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目前公交站場缺口率高達44%,每天都有相當多的公交車棲居路邊。今年市交委將與市建委聯手推進一批新型公交站場的建設。市交委還將在廣州繼續落實八個樞紐站場建設,除一個與公路客運站接駁外,其余七個均與地鐵站接駁。到2010年廣州將新建公交站場48個,總投資預計達11億元。 現狀 廣州公交站場缺口44% 占道經營站場高達42.9%,大部分集中在中心區 廣州目前共有公交站場322個,總面積73.3萬㎡。根據建設部部頒標準《城市公共汽車和無軌電車工程項目建設標準》的規定,廣州公共汽車電車綜合建設用地缺口約98.1萬㎡,缺口率高達44%,公交站場用地嚴重不足。 此外,廣州現有站場功能結構不合理,各類型站場比例失調。現有站場中,中型樞紐站場(3000~5000㎡)及一般首末站在數量、面積上均顯不足,占道經營站場高達42.9%,大部分集中在中心區。目前廣州占道設置的公交總站共有116個,共安置了204條線路,首站和末站都占道的有39條。在現有站場空間布局中,中心區站場數量過少,線路擁擠,站場空間分布不合理,行政區域分布不均衡,部分偏遠地區站場利用率不高。如天河區的車陂公交場,站場面積達1萬㎡,卻沒有始發線路,只作車輛夜間停車用途,站場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發揮。 樞紐站場功能定位不明確 目前,廣州現有公交樞紐站場主要包括天平架、中山八路、火車站、火車東站等。由于在線網布局中缺乏對公交系統銜接換乘的統籌考慮,站場功能定位不明確,線路未能按照換乘銜接要求進行布設,樞紐站場的紐帶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造成部分外圍區線路過度深入中心區,增加中心區道路交通壓力及線路的重疊;同時,由于公交樞紐站場的不足和利用率不高,也給線網布局帶來一定難度。 公交站場配套公路地鐵不足 目前廣州15個公路客運站場,除部分新規劃客運站(天河、窖口、海珠等)建有配套公交站場外,其余站場只能通過設在站外的中途停靠站接駁,增加了換乘距離,無法實現兩者間的“0”接駁,且車輛在站外停靠影響周邊道路交通,易造成交通堵塞。 地鐵一號線開通后,除火車東站、西塱、坑口、黃沙地鐵站有配套公交站場外,客流量占50%的四個地鐵站沒有配套的公交站場或站場建設滯后,不利于發揮軌道交通大容量通道的作用,也不利于市民出行。地鐵二號線配套站場建設實施也有待加快。根據二號線沿線配套站場規劃建設方案,將建設三元里、公園前、海珠廣場、客村、會展中心等多個大型樞紐站場。目前除會展中心在建外,其余站場建設尚未展開。 對策 新建8站場優化公交線網 改造一批現有站場,窖口建首座立體換乘樞紐 根據地鐵一、二號線的交通銜接規劃及廣州市站場規劃研究,近期將盡快落實三元里、海珠廣場、赤崗、客村、公園前、陳家祠、會展中心及南洲路共八個樞紐站場用地并投入建設。 除南洲路是與公路客運站接駁的站場外,其余七個均為與地鐵接駁的樞紐站場,該七個站場的規劃建設對完善公交與地鐵的銜接將發揮重要作用,有利于整體線網的合理布局。特別是公園前樞紐站的建設,不但可以有利于兩者間的銜接,還可以解決廣衛路、府前路及越華路3個總站共17條線路的占道經營問題。 今年,市交委還將著手改造天平架、車陂及天河公交場、海珠客運站、芳村客運站等現有站場。 引人注目的是大北樞紐站將在改造現有流花地區市客運站的基礎上建設,建成造型現代、生態環保、人車分流的標志性樞紐站場。該站已于3月20日開始拆遷,客運功能和公交功能部分將在今年底投入使用,可有效解決環市西路人流、車流積聚壓力。此外窖口樞紐站將結合地鐵五號線窖口車站、窖口汽車站,建設成廣州市首座集地鐵、公交、出租、長途客運、停車等于一體的立體換乘樞紐,計劃年內破土動工。 新建八大公交站場:三元里、海珠廣場、赤崗、客村、公園前、陳家祠、會展中心及南洲路 部分新建站場簡介 海珠廣場 地鐵二號線規劃中擬在僑光路建設4738㎡的大型樞紐站場,該站場建成后既可加強珠江兩岸區域的銜接,還可解決海珠廣場周邊多個占道設置的首末站站場及越秀區區內站場不足的問題。 客村立交 客村立交周邊站場較少,客流量大,地鐵二號線規劃中擬建設4460㎡的樞紐站場。可利用該樞紐節點適當調整線路,加強海珠區區內及與中心區的連接,并可考慮引導番禺區旅客在此中轉換乘。
>>> 網絡日記、相冊、用車體會、費用管理...愛車人,要有屬于自己的車友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