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吁盡快出臺汽車申報與公布制度強制廠家向消費者如實公布油耗 由汽車廠商公布自家車輛油耗標準的歷史即將結束,耗油量多少不再由廠商說了算。10月28日,中國汽車行業首個油耗強制性國家標準《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出臺,該標準按整車整備質量對乘用車(9座以下家庭用轎車)燃料消耗量限值提出了要求。 汽車油耗能降近一成 去年,中國車用燃油消耗達7000萬噸,相當于全年石油消費量的1/3,新標準的實施有望減少因汽車造成的能源浪費。國家標準委主任李忠海表示,《限值》實施后,現有汽車油耗水平將降低5%至10%。下一步,還將對輕型商用車、混合動力輕型車(3.5噸以下)、混合動力客車(3.5噸以上)等制定燃料消耗限值標準,逐步建立、完善適應資源節約型社會的燃料標準體系。 耗油量多少不再廠商說了算 由汽車廠商公布的油耗總是比車主的實際油耗低很多,早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那么,新標準規定的油耗將以誰的說法為準?昨天,新標準起草人之一、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金約夫表示,認定某款車油耗是否達標不能由廠商說了算,必須經過一種名為“19233實驗方法”的測算。 金約夫說,“19233實驗方法”測算的是工況油耗,就是模擬市區路況進行5個變速循環實驗后得出油耗值,包括加速、減速、待速及勻速等。以前,廠商測油耗方法很多,但共同的目的就是要測出最小油耗,因此同類型、同價位車型間無法進行油耗對比。國標出臺后,油耗測定將用統一方法,由國家指定的6個檢測機構測定,最終由國家發改委認可。除此之外,任何部門測出的油耗值都不被認可。 耗油量不實應視為商業欺詐 金約夫表示,有關部門應盡快制定實施申報公布制,強制廠家公布標準油耗。 金約夫指出,由于此前國內缺乏機動車油耗標準,汽車就像只“油老虎”,百公里油耗要比發達國家高出10%至20%,也就意味著,有車族每行駛百公里,就要多掏一至兩成油錢。 一些著名企業的新車登陸中國市場時,所標榜的“全球同步”并不誠實,起碼在能耗上就遜于國外同時上市的相同車型。 金約夫認為,有了申報公布制,這些問題基本就可解決。國外不少國家都有此類強制性規定,要求廠商對油耗、排量進行公布,如果數值與國家檢測數值出入較大,則被視為存在商業欺詐予以制裁。 相關文章:國內首個汽車油耗強制性標準明年7月起實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