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北京門頭溝法院和宣武法院審理、宣判了兩起“自行車撞機動車案”。因兩案訴訟目的不同,其判決結果也稍有不同。但其突出特點是暴露出《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保險法》之間銜接的空白區。雖然都是“非機動車負全責”,機動車司機無責,但保險公司都按照“無責拒賠原則”拒絕理賠。所以,即便機動車上了保險,法庭判定機動車支付賠償金后,這些錢仍要司機自己掏。 據了解,北京“新交規”中規定,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后,由第三者強制責任險先行賠付。但是,這部法規將于明年1月1日實施,所以過渡期內,這兩起案件審理依舊依據今年5月1日實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 ![](http://www.zhiyoubaobao.com/playcar/jtfg/0410/pic/041027_fg_1.jpg)
宣武法院宣判后,司機張先生為自己“無責”而掏腰包感到無奈 第一起案例:機動車告自行車 無責司機索要墊付的醫療費 今年6月2日早晨7時許,趙先生駕駛小貨車途經門頭溝區北澗溝村口公路時,正逢岳女士騎自行車左拐行駛,結果岳女士撞上他的小貨車,趙先生立即將受傷的岳女士送去醫院治療,并為她墊付了醫療費10669.78元。事故發生后不久,門頭溝交通支隊作出責任認定,認為岳女士負全部責任。由于趙先生的車上了第三者險,他曾去保險公司辦過理賠,但保險公司稱交通事故認定書中司機沒有責任所以不能理賠。最后,他根據交通支隊作出的責任認定,覺得岳女士應該退還他墊付的全部醫療費。因多次討要未果,他提起訴訟。 岳女士的辯護律師稱,趙先生曾為小貨車辦理過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根據保險合同約定,保險人在5萬元范圍內承擔保險責任,此次交通事故造成第三人的損害在保險責任范圍內,趙先生應該向保險公司理賠而不是向岳女士索賠。
[1][2] [下一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