,金屬銀色裝飾的大量使用讓英朗GT也可以勝任家庭和商務的多種任務需求。
一體式中控臺讓英朗GT在車內看起來非常寬,這種視覺差讓坐在里面的人感覺空間上非常舒適。中控面板的按鍵非常繁雜,初次接觸可能會有理不清頭緒的感覺,但事實上英朗GT的功能分區非常明確,只不過集成性不高,使得按鍵和旋鈕的數量相對比較多,熟悉高端車車載控制系統就可以很快熟悉英朗GT的按鍵布局。
雙炮筒式儀表盤全系車型都采用,并不是運動款車型的專用,但我們還是覺得這樣的儀表盤設計在1.6T車型上最具視覺效果。
黑色的三幅運動型方向盤,兩側的手柄位置采用打孔真皮,手感非常不錯。方向盤右翼的功能按鍵比較簡單實用,設置了模式按鍵和音響控制按鍵。而方向盤盤幅上的金屬銀色配飾顯然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
中央扶手除具有儲物盒功能,蓋板還可以前伸,延長的中央扶手給扶方向盤的右臂提供額外支撐。
1.6T車型采用絨布座椅,盡管視覺上沒有真皮座椅的感覺豪華,但實際上與車內飾搭配效果并不差,而因為腰部和腿部支撐較好,且表面摩擦力較大,座椅對身體的支撐比真皮座椅效果更好。
后排座椅與前排的包裹織物相同,中央扶手可以放下作為杯架和手臂支撐,合上的時候與靠背合并非常平整,中間的乘客不會感到背部的不適。
1.8L車型與1.6T車型內飾風格迥異,褐色和米色搭配的暖色調設計更具檔次,看起來比較典雅。在功能上,相比1.6T車型配置更加豐富。
中控面板的飾條采用類似織物的紋理,對于車內檔次的提升比較有幫助。
中控臺的液晶屏更大,同時集成GPS功能,這應該是1.8L車型比較實用的配置。在我們的使用中發現英朗GT的GPS與同品牌車型的GPS在功能上并無不同,類比搖桿對于GPS的操控非常方便。
標配無鑰匙啟動和一鍵啟動功能,啟動按鈕比較不明顯,位于繁雜的按鈕群里,start/stop的文字提示明顯的告知這是啟動鍵。而按鍵上的指示燈可以告知車的啟動狀態,而這對于噪音隔絕比較徹底的英朗GT確實非常必要,因為有時靠聽發動機聲音辨別是否啟動是非常不可靠的。
儀表盤與方向盤的設計與1.6T車型并沒太大差別,只是方向盤的顏色不一樣,1.8L車型采用褐色方向盤,并且兩翼的皮面沒有打孔。
1.8L車型比1.6T車型多了一個USB接口,這個可以使用U盤作為音源輸入。英朗GT的AVL隨速自動音量調節功能會根據車速,自動提高或降低音響音量,這個功能在保證視聽效果方面還是比較實用。
淺色座椅與中控臺的搭配相得益彰,真皮包裹的座椅表面柔軟,而支撐性并沒有差太多。而真皮表面的打孔使得座椅的透氣性更好。不過我們在使用中也發現淺色真皮座椅還是比較不耐臟,像我們試駕的車都是不足3000公里的新車,但有些座椅已經可以看到有些臟了。
安吉星全時在線助理在我們試駕的兩款車上并未作為標準配置,因此我們并沒有體驗到這項豪華配置。
儲物空間豐富,且儲物格分類比較清晰。
駕乘空間基本讓人滿意,可以看到前排駕駛席頭上還有一拳空間。而后排的頭上空間稍顯局促。
后備箱空間與同級車相比優勢并不明顯,但深度較大,可以放置大型行李箱之類。
英朗GT并不是一款主強調駕駛感受的車型,但作為一款商務車型,配置了1.6升渦輪增壓的發動機,它的動力表現會不錯。
