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證焦點
1“事故無法查清,機動車司機負全責”是否合理
焦點一:征求意見稿第六十九條第二項中,關于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不依法報案或者保護現場,致使事故基本事實無法查清的,由機動車 一方承擔全部損害賠償責任的規定,是否合理、可行。
2“自行車可載童”是否合理
焦點二:征求意見稿第五十三條第六項和第五十四條第二項中,關于駕駛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不得載人的規定和騎自行車可以在安裝牢固座椅內載一名學齡前兒童的規定,是否合理、可行。
備受關注的“交通安全”立法聽證會將于今天下午14時舉行。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從報名參加的332人中遴選出16人作為陳述人,將在聽證會上陳述自己的觀點和理由。這也是北京市的第一個立法聽證會。
主持這一聽證會的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應松年表示,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有一些問題確實是難點,涉及到不同群體之間利益的沖突,必須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來尋找一個合適的解決辦法。
“機動車負全責”是焦點
“機動車負全責”、殘摩能否載人等依然是今天聽證的焦點。但是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法制辦副主任張引告訴記者,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和行人發生交通事故后,“機動車負全責”有一個前提: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不依法報案或保護現場,致使事故基本事實無法查清的,除已經自行協商處理的外,由機動車一方承擔全部損害賠償責任。可是很多人以訛傳訛,丟掉了這個前提,以為是所有情況下機動車負全責。今天,就這一點,16位陳述人還將繼續表述自己的觀點。
聽證會將持續3小時
據張引介紹,市人大法制委員會根據報名者所持的觀點、代表性等情況,按照各方意見人數基本相當的原則,確定了30人參加今天下午的立法聽證會。在這30人中,16人將作為陳述人在會上表達自己的觀點,其他人將作為旁聽者參加聽證會。來自市人大法制委員會的10名委員將作為聽證人出席聽證會。聽證會將持續3小時,以舉手發言形式,16名陳述人每人將有8分鐘的陳述時間和2分鐘的補充發言。
張引表示,這16名陳述人來自不同的領域,代表不同的意見。有法官、交警、律師、公務員等各種從業者,有行人、公交公司管理人,也有曾經的機動車肇事者。他們集中代表了市民的意見。
聽證會后,北京市法制辦將就陳述人的意見寫成聽證報告,提交北京市人大常委會,作為人大常委會審議《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草案)》時的參考。北京市人大常委會表示,會充分尊重民意,盡可能的采納市民的意見,不僅要參考聽證會上的陳述,還要參考征集到的市民意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