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徒有其表? 測試上海大眾Polo GTI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GTI”,多么熟悉的字眼,很多人更多聯想到的是高爾夫那臺主打性能的小鋼炮,但懂得GTI的人卻不以為然。自兩年前一汽-大眾把高爾夫GTI國產化后,上海大眾在去年底順勢推出了國產的Polo GTI,新車除了外觀內飾加入了更多GTI的運動元素外,還在動力系統上還首次使用了1.4T發動機。
![]() | 體驗讀圖模式 |
其實上海大眾一直在運動型車這一塊是處于空白狀態,始終和高性能沾不上邊,眼看著“堂兄”嘗夠了甜頭,自己也未免心癢。這讓看到更多GTI擁簇者的上海大眾把第二款國產GTI車型Polo GTI帶到了我們面前。同樣是叫GTI,一個搭載2.0T發動機另一個卻搭載1.4T發動機,但是既然署名GTI,我們對它的性能還是有所期待的。
其實Polo GTI已有很長一段歷史,大家了解最多的莫過于進入國內最早的Polo第四代車型,而到目前為止它已經推出了五代車型了。但它的性能版Polo GTI卻始終沒有在國內的新車目錄當中出現過。
● 外觀:加入GTI套件 彰顯鋼炮特性
GTI是高性能緊湊型雙排座轎車的代名詞,把Polo GTI定性為一款運動車型,與其它性能車型相比也只能說算是比較低調了,既沒有過于激進的元素,也沒有咄咄逼人的氣勢,不過在Polo GTI身上依然可以很容易找到小鋼炮的特性。
對于關注性能小車的人來說,車身大小早已不是關鍵因素,重要的在于它是否可以更為靈活的在車流中穿梭自如。單從車身尺寸上可以看出Polo GTI與普通版Polo在數據上保持一致,但與同平臺的奧迪A1相比在尺寸上卻稍有差異,但并不明顯。
但首先還要感謝大眾設計師,運用的大眾家族式臉譜的第五代Polo在擺脫小女生那種相對柔和的風格后,其在車型設計上就是一個比較成功的例子,且在業內已經算得上是小型車的標桿車型。
看到前大燈的配置很多朋友未免有些失望了,海外版車型配備的是氙燈加LED淚眼設計并且還有大燈清洗功能,而國產版車型則配備的是鹵素前大燈,視覺效果和海外版GTI相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尾部設計與海外版車型一樣,在文章開始我們提到了國產的Polo GTI搭載了1.4T發動機,自然單邊單出的尾排不能滿足其需求,尾部黑色包圍的處理使運動特性得以提升。
國產的Polo GTI在戰斧輪轂的尺寸上相比海外版有所縮水,17寸改為了16寸。輪胎使用了韓泰的Optimo(傲特馬) K415輪胎,這款輪胎在靜音舒適方面都做的不錯,屬于韓泰高性能運動輪胎中的一款,但要和高爾夫GTI裝備的固特異相比似乎就稍差了一些。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