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再說內飾。 中華車內飾總的感覺大方,但穩重稍微差些,比較適合我這種年齡的人。我這種年齡自己感覺有點尷尬,將近40又不到40,想年輕年輕不起來,說老又不夠老。圣人說四十而不惑,我覺得在接近這個年齡的時候卻有點無所適從了。跑題,說內飾怎么說起年齡來了,趕快打住。 內飾的感覺基本都算精致,儀表盤、中控臺、各種按鈕、排檔桿等等。但是遮蓋變速箱罩子感覺做工粗糙,座椅的包裹的邊緣處也給人有不夠精致的感覺。 3、關于前排中間的地方,不少人說拉手剎時太礙事。 可能是我學完了車就開這個車沒有開過中間沒有扶手的車的緣故,我覺得一點都不阻礙拉手剎。我拉手剎是從自己這邊的扶手側面伸手拉的,不是從扶手前端抓手剎柄,感覺很順手。各位開慣其他車的車主不妨這樣試試,習慣以后就會好了,不用把扶手扳起來按下去來回折騰了。 4、關于輪胎。 比較在輪胎雖然聲音較大,但是比較爽,好像輪胎阻力會大一些。而小輪胎則沒有爽的感覺,好像有點肉,輪胎的阻力也許小一些。 ![](http://www.zhiyoubaobao.com/playcar/czxd/0404/pic/040419_czxdzhonghua_01.jpg)
5、底盤高度。 至今沒有確認我的愛駒底盤究竟是好路的還是壞路的,估計都是壞路底盤了。城市內行走從來沒有遇到托地盤的情況,五一節后陪老婆回娘家,在鄉下再看一下。所以個人覺得底盤高度還算能夠滿足大部分路面的要求,即使在滿載的時候。
[上一頁] [1][2][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