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汽車陪練市場升溫 出事故新手負全責
陪駕過程涉及兩個法律關系
就此案件,記者昨天采訪了廣東南方福瑞德律師事務所副主任湯哨鋒律師,他認為,本案涉及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和陪駕服務合同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就前一個法律關系來說,陪駕行業作為新興行業,還沒有專門的法規約束,即便是最新出臺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也未涉及。
從后一個法律關系來看,學員與陪駕公司存在事實上的合同關系,法院可以參照陪駕這個行當的習慣、慣例來處理,另外,就是行業主管部門需要針對這個空白制定行業規范,比如車輛的狀況要怎樣、陪駕員的駕駛年限要怎樣等等。
湯哨鋒說,在目前沒有相應規定的情況下,需要陪駕的學員最好是和駕校簽訂一份詳細的書面合同,在合同上把有關問題寫清楚,避免到時候扯皮。
特別提醒
警惕陪駕消費陷阱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北京、廣州兩地在簽訂陪駕書面合同方面存在區別,北京地區的很多陪駕學校是要和學員簽服務協議的,一般規定違章扣分及罰款由本人負責,發生交通事故時,損失費由陪練公司負責。但記者采訪的廣州多家駕;旧隙紱]有這么做的,都是一手交錢一手練車,表現得很不規范。
有新司機透露,個別陪練公司不與客戶簽訂協議,一旦發生意外或糾紛,麻煩就找到消費者頭上。有的陪練公司謊稱陪練員駕齡超過20年,但來的卻是30歲出頭的年輕人。有的陪練公司先以優惠的價格把練車人吸引過去,但一上車才發現這個價格陪練只負責幫忙踩剎車,要陪練傳授行駛經驗還需要另交費。此外,有的陪練公司還有不成文的規定,因車況不良,堵車、遲到等造成練習時間不足,不補足時間。消費者在駕駛過程中受傷,得不到相應保障。
廣東景南駕校王教練告訴記者,陪練車都投了保險,一般的刮、蹭都由公司負責,一旦出了事故也可由保險公司賠償損失,陪練公司還向客戶承諾投保險,萬一練車人受傷,可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