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主對馬自達6的噪聲和加速性能的認識
1.發動機噪聲
驟然暴發的發動機噪聲是馬力強勁的特征。噪聲與轉速直接相關,1000轉以下基本聽不到,要接近4000轉時才會暴發出來。一次在路口等燈左轉,有輛凌志430在后面著急卻走不了,轉過去后他從自行車道超車,我在密閉的車里還聽到一陣刺耳的轟鳴劃窗而過,被他一腳油連超了6、7輛車,要知道其它車也在忙著加速,當時感受到一種震撼。反之,印象中從來沒有桑塔納、捷達之類的車曾經轟鳴著劃窗而過,因為他們的轉速是無法一下子提起來的。
2.噪聲的美感
試車時如果你開著車窗,提速時肯定噪聲很大;如果你關了窗,其它噪聲都被抑制了,但發動機的噪聲會通過車身傳遞進來,反而會比較敏感尖銳。馬6的加速噪聲習慣后我倒覺得很悅耳,它是一種率性暴發的感覺,迥然的轟鳴,也就是馬自達在設計和推廣馬6時巧妙地提出的“zoom, zoom”理念。這點和桑、捷車不同,后者缺乏暴發感,平時噪聲也不小,轉速又一下子提不起來,不過在原有噪聲上逐漸加了幾分貝而已,好聽的說法叫“一路風馳電掣”,說白了是噪聲居高不下,也就談不上什么美感了。另一方面,如果一輛車急加速時無聲無息,像個電瓶車似的,你會爽嗎?你也許會感覺缺了點什么,其實就是人與車的交流,你想沖一下,它就有反應,這反應自然是越強烈越使你滿意,越從心底感覺爽。當然,勻速行車時噪音是越小越好,否則怎能凸顯一張一弛的韻律呢,這方面新馬6有一定改進,但還需努力。總之,如果你在試車時對勻速行駛的噪音感覺可以接受,則完全沒有必要在意馬6的加速噪音,把它當成駿馬的嘶鳴就是了。
3.馬6的急加速方法
這個話題簡言之就是要油門舍得踩到底。由于馬6發動機的功率儲備還是略顯不足,有時需要最大限度的使用,方法就是用好手動檔。馬6讓人感覺最肉的時候是D檔40~60公里勻速行駛時,轉速也就是1000~1500轉,扭距很低,加速時自然很肉。如果用手動2檔這時轉速有2500~3000,已經接近最大扭距的95%,再提速時扭距還會進一步提升,感覺是動力源源不斷,超車輕松自如。手動或kickdown3檔的感覺在上述兩狀態之間。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加速的反應時間。當路上車多,車速不快例如40~60公里時,想超車需要找旁道的空隙,這時反應時間尤為重要。推薦使用手檔,方法是先把檔把由D撥到手檔,這時檔位其實未變(例如還是在4檔),看好時機撥轉向燈,然后幾乎同時踩油門和撥手檔減1或2檔。這種操作比留在D檔深踩的反應時間要快0.2~0.4秒,短時間內車可以快出2到3米,有時對安全地超車十分關鍵。
4.變速箱
一些采用同樣發動機的車,百公里提速時間差別很大,原因就在于變速箱與發動機的匹配。
我的感覺,老款馬6的四速變速箱是經過精心設計的,目的是與2.3L發動機功率、扭距曲線精確匹配,兼顧優良的加速和省油性能,為此,每一檔都有明確的主要功能:
1檔:起步檔,有足夠動力。
2檔:急加速檔,或稱之為運動檔,可一直將速度提升到120公里以上。加速時如果你油門較淺,2檔在時速18公里左右介入,并且一晃而過,在時速20公里左右已跳至3檔,因為系統判斷你沒有急加速的意圖,用不著2檔;減速時更是不會用到2檔,而是從3檔直接掉1檔。在D檔的任何檔位下只要你油門到底,系統總會調整到2檔(除非你已經在時速100公里以上了),這也是為什么”要想馬兒跑得快,油門必須往底踩“的原因。有經驗的車主在飚車時喜歡固定在手檔2檔,這方面米粉應該最有發言權。
馬6的百公里提速成績比較出色,主要取決于其2檔的減速比設計。如果有人對馬6的加速性能有懷疑,應當首先想一下,你是否充分使用了2檔?
3檔:(1)普通加速檔。一般的起步加速,3檔負責提速到60公里左右,半踩kickdown時也是掉到三檔;(2)慢速或堵車時的省油檔,速度從40公里往下直至20公里,始終掛在3檔,在18公里左右直接掉1檔。
4檔:省油檔,或者稱為勻速行駛檔。如果不踩或輕踩油門,40公里開始跳4檔,100公里時是2500轉。減速時38公里左右時掉3檔。
馬6省油主要應歸功于其3、4兩檔的減速比和程序設計。如果有人發現油耗很高,應當首先想一下,你平時是否使用D檔,駕駛習慣是否適合3、4檔的特點?
新款馬6為5檔變速器,估計頭、尾兩檔依然分別是起步檔和省油檔,由于省油檔減速比更低因而更省油。中間三檔功能與老款中間兩檔的作用相當,但由于齒比加密會感覺更平順。
有同學反映試駕新馬6時感覺提速不如老款,我認為主要是兩款的2檔有區別,新2檔減速比高,起步連續加速時前段加速應更快,后段加速可能不如老2檔,但如果是已經提速到40公里以上再kickdown到2檔,或者起步時油門踩得不深,則有可能感覺老款加速更快,這些趨勢都可以從兩款的分檔設計推導出來。
總的看,兩款的百公里加速成績幾乎相同,只要掌握了適當的駕駛方法,加速性能應該沒有什么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