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里也有人擁有自己的小車!”記者了解到,時下大學生“四輪族”漸漸多了起來,他們成為校園里的一個獨特的群體。他們的家庭背景如何,他們是怎樣看待自己的“與眾不同”呢,學校、老師、同學又是怎樣看待他們呢?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現象:小車是父母送的禮物 在廣西民族學院校園里,記者采訪到了剛剛泊停好車的大三學生文杰(化名)。今年才21歲的文杰身上散發出一種年輕的活力,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他告訴記者,他在為系部拉贊助,剛剛跟一個商家談好一筆不小的生意,又要馬不停蹄地趕回校上課。“工作學習兩不誤啊!”他爽朗地笑了笑。 文杰是個名副其實的富家公子,父母開了幾家公司。他這部大眾牌轎車是去年春節的時候父母買給他當作新年禮物的。他早在大一的暑假就拿到了駕照,經常開著父母的車去玩,但是由于各種壓力他一直沒有開車去學校過,一來怕同學異樣的目光,二來學校里大學生“有車族”當時不是很多。但是去年開始,學校里的“有車族”逐漸增多,他也就經常開車上學了。記者了解到,在和文杰一個系里,已經有3名大學生成為“有車族”,一名是大四學生,已經在外面實習,另一名的電話也無法聯系上,因此無法采訪到。不過從其他的同學處了解到,他們都是富家子弟,小車基本上都是家里人送的。而那位大四的大學生據說已經在外面辦起了公司,成為大學生中創業的一員。 據記者了解,“有車族”的小車來源還有其他幾種方式:家里買了新車,于是舊車就給孩子;父母在單位或公司開公車,自家的私車就留給孩子用;父母和孩子交替用車。一般來說,“大學生有車族”的車輛檔次屬中檔,諸如廣州本田、上海大眾、別克等。 同學從疏遠到接受 “有車族”開始出現在校園的時候,大多數同學都感到了驚訝。文杰有過這樣的經歷:“有些同學以為我開車去學校是為了耍威風,其實不然。”平時人緣很好的文杰因為開車去學校,剛開始同學疏遠他,使他感到了受冷落,覺得非常郁悶。后來他調整了心態,不僅從來沒有流露出自己比別人高一等的意思,還經常用自己的小車給別人提供方便。有一次,他們班的一位同學在打球時候不小心撞破了頭,文杰二話沒說立刻用車送受傷同學上醫院治療。久而久之,同學們對他開車上學也就沒什么大驚小怪了,跟他關系恢復到了以前一樣。文杰笑著說:“現在,我的車幾乎可以說是‘公車’,只要同學開口,我都會毫不猶豫地出車。” 文杰告訴記者,有了小車以后明顯感到生活質量提高了:不上課時出去跟商家談生意不用打的,搶時間;周末回家或者跟女朋友出去玩不用跟別人擠公交車,圖方便。最后文杰還說:“現在的用人單位招人的時候提出有駕照優先,如今我已經有近3年的駕齡了,我想找工作的時候,這就比其他同學多了一份籌碼。”
[1][2][3] [下一頁]
-
|