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接近合資品質 PCauto試駕長城騰翼C50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長城騰翼C30銷量大獲全勝之后,長城更有信心進軍競爭激烈的緊湊級市場了。作為緊湊級車的扛鼎之作,騰翼C50之所以信心滿滿,主要是因為其擁有兩大亮點。首先騰翼C50擁有給力的外觀,另外就是搭載了1.5升渦輪增壓發動機,在渦輪車型大行其道的今天,騰翼C50的表現更加讓人期待。
與凱越非競品 但車身尺寸略同
有人會說,拿凱越和C50比算怎么回事?其實我們并沒有刻意讓兩款車硬碰硬的去比,因為兩車根本不處于同一個年代,而且定位存在一定差別。所以兩車只是在車身尺寸和售價處在同一級別上而已。
此外,不少車友會對凱越的了解更多,所以通過凱越作為對比的話,大家會更直接的感覺C50的車身尺寸究竟有多大。
項目/車型 | 長城騰翼C50 | 別克凱越 | ||
長度(mm) | 4650 | 4515 | ||
寬度(mm) | 1775 | 1725 | ||
高度(mm) | 1455 | 1445 | ||
軸距(mm) | 2700 | 2600 | ||
|
至于外觀設計,我們更難說出當今入門級緊湊車誰更好看,因為每個人的審美不同,而且車友對于車輛的需求也有較大差別。不過新上市的車型,可能會在設計理念上更占一些優勢,可能會更貼合當今消費需求。
騰翼C50內飾:彰顯實用風格
網上關于騰翼C50的外觀報道太多了,所以今天我們就不對外觀做過多介紹了,直接進入到車輛的內飾部分。騰翼C50采用了與本田類似的飛翼式中控臺造型,上黑下米的配色看起來宜家又不失動感,典型的家居風格內飾設計。
而用料方面,騰翼C50與大部分同級車一樣,運用了大量塑料覆蓋,不過材質表面的手感差強人意,廉價感沒有那么明顯。
多功能方向盤集成有音響調節以及定速巡航功能,握上去比較貼合手掌。儀表盤也是采用了雙層分離式設計,燈光效果處理上算不上炫目,主要是以讀取清晰為設計宗旨。
中控臺整體劃分簡單清晰,最上方的長形屏幕用于顯示電臺等信息。音響以及空調操作區運用了亮黑鋼琴烤漆面板裝飾,按鍵以及旋鈕的造型也與本田車型略有相似,USB以及AUX外接音頻接口在全系車型上都有標配。
騰翼C50空間:儲物空間夠用
騰翼C50的儲物空間確實一般,像中控臺儲物格和副駕儲物箱,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寬敞。對于一款崇尚實用性的緊湊級自主車來說,這樣的細節設計確實有待提升。
騰翼C50的前排空間中規中矩,身高180cm的體驗著坐進騰翼C50駕駛席,頭部仍然有一段距離,沒有壓迫感。而后排頭部幾乎沒有空間,腿部距離前排座椅還有一拳的距離,所以騰翼C50并沒有體現出2700mm軸距應有的寬敞感。
C50采用了與騰翼C30相同的平整后排中部地板,這樣的細節雖然不能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但在實際使用中,如果后排坐入三個人的活,平整的地板可以讓中間乘客的腿有“地兒”放。長時間乘坐的話,優勢就會更加明顯了。
騰翼C50駕駛感受:動力尚可 調教偏舒適
騰翼C50是自主品牌中為數不多的小排量渦輪增壓引擎車型,此款1.5T渦輪增壓發動機由長城自主研發,配有VVT氣門可變正時系統,渦輪增壓器來自三菱。在5600rpm時可以爆發出98kW的最大功率,在2000-4500rpm可以提供188Nm的最大扭矩。另外,騰翼C50全系都只提供了5速手動變速箱,雖然操控性上更有駕駛樂趣,但是受眾面會顯得有些狹窄。
騰翼C50的底盤給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整體感覺與寶駿630非常相似,但懸掛調校得更有韌性。前麥弗遜與后雙橫臂獨立懸掛在自主品牌車上很少出現,在舒適性以及支撐性上表現得都很不錯。底盤的整體感很強,不會讓你感覺到有松垮的感覺。
起步時,你會感覺到騰翼C50的離合器和油門行程都較長,較高的結合點會令控制離合器的左腳整個抬起,腳后跟也會容易的離開地板,稍加配合不好,初次駕駛它的人很容易“滅車”。不過離合器、剎車以及油門的力度較適中,踩起來不會很費勁。
總結:騰翼C50可以說是一款比較給力的自主緊湊級車,該車在車身尺寸與外觀上比較唬人,贏得了一部分消費者的認可。此外,1.5T+5MT的動力總成也是該車的又一亮點。我們首先不評論渦輪究竟對這款車的動力帶來了多大幫助,最主要的是在渦輪增壓車型越來越受消費者認可的今天,騰翼C50的出現,勢必會掀起自主渦輪增壓車型的序幕,這樣的意義或許已經高于產品本身了。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