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km看飛度優缺點 車主百思不解的問題
我的飛度1.5MT開了3個月了,跑了整整5000公里了,現在談談我的使用心得。
出于對油耗和性能的綜合考慮,選擇了飛度
剛要買車的時候總是猶豫不決,經常上網或去車市看車。也看了很多款車,比如雨燕、高爾,最后出于對油耗和性能的綜合考慮,還是選擇了飛度。就外形來看飛度可能不比雨燕、高爾時尚。但發動機卻要比雨燕強的多,本田的VTEC技術,不僅使得飛度的發動機功率79Kw比高爾的64Kw大了15Kw,而且實際使用時確實比朋友的高爾省油。動力性上飛度1.5在城市里跑足夠了。在高速上飛度跑到180沒問題,而且在城里堵車開空調的情況下,飛度也可以保持在7L油左右,而朋友的高爾則要8—9L。
空間上高爾和飛度就更沒的比了,飛度的長、寬、高分別為3845、1675、1535mm,長度上雖然比高爾小了50mm,但寬度比高爾寬了37mm,而高度優勢最為明顯,比高爾高了120mm。
使用心得:高速油耗更低,噪音控制的令人滿意
在磨合期一定要好好看看使用手冊,掌握好換檔時間,我一般20公里左右轉換2檔,40換3檔,60換4檔,75-80換5檔。始終保持在2500-3000轉之間換檔,在2500公里的時候去做了首保。在做首保之前開車去了一趟塘沽,因為在磨合期,沒開太快。時速一直保持100公里。來回一天總共用了半箱多油。算一下百公里油耗一直保持在6.3L,比市區的7L油又省了不少。一路上感覺噪音不大,至少不會影響到室內交談,如果打開CD就基本上聽不到車外噪音。在操控性上也不錯,雖然擋位沒有高爾夫的清晰。(在買車時也看了高爾夫,清晰的擋位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由于價格較貴,所以最終放棄了高爾夫)起步加速性能雖然不能和捷達的低轉速發動機相比,但在升到2擋,2500轉后,還是有些推背感,加速超車也不費盡。另外,飛度的后備箱很實用,把后排座椅放倒后能夠裝不少東西,可以放下21寸電視,如果自駕車出游,后備廂空間應該夠用了。
視野不是很好,鋼板和漆都薄,被樹枝輕碰就可能出現劃痕
說完了對飛度滿意的地方,再來說說一些飛度的缺點吧。飛度的車內視野不是很好,尤其是兩根非常寬的A柱,在拐彎的時候影響視線。特別是拐彎時,我總是要減速看清楚了旁邊是否有人或障礙物,才敢拐彎,生怕發生事故。而倒車的時候同樣要小心,飛度的C柱也較寬,加上后擋風玻璃面積較小,可視范圍不大。再有就是飛度的鋼板和漆了。日本車的鋼板和漆都薄,被樹枝輕碰就可能出現劃痕,但這可能就是日本車省油的原因。
最后,有一個問題一直百思不得其解,買車的時候發現沒有后備廂隔板,而卻預留了隔板的位置。詢問4S店的銷售人員,說要單獨購買要賣900元,聽說過日本人精明,但沒想到精明到這種程度。事后自己在網上購買,只要200多元。
以上,是我對飛度實際使用中的一些感受。總的來說,買了它并沒有后悔,作為一輛家用車已經足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