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生命就此隕落,前后不過9個月,以相同的方式。
全長26.7公里、造價達31億元的廣州內環快速路,就像花城的一道“光環”,穿行于林立的高樓間,為改變廣州“東堵城”的困局,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接二連三的墜車墜人事故令以下的問題凸現出來:超速行駛、摩托車和行人違章上橋是否造成慘劇的唯一原因?內環路一些地段的設計施工有沒有缺陷?如果有,為了增加行車安全,現在能否盡快采取補救措施?
交警統計:超速行駛是禍首
據廣州交警部門測查,內環路九成以上交通事故與超速行駛有關,不少人把內環路當成了“高速路”,在直道上行駛的車輛普遍時速為八九十公里,深夜時分,更高達130多公里;而實際上,該工程設計時速僅為50~60公里/小時,有的彎道處只有30公里/小時。據統計,在內環路進出匝道和過彎道時發生的超速事故,占了全部的75%;其次就是摩托車和行人違章進入內環路而發生的重大交通死亡事故。
司機反映:彎急欄低易墜橋
經常駕車上內環的多位司機則對記者反映,慘劇不斷發生與車速過快和拐彎處過多、弧度過大有直接關系。不止一位司機對記者說,內環路畢竟不同于城區干道。城區干道建在地面,是先有路,后有兩旁建筑;而內環路是先有路旁建筑,后有高架橋,所以許多路段橋面為了繞開樓房,只好修得轉彎弧度很大,根本不是正常的轉彎弧度;再加上車速過快,防護欄修得低,警示標志不科學,發生墜車墜人就不奇怪了。
記者探路:內環不少大險段
為了驗證司機所反映的彎道急、護欄低、標志不科學等情況是否屬實,近日,記者根據近年來的交通事故記錄,驅車在內環路多次往返探查,發現內環路的確存在多處交通隱患,而以下幾個點可以說是內環路上的“鬼門關”:
險段一:南田路拐入工業大道彎道處
司機從南田路入口加速駛上內環路,上了內環路,時速表已達60公里/小時,因為前面是平整路面,司機進一步加速。這時,路面上限速40公里的標志一晃而過,隨即又掠過一塊“事故多發路段”的警告牌,司機還沒回過神來,前面赫然是一個90度的大拐彎,弧度大得離奇,司機猛打方向盤,巨大的離心力像是要把人甩出去,汽車貼著防護欄剛好拐過彎來。
一頭冷汗的司機告訴記者,這個彎道來得太突然了。司機視線受到高樓阻擋,根本無法判斷前方拐彎的弧度。
[1][2][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