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過程普遍縮水 駕駛學校成馬路殺手搖籃
關鍵詞:駕駛 |
北京南郊一家駕校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底以來,駕駛培訓異常火爆,尤其是學車的女性和老年人明顯增加,在學員中已經占到一半多。當許多人為圓車夢而欣喜之時,“學車熱”背后的諸多問題和矛盾卻日益凸顯出來。特別是眾多新手,已經成為交通安全的重大隱患!
那么,這些讓人心驚膽戰的“馬路殺手”是怎樣通過駕校練成的呢?為此,記者對北京的多家駕校進行了深入調查,結果發現盲目招生、培訓時間普遍“縮水”是駕校存在的問題之一。
2002年,為規范學車市場,北京市曾經對所有駕校進行重組,淘汰了一些經營管理不善的小駕校,也把一些實力較弱、規模較小的駕校合并到一起,使京城駕校數量由原來的200多家縮減為現在的101家。
實際上,這些表面上合并了的駕校依然是分開經營,很多都采取了教練承包制,就是把一輛車包給教練,由他自己去招生,只要每年給學校上繳一定利潤就行。經濟利益誘發一些駕校盲目招生,嚴重超出自身的培訓能力,造成招生與培訓脫節,引發學員約車難、練車難問題。
日前在某小區里,記者看到一駕校的宣傳單上稱有總數30輛以上的教練車,有豐富的教練員和理論教員、系統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規范的培訓時間和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等。為此,記者以要學車為名向該駕校咨詢,接待的工作人員第一句話就是:“我們學校培訓時間是最短的。”對于多長時間可以拿到本(駕照),他說:“一個月沒問題。”
而按有關規定,駕校考本時間最短也要兩個月到兩個半月。從體檢開始到上路,交通部門規定有嚴格的培訓時間。短短的一個月能拿到本嗎?對此,這位工作人員說:“如果你每天都到駕校學車,我們保證你一個月就能拿到本。”這位工作人員還肯定地說:“我們駕校上面有熟人,你就放心吧,沒把握我能這么說嗎?”
北京公安交管部門有關人員介紹說,目前北京市正規駕校管理十分嚴格,無論學員在哪個駕校學車,都必須在指定地點考試。一些小駕校被個人承包,當承包效益不好時,就在學員身上打主意,通過減少培訓時間等手段賺錢。另外,一些駕校還存在不注意培訓質量、辦學不規范、教學條件簡陋等現象。有的駕校還隨意提高學車價格,在廣告和招生簡章上大做文章,做出種種虛假宣傳。
據記者了解,由于近年來社會上開辦各類駕校不斷增多,相互之間無序競爭現象日趨嚴重,許多駕校拼命控制成本,以占據培訓價格上的優勢。根據有關規定,學員實際駕駛操作時間,大型客車不少于120小時、大型貨車不少于90小時、小型汽車不少于60小時、摩托車不少于40小時。大客、大貨每輛教練車配備學員人數不準超過8人,小型汽車每輛教練車配備學員不得超過6人或4人。但實際上,許多駕校為減少人工、汽車和汽油費用,往往一輛車培訓七八名學員,且真正上路訓練時間只有一周左右,平均下來,一名學員實際學習時間不過十幾個課時,根本無法保證教學質量。為使學員能夠通過考試,不至于留級加大駕校培訓成本,駕校往往采取拉關系走后門的辦法,幫助學員順利拿到駕照。
李小姐在一家公司做文秘,因為平時工作很忙,她在靠近住處的一家駕校報了個周末班。據李小姐反映,她每次去學四小時,但中間教練總要休息一小時,在教的時候,教練經常讓她長時間把車停下來反復給她講解,后來李小姐才知道,教練是為省汽油。因為駕校有個規定,教練省油省得越多就給獎勵。李小姐無奈地對記者說:“本來我就覺得學車時間很短了,再這樣無故縮短我的學車時間,我能學好嗎?”
某駕校一名教練向透露:一名學員即使按規定繳納學費,駕校也賺不了多少錢。如果壓價收生,學校為了保證利潤,就不得不壓低成本操作,減少學員的培訓課時、縮短實習駕車里程等。
歡迎各位車主把您的所知曉的駕校動態,學車經歷等與廣大車友分享
來稿請寄:denny@pcaut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