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照相、攝像機記錄違法行為
本周值勤民警的手中又多了一個先進“武器”,50臺最新技術的DVD攝像機配發到了城八區值勤隊,用于拍攝路面上的動態交通違法。新設備的使用大大縮短了數據錄入時間,提高了執法效率。
據了解,目前,市交管局給值勤隊配備了310臺數碼照相機和攝像機,民警可利用照相機隨時拍攝違章停車等靜態交通違法,也可利用攝像機拍攝一閃即逝的動態違章。
電視監控也可錄下違法
遍布全市的270處電視監控攝像頭,主要職責是向指揮中心實時“轉播”各路口路段的路況,但它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功能——錄下進入鏡頭的交通違法。
3張照片的秘密
交通違法是怎樣被電子警察看到并記錄下來的呢?記錄下來的3張照片各有什么作用呢?
以監測闖紅燈違法為例。當監測器埋設在路面以下的電子線圈部分,檢測到機動車闖紅燈后,立即控制全景攝像頭和特寫攝像頭連續對同一輛車抓拍3幅圖像。
全景攝像頭抓拍的第一幅圖像是機動車在闖紅燈前未越過停止線的情景,記錄了違法前的環境;該車越過停止線后繼續行駛,全景攝像頭抓拍第二張圖像,記錄了違法后車輛的位置;特寫攝像機抓拍該車的近景圖像,清晰地反映違法車輛的牌照號碼。
這三幅圖像記錄了違法車輛違法的全過程和路口的客觀環境因素,包括路口渠化、停止線位置、信號燈的顏色等相關信息。監控器在記錄照片的同時,還能夠精確記錄違法時間、地點等信息。
違法行為是怎樣存進電腦的
各種被拍攝記錄下來的違法信息,最終都要由人工或電腦自動錄入交通違法非現場數據庫。市交管局專門建立了大型數據庫,并在監測器占多數的東城、西城等城八區的交通支隊安裝了服務器和分數據庫,直接聯入公安網。數據庫的建設完成,實現了數據的錄入、查詢、統計、打印等功能,并借助北京交管局的網絡環境和執法系統,建成了非現場執法系統。
事后,由各交通執法站把監測數據錄入到交管局違章數據庫內。然后,通過報紙、電視等媒體通知當事人接受處理。沒有通知到的,由各驗車場在對車輛進行檢驗時進行把關,對有交通違章行為但未接受處理的車輛不予年檢。
民警從臺前走向幕后
市交管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本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的建設,非現場執法智能化、自動化程度將更高。“交通違法自動監測系統今后的任務主要是繼續擴大監測區域,最新的技術將引入到非現場執法系統中去。違法信息采集將進一步智能化,如自動分析識別并記錄交通違法類型、自動識別違法地點等。非現場執法系統將與實施處罰相結合,增加逾期未年檢機動車、交通肇事逃逸車、盜搶車等黑名單數據庫,及時發現問題車,發出報警提示民警攔截。
非現場執法的發展,必將使民警逐步由臺前走向幕后,而再“隱蔽”的交通違法行為,也難逃無處不在的“法眼”。?
[上一頁]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