事實上英朗GT 1.6T車型的動力感受并不會比英朗XT 1.6T車型差,因為兩車采用的是完全相同的發動機。借助增壓渦輪,發動機可爆發135kw的最大功率,而在大約2000轉時就可爆發出大部分扭矩。我們在試駕時感受渦輪大約在1800轉時介入,因此日常駕駛就可以感受到進氣壓力變化對于動力輸出的影響。
在Sport模式下油門響應更加積極,變速箱會在發力點突然降擋,并強制拉高轉速。我們得到的數據顯示英朗GT可以在9秒內完成0到100的加速,對于這樣的成績并不會感到意外,我們在試駕時感覺動力輸出確實非常充沛,并且中段加速依然持續有力。對于高速行駛的提速超車可以非常輕松的完成。
油門力度稍輕,但輕觸之下依然可以感覺到動力的響應,如果想要得到加速的快感,半程油門可以感受到比較明顯的推背感。剎車踏板前段比較軟,后段稍硬,如果需要緊急制動的情況還是能夠比較有信心的。
6速變速箱齒比相對比較緊密,換擋平順性頗為不錯,在與發動機的匹配方面也是非常讓人滿意的。低速檔偏向平穩,但在超過3000轉后還是可以感覺到發生了不小的變化。突然拉升轉速至3000轉以上時,發動機會有一個明顯的頓挫,之后就可以隨著美妙的發動機嘶鳴升提速超車。而變速箱檔桿給人的感受卻沒有那么美妙,檔位間隙比較短,同時使用的是直線檔位,如果不看變速箱總是擔心會發生誤操作。
前懸采用麥弗遜式懸架+雙筒避震器,后懸使用扭力梁懸架+OPEL的專利技術瓦特連桿,這一技術的使用可以減輕轉彎時后輪外側車輪產生側向離心力,使后輪受力均勻。而英朗GT 1.6T車型底盤降低了12毫米,行駛時穩定性更強。
1.8L車型顯然更多的傾向了駕乘的舒適性,而在動力和操控方面只是達到一個正常商務或者家用車型的標準。
雖然駕駛1.8L車型時沒有太高的期待,但試駕后還有些失望,油門響應遲滯比較明顯,突然深踩油門,在短時的遲疑之后,發動機尖叫聲先傳入駕駛者耳中,但這時依然沒有感覺速度有明顯的變化,再一次的遲疑之后,才感覺到車的提速,而提速也是比較均勻的,這符合自然吸氣發動機的特點。
我們的試駕道路安排在大連丹大高速及沿海的一條盤山路。高速公路車比較少路況簡單,駕駛1.8L車型感覺比較輕松,車輛在高速勻速行駛時動力輸出也很穩定。山路行駛稍感疲憊,連續轉彎加速并不是1.8L的優勢。1.6T車型則表現良好,油門響應積極,變速箱會在發力點突然降擋,換擋動作遲滯并不明顯。而1.8L車型的懸架阻尼較之1.6T車型也稍小,這使得側向的穩定性比1.6T車型稍差。濾震比較干凈,但在抑制側傾方面則要遜色不少。
方向盤的力度與同級別主打運動牌的車型相比還是稍輕,這多少對駕駛樂趣會產生些影響。而高速駕駛時EPS隨速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干預比較明顯。
盡管1.8L車型并未有太多的駕駛驚喜,但英朗GT車型對于噪音的控制確實讓人印象深刻。高速公路100公里的時速下,很難感受到車外噪音對車內有多大影響。除在拉高轉速時可以感受到發動機噪音比較明顯,其他風噪路噪都很難傳遞到駕駛艙。
總結:
雖然同屬英朗車型,兩者都采用同樣的三種動力配置,但英朗GT與英朗XT在風格取向方面有非常明顯的不同,可以說選擇英朗GT的人群與考慮英朗XT的人群交集很小。英朗GT有著獨特的個性,不激進、不沉悶,似乎很難再找出與之性格完全相同的車型。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