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給自己的愛車加了一個天窗,吳先生這些日子陷入了無盡的苦惱之中。原因很簡單,私自改裝車輛不能通過年檢,過不了年檢就不能上路。“那么大的一個洞,我怎么給補上啊?”吳先生直發愁。 去年6月,吳先生千挑萬選買了一輛畢加索轎車,不久在他人的建議下,吳先生花了5000元給愛車裝了一個天窗。“有了天窗的感覺確實不錯,車里透亮,通風透氣效果也好。”吳先生說。 但問題也在不久之后顯現出來,吳先生的一個朋友聽說后憂慮地說:“開了天窗年檢就難了!”盡管還沒到年檢的日子,吳先生這下可坐不住了:“這是真的嗎?”為此,吳先生跑檢測場,去車管所,得到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不能通過年檢。再問有什么補救的措施沒有?答案是:必須恢復出廠時的原樣。吳先生沒轍了。 就此,記者采訪了北京市車管所有關人員,對于類似吳先生的情況,車管所人員也是多有耳聞。工作人員告訴記者,5月1日出臺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第十六條中明確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拼裝機動車或者擅自改變機動車已登記的結構、構造或者特征。因此,自行改裝車輛造成與車輛出廠技術參數不符的是肯定不能通過年檢的。同時,有關人員還指出,法律規定的內容并不是簡單地為了限制,而是出于安全等多方面因素考慮的。 對于這樣的結果吳先生感到委屈:“雖然天窗是我自己決定后加的,可是開始的時候我并不知道這樣不能年檢,更何況現在有那么多改裝汽車的公司,難道他們就不承擔一定的責任嗎?加天窗的時候,那個公司的人還說現在北京加天窗的車有上萬輛呢。”對此,交管部門也很無奈:我們負責的是道路交通和車輛管理,是按照交通法規和條例行使職權的,但是進行車輛改裝的公司是歸其他部門管理,我們也沒有管理權限。 一位經營汽車改裝多年的公司經理告訴記者,大多數有汽車改裝服務項目的公司經營范圍多是汽車配件和汽車裝飾,尤其是汽車裝飾公司一般多是對車輛進行美觀和舒適性等方面的改造,當然加天窗也是其中一項內容。就汽車改裝這個行業來說,換空濾、節氣門和加尾翼等都是經常做的,加天窗的也不在少數。對于這些項目是否能夠經營,也從來沒有人指出過,因此做的公司也很多。但是如果加了天窗造成無法驗車,我們也沒有辦法,畢竟我們也是服務行業,是按照顧客的要求改裝的。 有業內人士就此指出:關于改裝管理的細節項目,具體到哪些項目是可以進行改裝的,哪些不能改裝,目前全國都沒有相關的管理部門和法規,所以這些問題還需進一步探討。而在汽車改裝行業較發達的一些國家和地區,一般都有專門的汽車改裝法律。 據了解,汽車改裝行業在國內出現已經超過十年,尤其是在北京、深圳等汽車密度較大的地區,車輛改裝隨著車輛的增加已經形成了一種特有的汽車文化并造就了一個巨大的汽車改裝市場。但是,面對《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明文規定,很多人都面臨著與吳先生同樣的尷尬。吳先生此刻最想知道的就是:“我該怎么辦?” 相關文章鏈接:20萬不到的畢加索開天窗花費一萬余值得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