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整治 六大舉措完善天河交通 措施一:改善公共交通。采取抽疏主干道重復性較高的公交路線、加密低等級道路線路和在新增道上布設線路等措施對公交線網進行優化調整,增加天河地區線網密度,降低線路重復系數,此項措施將在三年內陸續完成。 通過優化調整公交站點,如國防大廈站應與黃埔大道地下人行隧道出口相接,以免由于行人出了隧道口后,再多走路而導致的行人不走隧道引起的交通混亂狀況。以及設置公交專用道,在天河城等重要片區設置出租車臨時停靠點,規范出租車的停靠,從而減少對道路交通的影響。 措施二:改善交通組織。根據地鐵三號線建設計劃和路網改善的建設時序,改善廣州東站地區、龍口天河北地區、華陽街地區、崗頂地區、天河南地區、五山立交地面、廣州大道-廣園中路-禺東西路所圍成的“三角道路”、廣州大道/天河北路路口、黃埔大道賽馬場路段、廣州大道/花城大道路口、廣州大道北端橋頭的交通組織以及華南路東輔道建成后沿線路口等區域的交通組織。 措施三:改善行人交通。改造黃埔大道和天河路現有8座人行隧道的配套設施,包括安裝自動扶梯、監控設施等;在天河立交橋底等3處增設人行過街橫道;在體育東路/天河南一路等10處人行橫道上增設過街信號燈;在天河路/天河東路路口等12處增設二次過街安全島;增設49塊行人引導標志牌,加強對廣州東站、天河體育中心、地鐵站、人行立體過街設施等人流吸引較大的重要公建及大型建筑的行人引導。并通過整治人行橫道占用、清除路障、完善交通設施改善行人步行環境。 措施四:改善交通信號控制。通過天河北路沿線11個路口線控改造,減少天河北路機動車延誤時間和停車次數;結合人行信號的設置,優化改善天河路、體育東路等9個路口的信號配時;將天河東路/海欣街等13個無控路口(路段)改造為信號控制路口(路段)。 措施五:改善靜態交通。在石牌西/天河路西南角、富星大廈兩處已確定再建二處停車場,車泊量為1380個,此外廣和路東側、石牌西路/黃埔大道東北角、南雅苑附近等地點也將配套建設停車場,以緩解天河地區停車供應不足的矛盾。 措施六:改善交通信息管理。在天河地區建立交通信息誘導系統,通過發布實時路況信息使出行個體調整出行線路及時間,緩解天河地區交通壓力。(記者王麗鳳 實習生謝振華 通訊員 歐陽永晟 賴國輝 穗建宣 穗規宣)
[上一頁] [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