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街頭出現了一個奇怪現象:多年已逐步銷聲匿跡的自行車最近又開始多起來。近日,記者清晨時分在人民橋和海珠橋錄得如下兩組數據:8分鐘時間內就有100輛單車經過海珠橋;平均每分鐘有6輛單車經過人民橋。據此計算,7點半至8點這段上班繁忙時間內,約有400輛自行車通過海珠橋,180輛自行車在人民橋上穿梭而過。據了解,大約10年前,自行車曾經是廣州市民最主流的交通工具,1995年最高峰時,廣州的自行車數曾達288萬輛,平均1.5名市民就擁有一輛。此后幾年因為廣州大公交網絡和私家車的迅猛發展,自行車以每年30%的降幅日漸衰落,而如今隨著月票取消和禁摩令的下達,自行車大軍又開始蠢蠢欲動。 ![](http://www.zhiyoubaobao.com/playcar/guide/0407/pic/images01.jpg)
廣州街頭的自行車大軍又開始蠢蠢欲動 ![](http://www.zhiyoubaobao.com/playcar/guide/0407/pic/images02.jpg)
媽媽的單車好舒服 ![](http://www.zhiyoubaobao.com/playcar/guide/0407/pic/images03.jpg)
現象篇:學生仔白領族踏車趕路
次干道和老城區的小路上又現自行車大軍。騎車人稱“節省了路費,還鍛煉了身體”。
還記得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廣州的自行車大軍嗎?老廣州一定不會忘記那段日子,每天早上人民橋、海珠橋、人民路東風路等的廣州主要路段和過江橋梁被密密麻麻的自行車擠得水泄不通,自行車大軍推行的時間幾乎比騎車的時間還要長。沒有見過這些壯觀場面的新廣州也無所謂,因為新的自行車熱潮已經到來,以前的那一幕又回到了廣州。唯一改變的是,今天的廣州比以前多了一倍的橋梁,市民的居住地也不像以前那么集中,所以集中在人民橋和海珠橋上的人已經分散到海印橋、解放橋和江灣橋上,以往擠滿東風路等主干道的人群也因為現在的主干道對自行車的禁行和撤銷慢車道而再也不見自行車的蹤跡,但轉入主干道以外的次干道和老城區的小路,往日的景象就可以歷歷在目了。
走在清晨的廣州,記者發現在中山路上自行車大軍除了那些背著書包上學的學生哥,還多了趕著上班的人流,一些穿著西裝打著領帶的白領一族也趕著清晨的陽光騎著自行車去上班。小陳是廣州一家廣告公司的老總助理,出來工作3年,禁摩以前開的是公司配備的摩托車,由于還要供樓,所以禁摩后買車對他來說并不切合現實,所以他毅然把大學時代用過的那輛自行車從陽臺里抬到了樓下車棚,給它買了月保,每天騎車上班。小陳笑著建議記者也購置一輛自行車,這樣不單節省了路費,而且還鍛煉了身體。
[1][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