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先動 當國務院減負辦的“撤消令”剛剛發布,江蘇省交通廳就高調宣布:九成高速主線收費站已撤消。 據記者從江蘇省交通廳獲悉,江蘇約2000公里高速路已按國務院要求,分江南、江北兩個聯網系統收費,90%以上高速路主線上的收費站已經撤除。 江蘇省交通廳財務處有關負責人介紹,根據江蘇高速公路建設的總體規劃,江蘇高速公路三大系統的建設以長江為界,劃分為蘇南、蘇北兩個高速公路網,已形成了江南、江北兩個聯網收費系統。 在聯網系統內,車主只要從入口處領取一張卡,直到出口持卡繳費,途中不再有收費站擋道。對長江大橋、省界處的主線收費站,則允許保留。 長三角真正實現交通一體化一直是難啃的硬骨頭。今年春節期間,國務院副總理黃菊率有關部門負責人專程赴長三角地區,就交通運輸問題做專題調研,強調“做好交通發展這篇文章”。 1月28日,長江三角洲交通發展座談會召開。一位交通部權威人士評價說,這是我國就區域交通一體化發展問題召開的首次最高層次會議。 “會上,推進高速公路聯網收費,全面撤消設主線收費站是討論重點。”他說。 交通部公路司公路管理處吳處長說,這個高規格的座談會,預告長三角交通一體化跨入實質性的時代即將到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為“撤消令”作了心理總動員。 迷局依然 滬杭高速上海段全長超過50公里,是一條具有高度“壟斷性”的收費道路。2002年,上海福禧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斥資32億元高價買下其30年的收益權,包括該路段的通行費、加油站等等經營權。 當記者就有關國務院減負辦的“撤消令”做相關探詢時,該公司董事會秘書岳先生兩次明確表示:“沒聽說,不知道。”針對如此冷淡的反應,江蘇省高速公路指揮部一位姓李的官員解釋說:“說明省際之間非常不好操作。首先是,收費標準要統一起來比較難。” 他認為,根據實踐經驗表明,要做到聯網收費必須具備五個“統一”,即統一的車型分類標準,統一的通行券,統一的數據傳輸格式和接口,統一的收費操作流程以及統一的收費拆帳原則。 “問題是,收費拆賬誰能保證,經濟上怎么算,幾方都積壓資金怎么辦?還有,技術上,這種聯網收費和銀行一樣,網絡系統很容易受到攻擊,遇到高智商的犯罪分子怎么辦?”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所一資深研究員卻認為:各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公司對聯網收費的認識不夠準確,認為自身利益不能得到穩定可靠的保證,這是產生分歧的主要原因。 “以前,通過自己設立的收費站,能夠將通路費直接揣到自己腰包。但是聯網收費以后,他們就不能直接拿到通路費,而是通過電子網絡將全部的通路費進行匯總,再跟據各公司的實際應得利益,將總的資金進行拆分,最后將相應款項打到各個公司的銀行帳戶上。” 他表示,“原來企業是自己弄,監管部門對帳目不清楚,這樣有利于公開監督。”“這些公司需要有一定的時間來認識、接受這一過程。” 業內人士指出,聯網收費的最大好處,是各利益主體單位收了多少通行費變得一清二楚。這套管理體制推行后,公眾能很清楚地了解某收費站什么時候結束收費。對于還完貸款的收費站,政府就可以將其拆除。 交通部公路司公路管理處吳處長態度堅決:“主線收費站要強行撤掉,對有些公司要作強制要求,一條路上好幾個公司收費的情況要成為歷史。收費談不上便宜,但養一個收費站的成本很高,這樣減少成本,也是間接減少了老百姓的負擔。” 但是,江蘇京滬高速蘇魯省際收費站田站長表示,這個“撤消令”剛聽說了,但公司還沒有正式傳達。不過,他不看好省際主線收費站的撤消,“我這里正在招兵買馬呢”。
[上一頁]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