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試Tiida“頤達”!從提車到378公里的體會
進出保險辦理點的院時,有幾個減速障,并且剛才走了一小段正在修的路,再加上開的這幾十公里,無論是從轉向助力還是從路感回饋、底盤調較等方面,總感覺不太想日系車的風格,反而有點像歐系車,可能是由于TIDA是雷諾和NISSAN共同開發的緣故吧,總的來說,這種風格我比較喜歡,因為日系車的轉向助力輕的過份,路感回饋也極不真實,底盤也偏軟,歐系車又整好極端的相反,而這輛車是中和了兩者,我認為還是比較適合我的感覺。
繼續沿四環到學院路,到了學院路檢測場,時間已經十二點了,中午休息,整好利用這段時間吃飯,把車停好,下車后才發現天窗沒關,從提車開始,一直開著空調,雖說天氣不是很熱吧,但還是開著空調服舒些,為了體驗天窗所以也打開了,不帶門窗自閉器的就是這點不方便,頂級款的好像帶這些功能,但是性價比應該沒有這款好。
飯后到了檢車場,十二點四十,還有二十分鐘,在我旁邊停著一輛愛麗舍,我把TIDA和他并排停在了一起,下車后,發現長度比愛麗舍短了一點點。負責粘車架號的老爺子把號碼粘下來,4S的代辦人員幫我把車身上的白色保護膜揭了下來,我這時才發現這車竟然沒有前霧燈,前霧燈的位置是兩個黑色塑料塊,郁悶。!嚴重抗議這種吝嗇及不負責的行為,沒辦法,誰讓國家只強制要求有后霧燈的呢???
開始辦檢車手續了,4S的代辦員跑前跑后,把表全拿好(這時才發現車是6月14日從廣州花都出的廠,路上運輸怎么也要三天,今天就在北京上牌了,夠快的了);又買了滅火器,把車開進去驗尾氣,當然合格了,再去上檢測線測試,滿以為一切OK,結果竟然大燈需要調整,這擺明了不是搶錢嗎?想到上次我朋友的車驗完后,也被調整,結果晚上打開遠光燈才發現,燈束直接照向三樓!交錢時發現被搶走了22元的燈光調整費!!!唉!咱啥也不說了。。
由于車主,聲明一下,這車并不是我買的,是一個親戚買,但他沒有時間去提車,所以由我負責代辦,車主的身份證是海淀的,所以只能去京海所上牌了,剛才車主來了個電話說現在有時間了,要親自去拍號,這樣也好,省得我替拍了,這種事還是本人來比較好,F在要去接車主,車上已經有四個人了,所以在半路上有兩個人下車先回家了,磨合期內最好不要滿載,按道理算司機在內兩個人是比較好的。
沿八達嶺高速輔路向北,到回龍觀橋時,我左后方一輛吉利不停的按喇叭,原因可能是我剛才讓一輛出高速的大公共先過去了,這引起了他的不滿,他不停的按著他那經過改裝的喇叭,真是吵得人心煩,并且他試圖從自行車道超過我,我開了七年車(駕齡不長,但自認駕駛的技術不差),我就煩這樣的,就控制著不讓他超過去,估計他急得要飛起來了,通過壓著這輛鳴叫的吉利,我發現了TIDA的兩個后視鏡還有倒車鏡的可視范圍很好,而且絲毫不失真,鏡中反饋的距離符合我熟練的處理范圍,于是準備利用吉利剎車不好的弱點來治治他,決定后,觀察了一下后面,并無其他可能波及的車,他還跟得挺緊,于是先加速造成讓他也跟著加速的假象,然后一腳剎車,踩下去三分之二,就聽后面一聲很響的急剎車,估計給他嚇著了,目的基本達到了,我也不想讓他追了這輛新車的尾,于是在即將快停的一剎那,加油走人,開出去后,再看后視鏡,吉利半天也沒動,估計是憋滅火了,由于車上只剩下兩個人了,起步更顯敏捷。(當然,考慮到磨合期,加油還是比較輕的,我的原則是玩車不毀車)
接上車主,從八達嶺高速左轉,駛入直到鳳凰嶺的那條新修的路,車很少,路況也不錯,車很快的就上了八十,發動機的聲音很小,我想這得益于對機艙隔音部分用了工夫,另外這畢竟是整臺進口的全鋁發動機,據4S的人說,這車除了車身是國產的以外,其余全部是整組進口(說到這兒,要表揚一下,NISSAN這次雖然在一些小的地方吝嗇了一些,但發動機是與國外上市的TIDA一模一樣的,不像“陽光”用了一臺不倫不類、與國外版截然不同的破機器)。而且TIDA的自動變速系統與發動機匹配的也相當不錯。這條路限速七十,突然想起還沒上車牌呢,無所謂,超就超了,可惜啊,磨合期不能超一百,要不非得爽爽這不怕交管局攝像機的感覺,開到九十多不到一百的時候,松開握在方向盤上的手,方向沒有絲毫偏離的跡象,跺下剎車踏板,車速很快得降到了20/KM/H,方向依然沒有任何思變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