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油批發價12日起上浮 零售價暫時不動
晨報訊 近日國際市場原油價在歷史最高價位上連連上躥,國際汽柴油行情也跟著飆升。本市各行各業的用油大戶、私家車的車主以及100多萬開摩托車、助動車的市民都關注著汽柴油價格變化。昨天起,上海地區90號汽油直銷批發價從9月份的每噸4500元上調至4550-4600元,石油液化氣批發價從每噸4700元漲至4800元以上。不過,汽柴油零售價未變,民用液化氣價也暫時按兵不動。
今年夏季,上海市場上的0號柴油批發直銷價一漲再漲,8月上旬漲至每噸3800-3840元,以后又攀升至每噸4100-4165元。9月下旬開始“掉頭”,降至每噸4050-4080元,至今未動。
90號汽油直銷批發價在8月份曾從每噸4100元上浮,最高時達每噸4698元。9月下旬隨著柴油價下行,下降至每噸4500元,如今又往上“翹”,同8月價相比,高出一成多。有關人士稱,這類批發直銷價的調整在國家允許范圍內進行,屬于隨行就市的日常浮動。批發直銷的對象主要是賓館、酒店、公交、郵電和工業企業單位,與加油站的汽柴油零售無關。
在每次汽油調價時,上月汽油券都有使用過渡期。目前,在外地一些大城市,已出現消費者競相購買汽油券規避漲價風險的現象,有的汽油券銷售點甚至出現脫銷。
一位專事汽柴油供應的行家說,去年成品油生產的上游企業對市場需求估計不足,結果導致下游供應全線緊張。
今年除了柴油資源稍微偏緊以外,成品油到貨情況一直是比較正常的。
為了杜絕囤貨投機行為,確保市場零售,中石油已率先實行“大單不出、全面保零”的措施。估計今年第四季度汽柴油價最大的可能是平穩,去年的“油荒”今年冬天不會重現。東方油氣網分析員鐘健認為,石油經濟在很大程度上是“信心經濟”,國際原油價異常上飆,不能完全排除“石油大鱷”興風作浪,大漲后的國際原油價有可能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